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中国航空工业论文范文资料 与中国航空工业屡失先机的经验教训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中国航空工业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1-16

《中国航空工业屡失先机的经验教训》:本论文为您写中国航空工业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1

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国的预警机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就搞出来了,是和美、苏强国几乎同时起步的,但没多久,苏联和中国都放弃了这一型号的研究,只有美国坚持下去了.四十年后,当美国凭借预警机的优势,全面控制了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的制空权后,中国才恍然大悟,奋起直追.一开始还想通过购买以色列“费尔康”系统快速赶上,但被美国阻截而失败,最后才狠下心来独立研发,在2009年取做到突破.当中国的空警2000于2009年成功入役时,距当年首架中国预警机空警一号(1971年)问世已是38年.本刊本期转载了当年对空警一号总设计师周先耀先生的采访录.

更鲜为人知的是飞行汽车的研究.2013年12月,在第三届中国通用航空展览会上,笔者看到了两款飞行汽车的概念款,以为这是件新生事物,同行的《兵工科技》资深记者丛语告诉我,其实,国内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搞出过飞行汽车的样车,那也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该项目下马.从事这一项目的总设计师陈怡枢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批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本刊本期转载了这篇采访录.

较为被人所知的是国产大飞机项目,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研制的大飞机“运-10”已经飞抵过拉萨机场,可因为种种原因,该项目夭折.本刊本期转载关于运-10型号总设计师程不时先生的采访录和回忆录,讲述了这段令人不胜唏嘘的过程.迄今为止,中国的大飞机“919”和“ARJ21”尚未完成首飞.

这就是中国航空工业史上丧失“先机”的重要事例.

所谓“丧失先机”,是指中国在这些项目方面是和发达国家同时起步,同样具有先发优势,起跑线上是平等的.但是,后来却放弃了发展,等到人家取做到成功之后,才又重新追赶,这时,已经不是同一个起跑线了,而且只能在后面追赶,几乎再也没有赶上和超越的机会,因为人家也在不断地发展.

这种事例不仅航空工业有,其它各个领域,如汽车、石油、化工、纺织、医药等等各个领域,都有大量的事例存在,就是航空工业体系内部如雷达、导航系统、材料等深挖下去,类似的事例还有不少.

2

面对这些铁一般的事实,已经没有人能否认它们的存在,但在总结原因时,却仍然持“鸵鸟政策”:不去分析真正的原因,而是寻找各种借口.

最主要的借口无非两条:

第一,当时中国的科技基础和工业基础太薄弱,无法支持这么先进的项目,简单地说是技术水平落后.

第二,当时中国的经济基础太薄弱,无法支持这些项目的研发成本,简单地说就是没钱,干不起.

我们认为这两条借口都是站不住脚的.

第一,关于中国当时的科技基础和工业基础薄弱的问题.事实上,当时中国的科技基础和工业基础并不是今天人们所想象做到那么薄弱,空警一号、运-10、飞行汽车的样机能制造出来,就说明当时已经具备了足以支持项目研发的科技和工业基础.同时,美、苏诸国在这些项目上也并不具有多么强大先进的基础,中国空警一号所遇见的问题,美国的E-2、苏联的“苔藓”都同样存在,只不过美国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科技和工业水平,进而与中、苏两国拉开差距.苏联和中国放弃了解决问题,也就是放弃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科技与工业水平的机会.中、苏两国并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起跑后不能坚持下去.

第二,关于经济基础薄弱.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存在,这些项目的投入并没有想象做到那么大.比如运-10的研发投入只有5亿元人民币,空警一号到下马时投入只有8亿元人民币,就都研制出样机,至少一半的费用已经花了,再花一半就成功了.成功后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0年,中国共购买波音、空客的飞机至少在400亿元以上,买一架飞机的钱就够研发一型飞机用的了,有钱去买外国人的飞机,支持别人的航空制造业发展,怎么能说经济基础薄弱呢?

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也无非就是两条:

第一条,战略远见不够.当时的主要决策者没有看到这些项目在未来可能产生的巨大价值,比如没有想到,本来用于航母舰队警戒的预警机,竟能成为新世纪超视距空战的中枢,没有想到,中国改革开放后带来的航空运输业“井喷”式的高速发展的需要,更没有想到飞行汽车重要的军用和民用价值.就是觉做到这些项目或者大而无当、或者其效益遥不可及,因而便放弃了,转而追求更为浅近、直接的目标.

第二条,科研体制上的问题.在计划经济中,国家是科研项目的唯一投资主体,因而在决策时,只要国家决心要做的事,有再大的困难,也能做成,比如“两弹一星”项目;而只要是国家没有下决心、犹犹豫豫的事情,无论科研人员再怎么努力,研究工作再怎么成熟,也无法进展下去了.

上述两个原因中,体制上的原因是最为根本的原因,因为在国家(政府)是唯一投资主体和决策主体的科研体制中,国家只能选择他们认为最重要的项目,而他们认为最重要的项目一定是为别国已经证实了确实强大先进的项目.这就是我所说的国家(或政府)在科研决策上的“保守天性”(详细内容参见拙作《科学的灵魂是自由》,刊于《休闲读品·天下》2012年第一期),对于那些和别的国家同样具有不确定性(其实就是具同样先进的前沿性)的项目,国家本能上是要予以否定的,因为对于一个尚不知其前景如何的项目,政府不愿意承担决策风险.政府在本质上是维护既有社会秩序的机构,在稳定与风险之间,政府天然地选择稳定.这种保守主义的天性使任何政府都做不出真正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决策.美国之所以能把预警机项目坚持下去,是因为其战略决策的风险主要由私人公司承担,搞成了,政府受益,搞不成,企业自己买单,与政府无关.这种体制使做到多种战略研制都有一定的实现机会,无数这样的机会叠加起来,就保证他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发展中,总能抓住战略先机.

3

中国当然已经意识到了问题之根本所在,所以才搞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核心过程就是不断扩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辅助”上升到“重要”,直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根本性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建立意味着在科研体制上出现了多元投资和多元决策的可能.而相关配套措施的改革正一步步地把这种多元机制落到实处,比如军工产品采购也已部分向民营企业开放,低空领域正在研究开放方案,为通用航空创造了空前的机遇,等等.如今,中国民营公司在轻型装甲车、无人机等领域都已取做到了不俗的成绩,按此势头发展下去,最终会建立起“寓兵于民”的国防工业体系:平时这些企业以生产民品为主营方向,同时,不断提出具有超前意识的新概念样品,一旦到了战时,平时所积累的设计能力和生产能力就会派上用场.多个企业出于竞争的需要会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产品,提供各种可能的战略选择.

当然,改革还在进行中,当下还有很多不如人意之处.比如最主要的科研经费还是投入给了国家的科研机构,实际是靠行政计划进行分配,尚没有在科研资源的配置上发挥市场的作用,再比如国有企业仍借助体制性的保护,抑制民营企业的竞争.更为重要的是,广大群众的观念也还停留在实用主义的认识水平上,对于冒险的创新活动没有相应的理解支持氛围,人们对于娱乐明星和商界名人的过度追捧与对科学家的冷落形成鲜明的对比.比如后面文章中讲述的程不时先生的经历,这位杰出的飞机设计师在我们国内默默无闻,可美国的航空爱好者却能把他请到美国,为他一个人专门组织近百架他设计的歼教-6飞机举行专场的飞行表演.从这个事例上,我们能看到美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全民所崇拜的英雄是这样的科学家.我们中国人现在已经不差钱了,跑到国外买酒庄、买地、买私人飞机、买游艇的大有人在,搞煽情性的所谓“公益投资”的也大有人在.可尚未见到像美国人那样尊崇科学、为科学无偿捐赠的商人,这是我们与美国的差距,也是需要逐步加以改进的地方.

只有坚持改革,坚持建立起多元投资、多元决策的科研体制,培养全民族认识科学的文化氛围,才能真正终止不断丧失先机的悲剧发生,才能使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Ω

中国航空工业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工业经济期刊

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结论:中国航空工业屡失先机的经验教训为适合中国航空工业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中国航空工业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