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物流信息技术论文范文资料 与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和实践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物流信息技术范文 科目:论文模板 2025-01-03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和实践》:这是一篇与物流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摘 要]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文章通过分析“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及课程改革依据,提出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主导的项目教学方法,在教师指导下,明确学生主角地位,激发学生潜能,通过对知识的分解、优化与重构,使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紧贴实际应用和实践需求,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物流信息技术 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卞华(1982- ),男,江苏南通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信息系、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电子商务行业分院,工程师、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江苏 南通 226010)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14~2016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研究”(项目批准号:交教研1402-10)和江苏省现代物流协会2013年度课题计划“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JSXD2013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8-0098-04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成为现代物流的灵魂.通过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把物流活动各个环节综合起来作为整体进行管理,有效地提高了物流过程的效率.随着现代物流业高速发展,物流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亟须培养满足现代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物流信息技术管理和应用型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作为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单位,必须加强物流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现代物流信息化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和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信息技术是指应用在物流各作业环节中的现代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主要讲述信息技术在物流作业及业务管理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物流企业内部物流信息流程的能力,及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对物流软件及物流信息系统的处理能力,以提高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合理设计“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符合现代物流业发展需求的应用技能型人才,是“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一、“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都存在教学方法简单、内容陈旧死板、知识前沿性不够、实践实训薄弱等问题,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提升、自我学习能力提高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1.教学方法简单,不利于自主学习.高职院校“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多以教师课堂面授为主,教师主要运用多媒体,通过传统PPT演示工具,结合视频影像进行理论教学,教学方式方法相对单一.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参与度相对较差,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未能得到充分发掘,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普遍反映课堂枯燥乏味,不利于自主学习.

2.内容陈旧死板,知识前沿性不足.当前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更新速度极快,对“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而目前,“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多以章节为脉络,知识点未能及时更新,内容相对陈旧死板,缺少前沿性.由于教材内容滞后,致使相关课程教材对定义描述、引用技术术语不一致,实际应用案例相对老旧,缺乏吸引力,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能满足企业对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

3.实践应用薄弱,实训操作能力差.“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熟知、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运作方式和操作方法.目前,高职院校“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大多基于课堂,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严重,实践教学环节大多通过参观物流企业或观看视频完成,未达到物流信息技术在实践环节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学生在物流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上往往缺少实训,实践操作能力未得到有效提升.

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依据

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生应用技能水平,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物流信息技术”的课程设计应以职业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结构为核心,以培养熟练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1.适应新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广.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革新与发展,新的物流信息技术不断涌现,物流信息化建设需要更多的人才给予支持,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培养适应新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广的技能型人才.因此,“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应紧跟时代步伐和新技术发展变化,积极探索新型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方法,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将最新的物流信息技术手段纳入课程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教学新发展.

2.满足行业变革和企业岗位需求.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也随之进步,出现了不同的新型商业模式,对物流行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转型升级和变革使现代物流企业对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迫切,甚至希望毕业生到企业就能直接顶岗.因此,对“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改革,是高职院校交通运营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等专业建设中亟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3.符合应用技能型人才要求.“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知识,熟练掌握物流信息技术技能.在“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必须改变现状,重视课程改革,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增强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等能力,积极探索学生创新知识建构新模式.

三、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是当今高等教育实践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在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主导的项目教学方法盛行,不妨进行借鉴.

1.课程设计方案和框架.项目教学法源自德国的行为引导性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完成一个完整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熟悉项目的基本要求,以及实施过程的重点与难点,充分挖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开放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在执行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明确自身主角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尝试,充分发挥内在动力和特长,激发乐于探究构思的个人潜能.学生在项目任务工程中居于主体地位,对于项目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并将此作为提升自我能力的机会.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主设计教学内容,实施项目计划.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自作获得知识,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尝试.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仅学到了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也使他们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得到有效提升,其角色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居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是主要扮演着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监督者和评价者,要求教师必须熟悉行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

物流信息技术论文参考资料:

信息技术期刊

信息技术杂志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题目大全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

结论: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和实践为适合物流信息技术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物流信息技术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