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辨正论文范文资料 与国民党片面抗战溯源辨正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辨正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1-26

《国民党片面抗战溯源辨正》:此文是一篇辨正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于“国民党片面抗战”这一提法,有学者认为是 于1937年11月12日在延安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第一次完整地使用的.[1]从已有的文献看,笔者认为可以上溯至稍早的1937年10月,在《目前抗战形势和党的任务报告提纲》中 论及“动员和武装人民,帮助政府和军队抗战,组织巩固的后方”问题,罗列了八个方面,其中第二条为:“我们的矛盾:我们要发动群众,而我们的同盟者却怕发动群众,要统制.关于‘片面抗战’和‘全面抗战’的区别.”[2]这份文献的背景虽然无法考证,但被《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收录,在《 年谱》中也有“10月写目前抗战形势和党的任务报告提纲”[3]的记载,说明是正式发布的文件,因此可基本认定这是 首次以“片面抗战”来评论国民党的抗战.“国民党片面抗战”说对抗日战争史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几乎作为定论被学界所接受和引用.近年来,随着对国民党抗战贡献的认识趋向客观和正面,有学者结合史实对“国民党片面抗战”的论断作了一些修正,但对于一些重要问题仍语焉不详;特别对于 提出“片面抗战”说的初衷和本意未加辨析,导致很多认识误区难以消除.在此对 在抗战时期的相关论述作一番文本梳理和认识辨正.

一、“片面抗战”说是 主要在1937年发表的言论,是对国民党初期抗战的定性

全面抗战爆发后, 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国共两党抗战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①

通读这些文献,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 关于“片面抗战”论述的逻辑思路. 批评 “国民党片面抗战”的言论主要集中在1937年,是对国民党初期抗战的定性.1937年底党的 政治局会议上,以王明和康生为代表,不同意公开批评国民政府片面抗战,认为这样的提法违背抗战纲领,不利于统战工作的开展,事后虽然被定性为右倾思潮、投降主义,但至少说明,“片面抗战”这一提法在党内未达成共识, 也对此进行了反思和调整.此后直至抗战结束, 在为数不多的关于“片面抗战”的论述中,表达的都是对国民党初期抗战的看法.如在1940年7月7日抗战三周年之际发表的《目前时局和党的政策》中指出:“民族革命和 革命有区别,也有一致的.大体上可分为片面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然而都在抗战过程中.”[4]这和之前的表述仍然是一致的.

更重要的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由于国民党不断挑起反共摩擦,其抗战政策偏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对国民党抗战方针批评的主调演变为“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如1943年10月5日 为《解放日报》写的《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的社论中,通过分析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几次大的战役如中条山战役、太行山战役、浙赣战役、鄂西战役、大别山战役的失败原因时指出:“因为你们(国民党)实行‘积极反共’‘消极抗日’两个要命的政策而来的.”[5]在 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 指出,国民党政府采取“对日消极作战的政策和对内积极摧残人民的反动政策等两条路线:国民党政府压迫中国人民实行消极抗战的路线和中国人民觉醒起来

团结起来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很久以来,就明显地在中国存在着.”[6]这里 所指的是“消极抗战”,而非“片面抗战”;也就是说,从 在抗战期间对这一问题的论述看,将“片面抗战”理解为 对国民党的整个抗战路线的定性,则违背了 思想的原意.

二、 在抗战初期论述这一问题时,主要的用意在于警醒和告诫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抵抗强敌、拯救危局成为摆在全体中国人面前的共同任务.国共两党和社会各界虽然在抗日问题上形成前所未有的共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已初步形成;但如何树立战胜强敌的信心,将共识转化为民族抗争的实际行动,还面临很多挑战.作为一个刚刚取得合法地位的革命的政党,中国 对战局和时局显示出更强烈的忧患意识.再加上战争初期,敌我力量悬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遭受重创,形势危殆.在这种背景下,作为 最高领导人, 阐明 关于抗战前途、路线的主张,以警醒和告诫全国人民坚定抗战到底的决心,敦促国民党坚持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的力量,促进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最终夺取抗战的胜利.

在洛川会议的报告中, 列举了国民党在发动民众、改革政治、改良人民生活、对待 的态度等问题上的种种不足,接着提出警示:“他们以为单纯的政府抗战便可以战胜日寇,这是错误的.单纯的政府抗战只能取得某些个别的胜利,要彻底地战胜日寇是不可能的.”[7]在接受英国记者贝兰特的采访,谈及阶段性抗战教训时, 说:“这次参战的地域虽然是全国性的,参战的成分却不是全国性的.广大的人民群众依然如过去一样被政府限制着不许起来参战,因此现在的战争还不是群众性的战争等从参战的成分说来则是片面的,因为抗战还只是政府和军队的抗战,不是人民的抗战.”[8]这里 针对的也只是战争开始后三个多月的情况而言的;而对未来是充满期许的,即便是在上海太原失陷以后, 对形势的判断仍然是“处在片面抗战到全面抗战的过渡期中”[9].由于国家动员机制

直至1942年,国民政府才颁布了《国家总动员法》,成立了国家总动员会议,继而确立国家总动员体制.参见段瑞聪《 和抗战时期总动员体制之构建》,《抗日战争研究》2014年第1期.

尚未建立,再加上国共两党在如何动员民众等问题上有根本性差异, 对政府当局在抗战初期出现的所谓片面抗战倾向进行分析,警醒和告诫的意味明显.

三、解读 的“片面抗战”说,不能离开“革命”语境

中国 自成立伊始就是一个革命的政党,“一大”通过的党纲就规定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 ”的奋斗目标.这种革命性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中都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 就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的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随后, 系统阐述了坚决抗日的主张,视抗日战争为民族革命战争,号召动员、武装民众投身到抗战的行列中,充满了一贯的革命性;这种革命性既表现在对日不妥协的斗争上,还表现在对国民党抗日的内政外交“不够彻底”的批评上.“片面抗战”说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产生的.

辨正论文参考资料: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是正刊吗

结论:国民党片面抗战溯源辨正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辨正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辨证与辩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