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包公论文范文资料 与包公井价值刍议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包公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4-12

《包公井价值刍议》:此文是一篇包公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宋代名臣包拯,字希仁,谥号孝肃,在肇庆端州任职三年,为官清廉,大办实事,造福端州,人称包公.当时端州百姓因长年饮用不洁净的水,瘟疫、疾病时有发生,于是包拯发动群众在城区开挖水井七口,百姓感激包公,将这七口水井称为包公井.包公井是包公治端的见证,是包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挖其文化内涵,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包公井;治端;价值

水是生命之源.千百年来,水井,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包公井,在包拯为官之端州、池州(今安徽贵池)、开封等地均有开凿,其井水清冽,有的至今仍在饮用,是当地百姓为纪念包拯而命名的水井.散落在全国各地、历经千年保存至今的包公井、包公祠、包拯题刻都是包公精神的载体,弥足珍贵,为研究包公文化提供了实物佐证.肇庆,古为端州,包拯在此任职三年(1039-1042),包拯的故事及其清廉高洁的品格一直被当地百姓传颂.笔者试着从端州包公井的由来、现状、价值和保护利用等方面作一探讨,希望能从中加深对包公文化内涵的理解,也冀望有更多的社会人士在开展包公文化研究的同时,也进一步关注其物质载体的保护和利用,让更多的人享受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受到包公文化熏陶,使端州是包公成名地的美誉源远流长,千古延绵.

一、包公井的由来

“喻清于水冽于泉,无意垂名名自传.民德式歌初凿日,吏情无染再疏年.春浮大地输温玉,月映澄渊彻二天.多少亭台时鼎革,独占用汲古堂偏”.这是明代肇庆知府陆鏊的诗作《包公井》.

包拯对肇庆当地市民来说是十分亲切而又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当地百姓对其有着特殊的感情.史料记载了包拯知端期间开凿七井.包拯为何要开凿水井?当地文史专家、学者多有探讨.近日,笔者也试着从多方面了解包拯开凿水井的原因.经查阅相关史料,从中发现和包公井有关的一些信息.其中比较详细的有元末明初郡人董源《义井记》、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清雍正间曾任肇罗道员的张渠所著《粤东闻见录》.据董源《义井记》云:“宋仁宗朝包孝肃公以知扬州天长县徙知端州.病民之汲于江,作七井,以便其用.其一在府治内,后人以其水清冽比公之介名包公井.距府治西庙旁则其第二井也;其三在县学前街南,俗谓之义井;其四在分司巷口;其五在广济仓右;自广济①而转城北门之左,其第六井也;自城北门而复主帅堂①之前,其第七井也.②等”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对包公井也作了记载:“包孝肃为端州守,尝穿七井.城以内五,城以外二,以象七星.其在西门外者,曰龙顶岗井,居民环抱,清源滑甘,为七井之最.”清雍正间曾任肇罗道员的张渠所著《粤东闻见录》卷上“井水条”称“肇庆昔有七井,包孝肃守郡时凿.内五外二,似七星,在西城外者曰龙顶岗井,最为清冽等”此外,还在历代的《肇庆府志》找到相关记载:如明万历《肇庆府志》载在包公井在“府厅之东”、清道光《肇庆府志》载大堂之东北有石楼三间,前有“包公井”.上述史料为我们了解有关包公井开凿的原因、名称的由来及其位置分布等历史信息提供了参考.

首先是包公井開凿的原因.“病民之汲于江,作七井,以便其用.”这里向我们道出了包拯当年开凿水井的原因——是当地百姓得了一种“病”.这是什么病呢?据《隋志》载:"岭南二十余郡,地势低湿,暑热,湿气交蒸,疫疠为害,向被称为瘴疠之区.”清屈大均《广东新语》是这样说的:“当唐宋时,以新、春、儋、崖渚州为瘴乡,谪居者往往至死.”其时在民间曾有“九月稻尾黄,十户九家卧眠床"的顺口溜,可见古代瘴疠危害甚烈.记史料记载,以写《爱莲说》著称的宋代官员周敦颐在广东任提点刑狱期间,由于染上了瘴气,得了重病,无法坚持在广东继续履职,万不得已,只好向皇帝上奏折,如实禀报.后经朝廷批复,周敦颐改任南康军的知军.可见“瘴气”对人健康的危害之大.端州濒临西江,水患频繁,洪涝过后“山林瘴气”聚集,容易导致瘴疫.故有“西江瘴疬多”的说法,古端州乃为"瘴疠之地".由此可此,这种病应是“瘴疬”.瘴疠是一种恶性疟疾,当时的端州百姓深受其害.如何根治这种疫情就成为包公当时首要解决的民生问题.为此,包公多方搜集医方,但只是治标不治本.后来包公从端州百姓的饮水习惯得到启发,找到了瘴疫未能彻底根治的原因——“病民之汲于江”:是由于当地百姓长期饮用了不卫生的西江水.如何让百姓喝上干净卫生的水成为包公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大事.于是开凿水井.为了让更多的百姓饮用到干净卫生的井水,所以,包公开井一开就是七口,实现其“以便其用”——方便百姓用水的目的.

其次是包公井名称的由来.包公开井于宋代,但何时命其为包公井呢?经查阅相关史料,发现董源的《义井记》和明代肇庆知府陆鏊的诗作《包公井》都提到了“包公井”.由此可知“包公井”一词的出现应是始于明代.特别是董源提到:“其一在府治内,后人以其水清冽比公之介名包公井.”这句话告诉我们:“包公井”是后人为包公开凿的水井命名的,并不是开凿之初就名为“包公井”.由于包公开凿的水井其水清冽,宛如包公的清廉高洁的品格,因而名“包公井”.后人也就此将包公开凿的其余六口水井均以包公来命名,以铭记包公开井之恩.

第三是对包公井的具体位置进行了记载:“一在府治内;在府治西,岳庙旁则第二井也;在县学前街南,俗称义井,则第三井也;其四在分司巷口;其五在广济仓右;其六在北门之左;其七在主帅堂前”.屈大均所说:七井的布局象七星.为何包公所开凿的七井象七星一样的布局?当中充满玄机.七星分别为天枢、天旋、天玑、天权、天衡、开阳和摇光,我们常称它们为北斗七星.据说很久以前,天上都没有星星,地球上灾难重重,很多人都没有水喝,后来地上的七颗*慢慢地伸到天上变成七颗星星,接着人类就有了无穷无尽的水源,在天上那七颗星就成了北斗七星.这故事尽管是传说,但它说明了七星和水有关.包公按照北斗七星的布局来开七井,就是寄予七井水源不断,水足粮丰.这个愿望在后来也得到了实现.尽管后来有学者对这七井的具体位置提出过争议,但也无妨七井在百姓心目中的影响.

包公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包公井价值刍议为适合包公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包公1986版全集播放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