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田园牧歌论文范文资料 与我愿意永远生活在田园牧歌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田园牧歌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2-06

《我愿意永远生活在田园牧歌里》:本文是一篇关于田园牧歌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那天晚上,我背着行李包回到我住的仙林小区,虽然已是晚上10点,我还是愿意绕道从园子里走一走,为的是夜空中满园子植物的气息.我是一个贪图享受的人,有首老歌叫《八月桂花遍地开》,我肯定不会放弃在弥漫夜色里穿行的感觉.

仙林就是传说中的大学城,在紫金山的山那边,空气非常新鲜,满眼不仅可以看见大片的绿色,还可以看见迎面而来的年轻学子.我经常和朋友戏称,自己每天不怕花30分钟坐地铁二号线,就是为了能看到*大学生呵呵.不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的许多南京朋友,比如作家张三,画家李四、诗人王五都住在仙林,如今的仙林已成为一个都市的村庄.

5年前,我家搬到仙林的第一个夜晚,让我听到了许多年没有听过的蛙声,当时很奇怪小区里怎么会有蛙声,第二天晚上还专门打着电筒去找,结果不但找到“青蛙在这里高唱,蟋蟀在这里弹琴,还发现荧火虫慢慢飞到树丛里面”.晚上睡觉,只要打开阳台上的纱门,借用一句电视片花,就是“风从东方来”,非常地凉快,家里的空调好像也很少派上用场.夏季夜晚听着水塘里的蛙声入眠,清晨被阳台上的麻雀惊醒,一觉睡到自然醒,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我的老家在高邮,这些年无论我走到哪里,挥之不去的总是童年故乡的记忆.我的奶奶是个小脚老太,我所谓的古典审美都是来自那个老屋子,比如那扇黑漆大门的吱嘎声,比奶奶端着油灯关格子门的身影,比如白天的阳光照在房间墙上那张《我们爱和平》的画.

我还记得我的外婆家有个小后院,那是我少年时的“百草园”,外婆帮我们种了美人蕉,夏天的黄昏我就坐在美人蕉下看书,做作业,用现在的话就是很有小资情调.我曾先后养过两三只猫,给我的童年和少年带来许多欢乐,每次放学回家,它乖乖地呆在你的脚边,肚子里发出呼呼的声响,让你特别知足.不过猫的最后结局都很惨,一只是被人药死,另一只被人打死在小河边,让我和妹妹无比的伤心.最记得那天黄昏,外婆给那只死去的大花猫做了一顶黑帽子,带着我们用一个纸盒把它埋在地里.夕阳西下,我们站在那里默默地和它告别.外婆让我们在内心深处懂得善待生灵的道理,人要有悲悯之心.

我很庆幸,我童年虽然长在县城,由于父母在乡下教书的缘故,仍有着乡村的记忆.乡村小学屋后的荷花塘,夏忙远处飘来的农人踩水车的锣鼓声,以及外婆带着我们坐小船穿过那树桩做的弯弯小桥的经历,对我来说,始终像梦中的记忆.我最记得稻田里有一种叫田鸡的小东西,就像家养的毛绒绒的小鸡,在稻田里追它时瞬间就不见,我很惊讶如此娇小的东西,竟然能在大自然里顽强地生存.我上次在家里就说过,将来我有孙子,我一定要把他送到乡下亲戚家寄养,因为乡村,自然,时令这些东西对童心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我现在脸上还有点宁静的东西,可能是得益于老宅和乡村的气息.

如今我在南京已生活了13年,和所有客居南京的人一样,前3年是到处租房子,刚开始是在光华门租房,骑车上班要有40分钟,每天清晨要从明故宫的古城墙穿过,许多退休老人在古城墙的背景下晨练,冬天的树木在寒风里很挺拔,我以为这个场景才是真正的南京味道.

我固执地认为,对一个城市的了解,要从不同心境和角度来认识,才能真正看清这个城市的本来面貌.就像我近几年坐公交车,乘地铁上班,都是从不同角度来读懂南京.

2003年,我终于买了河西莫愁花园的房子,记得那年刚买了房子后,还把全体编辑同事分期分批喊回来吃饭以示庆祝,后来也在这座房子接待过外地朋友,刘原、都市放牛等人还在我家通宵打过牌等虽然房子不大,但生活很方便,对面就是欧尚超市,后街是美食一条街,去新街口只有四站路,去先锋书店乘152公交就可以.考量一个合适人居的社区,不仅要有购物的方便,更要有精神层面的书店,花店和影院.

那年,我家在搬往仙林的新居之前,我在华侨路交易市场卖莫愁花园房子时,当时有点杨白劳卖喜儿的感觉.毕竟这个居住了六年的房子,对我们是有恩的,它却给我们一家三口遮风避雨,在南京过了一段最为平静的日子.记得那天卖完房子回家,没想到雪上加霜——发现家里养的那只乌龟死了,直挺挺地趴在盆里.这只乌龟已陪伴我们好几年,或许它是通人性的生灵,知道我们要离开这座房子就等后来,我拿了一把铲刀,把“乌龟”埋在我们楼后的小花园里.其实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理想的居住地,这个社区不仅要有生活记忆,也要有自然气息,更要有一帮气味相投的朋友.庆幸的是,我终于在“人到中年”时住到了仙林村,初步完成了人生的梦想.

前年5月,我随一帮国内作家、教授去美国考察交流,对洛杉矶感到特别亲切,不仅仅是因为华人多,更重要是和我们仙林村很像,沿街两三层的楼房,花花草草很多,空气特别新鲜.

周末的下午,我参加了“村长”钱晓征举行的朋友聚会,说起来不好意思,这个“村长”的头衔是我封的,后来又被其他文友演绎成“蔗花辫的女村长”,还上了金陵晚报的版面.钱晓征的社会角色是艺术画廊和书店的老总、杂志的出品人,但在生活中就是一位知性,温婉、热情好客的女主人,说穿了这个“村长”可不管城建和民生,就管朋友们的赏花、喝茶、聊天、读书,一句话就是专管买单的“村长”.那天,我在餐桌上举杯提议:让我们紧紧地团结在村长周围,天天过仙林般的日子!得到了在场“村民们”的热烈响应.

我曾有幸为杂志写了《钱晓征:种树养花,就是我的生活》那篇拙文,我非常欣赏钱晓征家的园子,春夏秋冬,花儿此起彼伏地开,更有果实坠满枝头的景致.同样我也特别欣赏那句话: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得惬意,一切其他事情,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

钱晓征家有个很大的园子,每次聚会,我们总要沿着花园小径去欣赏玫瑰,大家最惬意的时候,就是在凉亭里喝茶聊天,一阵凉风吹过来,空气里弥漫着不知名的花香味.这个场景的背景音乐应该是贝多芬的那首《G大调浪漫曲》,说实话我很不喜欢贝多芬的比如《命运交响曲》之类的曲子,总感到太折腾太闹心了,但唯有这首描写夏日庄园里爱情故事的小提琴曲,既甜美又抒情,让人非常心醉而又感伤.

那天晚上在钱晓征家吃完家宴后,我们就在她的客厅里喝茶聊天,或人来疯地轮流用不同方言朗诵吴湘云的一首《玫瑰》小诗,或随便翻翻书架里的书,其实我们聊什么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散淡的“闲适时光”.后来男主人又带来几位画家朋友,他们就在书房喝茶聊天,那种有隐隐笑声传过来的感觉很好.据我所知,钱晓征家的客厅经常是高朋满座,几乎把南京写字画画的人一网打尽.有许多外地朋友经常从上海、苏州,杭州直接驾车来仙林的毛府,至于是否去南京城里倒变得不重要.

这些天,我的枕边书是一本叫《荷兰牧歌》散文书,作者丘彦明是一位台湾女作家,书中记叙了她和先生在荷兰乡下买了一座老房子,过上了真正的田园风光的生活.书中对我最有杀伤力的就是荷兰人家家户户的窗户都大得不像话,不但窗台上种满怒放的花花草草,而且从窗户里还可看见四季不同的风景.书中序言有句话很是打动人心:这对爱花的夫妇,连选个国家都要有荷有兰.

据我所知,钱晓征夫妇多年来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能有一个社区,让气味相投的朋友们都能居住在一起.值得庆贺的是,他们数年来在句容宝华镇投资的可一画家村已经举行了签约仪式.在未来几年,南京将会有更多的优秀画家、艺术家、文化人陆续进驻.其实,世界上最美的风景,不仅仅是自然,更是人的内心.我相信许多朋友,骨子里都想回到古代(这完全是精神层面上的),我相信做一个“现代的古人”绝不是矫情,而是自己内心的需要.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当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不远将来就会在“可一画家村”实现.

我愿意住在有花有草的社区里,没有丑恶,没有欺骗,人人相亲相爱,人和动物、植物和谐相处,“自然美景和人情之美”,这种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才是我向往的人生完美境界.

田园牧歌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我愿意永远生活在田园牧歌里为适合田园牧歌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田园牧歌什么意思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