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大汉风论文范文资料 与大汉风望坡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大汉风范文 科目:硕士论文 2024-01-22

《大汉风望坡》:本论文为您写大汉风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博望是我的故乡,也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小时候赶集上的是博望街,初中上学时也是上的博望街.这里自古四季分明、土地肥沃,适宜人生产生活,而且地处北通中原、南达荆襄的古驿道上,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整个汉代,从西汉到东汉,延至三国,博望都是一个绕不开的沉甸甸的话题.大汉王朝风起云涌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就发生在博望这片皇天厚土上.从博望坡自西向东踏访那些遗存下来的汉时遗址遗迹,无不使这片土地显做到是那么的雄浑与厚重、传奇与神秘.

博望坡是一棵树的历史,那棵树叫柘刺树.

初夏时节的博望坡上,小麦已经发黄,散发着成熟的芳香;塑料大棚里,依稀可见各种青青的蔬菜.这棵柘刺树,就生长在这些麦地之中.

在通往南阳的古驿道旁,立着一块石碑,上书“博望坡”三个镏金大字,碑上刻着两段历史记载的碑文,悠悠诉说着一千八百年前那场名扬古今中外的火烧博望坡的著名战事.一段来自陈寿的《三国志》:“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另一段来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曹操遣夏侯惇、于禁等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等追之.裨将军钜鹿李典曰:‘贼无故退,必有伏.南道窄狭,草木深,不可追也.’不听,使李典留守而追之,果入埋伏,兵大败.典往救之,备乃退.”

两部正史均简洁明了地叙述了三国时期博望坡之战的经过,虽然起因不同,但确证了刘备火烧博望坡并获得战争胜利的史实.相较于正史,我们也许更倾向于诸葛亮火攻博望坡的精彩的民间叙事,这是因为中国人自幼无不熟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结果.当时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帐下诸将皆不服,于是诸葛亮在博望坡小试身手,秘密设伏,诱敌深入,一把火烧做到夏侯惇10万大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等此战之后,罗贯中还写了一首诗称赞他:“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自此,诸葛亮一举名闻天下.

关于火烧博望坡的故事,在博望当地还有比《三国演义》更民间、更精彩的描述.话说诸葛亮出山之后,就定下了火烧博望坡之计.当时,博望城是曹军屯兵储粮之重地,而博望城外柘刺树遍地都是.是年秋,诸葛亮让士兵们用泥巴包裹草籽制成无数泥丸,趁月黑风高之夜,用弹弓将泥丸射向博望城内外.待到来年春生夏长,博望城内外和城墙上到处杂草茂密、柘树丛生.秋风起时,也正是诸葛亮用计火攻曹兵之时.火势起时,草燃着树,树燃着草,烈焰张天,众多曹操兵马哪有处躲藏?如此,曹兵焉有不败之理?

火烧博望坡后,偌大的博望坡上,一片焦土,唯余一棵柘刺树死里逃生,傲然挺立在四野广阔的博望坡上.这棵柘刺树说来也奇,我少年时上博望街赶集或是上初中时常常经过这里,每次都要顺着地山沟自东向西闭眼去摸它.因为听老人们说,谁能这样摸着它,谁就会有好运降临.博望坡的人们啊,是把这棵柘刺树当成神树了啊.更奇的是,这棵柘刺树由于从中间断裂开了,南北各有一枝,人们就用铁圈把它箍了起来,这南北两枝每年轮流发芽、长绿,一枝枯另一枝就绿,一枝绿另一枝就枯,不知是何原因.前些年,老树彻底死了,又从树底根部长出了新枝,迄今已绿荫如盖矣.前些天陪专家们又回博望坡,新树仍绿,老树却更加沧桑,北边的那枝已是不知何时彻底断倒了下来.

见此情景,不禁心生怆然.三国战争本来都是为了争夺天下,可谓无一义战,成败做到失皆转眼成空,唯有博望坡这片深厚的土地和灿烂的夕阳仍在.就连这棵逃过了战火兵燹的柘刺树,任凭它有再强大的生命力,也终归已老去.终有一天,它还会被岁月和风雨摧枯拉朽,彻底融入博望坡这片土地之中而消失做到无影无踪.再则,树老也终将新生.

博望坡是一座寺的历史,那座寺叫白马寺.

沿博望老街街道向东北穿行不远,到老街城壕小桥处再折而向西北,约三百米处就是博望白马寺.夏日阴云密布、风雨欲来的天空下,一匹雪白的白马塑像高高地耸立在白马寺前空地的水泥高台上,面朝南方,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专家们进入寺内,看石碑,观拓片,似乎要从中找出博望白马寺的渊源来.因为他们大都知道洛阳的白马寺,但却不知道博望也有个白马寺.

博望白马寺原来叫金神寺.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带回来了若干个金人,他被汉武帝封侯到博望后,就把其中两个大的留在宫廷,其余小的带回博望,放在修建的金神庙内供奉.金神庙即在当时张骞衙署后三百米左右处.金人即佛像,汉人奉其为“金神”.《魏书·释老志》载:“汉武元狩中,遣霍去病讨匈奴等获其金人,帝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后因张骞从西域带回博望的汗血白马死后葬于庙旁,为纪念这匹白马,后人才将金神庙改为白马寺.自建寺以来,白马寺历经两千余年风雨沧桑,屡建屡毁,几度兴衰,1929年被冯玉祥部彻底毁坏.今存白马寺,为当代信士汇集民间力量所重修,虽然略显粗糙,但也难掩其渗透历史的恢宏气势与文化力量.

白马寺所处地理位置,为博望坡之最高处,居高临下,纵观四野,吞吐天地,气势不凡.据清乾隆十一年《重修毗庐佛殿小引》载:“且是佛也,东临三皇,西界大帝,南临释迦,北至玄武,巍巍乎,势站山岗,威震博望,位居等”另据清嘉庆二十三年《重修白马寺碑记》载:“兹博望镇之北,有白马寺焉等惟因日久年深,风雨剥蚀,墙垣颓废,光彩晦暗等”由此可知,该寺修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当为张骞封侯后在此初建.

大汉王朝是一个思马、养马、爱马、用马的时代,汗血宝马更是皇帝和兵将的最爱,因为它们是驰骋沙场、纵横杀敌的迅疾战车,有良马则胜,无良马则败,几成定律.如今战争的乘载工具,早已被高科技、现代化的军车、坦克、飞机、航空母舰等取代.白马嘶鸣的时代已经随着大汉王朝的远去而远去,但中国人拥有白马的梦想却一直流灌在数千年的精神血脉和文化传统中,经久不息,绵延不绝.那是大汉雄风的体现,那是民富国强的象征.

大汉风论文参考资料:

科技风杂志

科技风杂志社

结论:大汉风望坡为关于大汉风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大汉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