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信仰论文范文资料 与谈十一面观音信仰和造像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信仰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1-18

《谈十一面观音信仰和造像》: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信仰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一、天水市博物馆馆藏十一面观音鎏金铜造像

天水市博物馆有一座十一面观音造像,本为天水水月寺的传世品.水月寺原为陇右名刹,据传创建于隋初,重建于唐会昌元年(841年).“”破四旧时从大殿墙角下出土了这尊十一面观音鎏金铜造像,疑为唐武宗灭佛时所埋.该造像高81厘米,造像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四层七宝台,上层为十一面观音立像(见图1).整件造像由青铜铸造,浑身鎏金,显做到高贵典雅.菩萨头戴天冠,生六臂十一面.以前误以为其十一面呈3、4、1、2、1排列,其中9个菩萨头像分4层布于主面的天冠之上(见图2、图3).最近笔者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对照相关经典发现,该尊造像的头像排列并非如此.正面能看见的菩萨头像共分4层排列,第一层为主面,其左、右耳际各有一面,共三面.第二层共四面.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是主面宝冠中的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像,此尊应不在十一面之列.第四层有2面.第五层有1面.因此,该造像正面能直观看见的面相排列为3、4、2、1,共十面,和十一面之数有差.但观其背面我们可发现,菩萨背面有隼突出,应是插背光所用,可惜背光不存.在其主面的头正后方,有一不规则方孔,似为裝藏之处,方孔的缺块大小正好可置一个小菩萨面,由此推测,此处应该还有一面.无论是《十一面观音神咒》,还是《十一面观音神咒心经》,其对十一面观音面相排列的记载其实出入不大,即“其像作十一面.当前三面作慈悲相.左边三面作嗔怒相.右边三面作白牙上出相.当后一面作暴恶大笑相.顶上一面作佛面像.”由此可知,观音当后应该有一“暴恶大笑”面,这与此造像的形制不谋而合.所以,该十一面观音造像的面相排列应该是4、4、2、1,共计十一面.

菩萨的六臂在身体两侧分3层排列,其中最上面两手向上托举似有持物;中间两手虚合掌,双拇指并竖,两食指弯曲如勾型,结为秘密真性如意珠印;下方两臂下垂,拇指与中指相捻,结灭恶趣印(见图4).观音主面慈祥和善,她身披天衣,下身着裙,挂饰璎珞,腕带臂玔,据有菩萨造像的种种庄严[1].这是古代天水地区发现的密教十一面观音信仰繁荣的珍贵实物资料.

二、汉传佛教密教与十一面观音经典

汉传密教经典传入内地的时间很早,早期密教多属真言咒语(或称“陀罗尼”“总持”)性质.三国时,竺律炎译《摩登伽经》,支谦译《无量门微密持经》,都很有名.这些咒术的应用范围很广,诸如息灾、求祥、安家、治病,驱鬼役神、降龙祈雨,无所不能.除了持咒它还兼取火祀、占卜、星象等法术[2].西晋时期,帛尸梨蜜多罗就精通咒术,他在建康翻译了《大灌顶神咒经》.东晋太元六年(381年),昙无兰在扬州花了十五年的时间翻译了《咒时气病经》《请雨咒经》等许多神咒.至唐代,阿地瞿多译《陀罗尼集经》,佛陀波利从印度带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等.以上这些都属于“杂密”,体系性的“纯密”是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人传入中国的.此三人中以善无畏来中国最早,他于开元四年(716年)抵达长安,之后他们分别翻译了《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等大量密教经典.至此,“纯密”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汉传佛教密宗才产生[3].

密教十一面观音信仰的法脉其实在整个“纯密”构架形成之前已经在中国普遍流传.早在北周武帝时期,耶舍崛多与阇那崛多在长安首先译出《佛说十一面观音神咒经》.据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记载:“神功元年契丹拒命,出师讨之.特诏藏依经教遏寇虐.乃奏曰:若令摧伏怨敌,请约左道诸法.诏从之.法师盥浴更衣,建立十一面道场,置光音像行道.始数日,羯虏睹王师无数神王之众.或瞩观音之像浮空而至.犬羊之群相次逗挠,月捷以闻.天后优诏劳之,曰:蒯城之外兵士闻天鼓之声,良乡县中贼众睹观音之像.醴酒流甘于陈塞.仙驾引纛于军前.此神兵之扫除.盖慈力之加被.”此虽文人漫谈,不足全信,但由此可以看出,在唐代初期,十一面观音信仰在上层社会已经广为流传,其修持仪轨已初步成型.从初唐到开元年间三大士到达中国建立“纯密”,就相差百余年,那么据此推测在开元三大士尚未到达中国前二三百年间,十一面观音法早已在中原地区存在了.

进入唐朝,密宗观音信仰进入时期,各类观音经典的翻译层出不穷,来华印度僧人尊法、智通分别译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千啭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观自在菩萨随心咒》《清净观世音菩萨陀罗尼》.同时,十一面观音经典也大量翻译.初唐时期,阿地瞿多和玄奘先后分别译出《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和《十一面神咒心经》.又过了约一百年,在唐玄宗天宝年间,不空翻译《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通过十一面观音相关经典的翻译可以看出,随着密教观音信仰的发展,十一面观音信仰出现了两个:第一次是北周时期,以保定四年(564年)天竺僧人耶舍崛多翻译《十一面观音神咒经》为主要标志,把十一面观音经典引入中国;第二次是唐代,曾四度翻译十一面观音经典,把十一面观音信仰推向了.[4]

三、十一面观音的形象

十一面观音,别名大光普照观音,密号慈愍金刚,是密教六观音之一.在胎藏界曼陀罗中,她位列苏悉地院[5],是密教“六大观音”之一,但其形象在我国佛教题材中出现的时间似乎较晚.虽然早在北周时期有高僧就已经翻译出了十一面观音经典,但没有证据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十一面观音造像.从目前的发现来看,十一面观音的形象在我国大量出现的时期应该在唐代初期.

唐代是我国密教观音信仰的时期.当时,在各种经典的支持下,十一面观音的形象向多元化发展.国内外现存各时期的十一面观音形式多样,有绢画、壁画、石雕、铜造像、木雕等各种形式,其中尤以敦煌莫高窟出现的形象最为丰富.如敦煌莫高窟第321窟东壁北侧就有十一面观音图,她十一面六臂,立于双树宝盖之下莲花之上,一手提净瓶,一手持杨枝.两旁有二菩萨侍立(见图5).除此之外,现存的唐代十一面观音单体造像中比较有影响的有:据传出土于陕西宝庆寺而散见于海内外的高浮雕十一面观音石造立像,出土于河南荥阳大海寺的六臂十一面观音石造像,扬州博物馆藏十一面观音石造像和上海市博物馆藏十一面观音铜造像.国家博物馆的李翎先生曾撰文对十一面观音像式做过专题研究,他对123件分藏于世界各地的十一面观音造像的年代、臂、面数量进行了详细的列表统计[6].通过对其表中内容的统计对比可以看出,十一面观音造像大约最早产生于后笈多王朝时期,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十一面观音造像发现于坎黑利石窟41号窟,造像时间大约为5-6世纪.我国所发现的早期十一面观音造像为初唐时期,多出现在敦煌莫高窟,如334、321、331、340等窟中均出现了十一面观音形象.从造像的形制看,十一面观音造像吸收了印度所出现的两种观音类型,即印度西部的二臂观音像式(坎黑利样式)和印度北部的六臂观音像式.二臂十一面观音造像出现最早,也最流行,初唐时期首先在敦煌莫高窟321窟出现了六臂十一面观音,盛唐时期首先在四川安岳地区出现千手十一面观音造像.因此,从观音手臂数量发展来看,十一面观音的手臂数量有从少到多的发展趋势.在唐代中晚期,十一面观音信仰走向了,出现了2臂、4臂、6臂、多臂等各种十一面观音造像.从姿态来看,坎黑利石窟41窟的十一面观音造像为立式,坐像首先出现在初唐时期敦煌334窟,从此以后,这两种姿态成为普便应用的十一面观音造像姿态.

信仰论文参考资料:

信仰的力量论文

结论:谈十一面观音信仰和造像为关于对写作信仰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信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