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华兰生物论文范文资料 与华兰生物遭遇业绩寒冬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华兰生物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1-15

《华兰生物遭遇业绩寒冬》:本论文可用于华兰生物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华兰生物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收入增速创近年来新低,净利润同比显著下滑,华兰生物的业绩寒冬仍未结束.

继2017年业绩欠佳之后,华兰生物(002007.SZ)2018年一季度又交出了一份不理想的成绩单.

2018年一季度,华兰生物实现营业收入5.62亿元,同比增长4.44%;净利润为2.07亿元,同比下降18.8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8亿元,同比下降18.19%;每股收益0.22元.

这是华兰生物自2015年以来收入增速最慢的一个季度,净利润也出现明显下降.作为血制品行业的白马龙头股,华兰生物业绩寒冬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华兰生物已实现血制品、疫苗、单抗三大生物制品板块布局.公司以血液制品业务为核心,,而控股子公司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疫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参股公司华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主要研发、生产单克隆抗体药物.

主要产品量价齐跌

相比往年,华兰生物2018年一季度收入增速大幅放缓,2015-2017年,公司收入增速分别为18.36%、31.45%、22.41%.

华兰生物的收入困境与整个行业不景气密不可分.在2016年的“量价齐升”破灭之后,血制品行业在近年遇到低谷,主要原因包括2016年采浆量增速明显高于往年、终端上涨带动进口白蛋白供给提升、两票制冲击下中小经销商清库存进一步加剧行业终端供给竞争.

从数据上来看,血制品行业过去一年的批签发增速大幅下降.来自国信证券的数据显示,国产两大主力产品人血白蛋白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2017年批签发分别同比下降2.07%、3.1%,人免疫球蛋白批签发更是大幅减少40%;特免方面,除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增长48%外,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批签发量增速均下降.

方面,自2015年解除最高售价限制之后,血液制品迎来了一波涨价潮,白蛋白和静丙2016年涨价约10%,但是2017年以来随着行业供需关系的恶化,血制品的涨价势头未能延续下去.

回到华兰生物本身,其在整个行业低谷中也未能幸免.据国信证券统计,2017年,华兰生物人血白蛋白批签发量同比下降7.04%,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同比下降8.83%.

而这两样产品是华兰生物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分别贡献收入9.2亿元、6.77亿元,合计15.97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67.44%.

中国生物制品实行批签发制度,每批制品出厂上市或者进口时进行强制性检验、审核.因此,批签发量是判断未来收入的先行指标.在2017年批签发量明显下滑的情况下,华兰生物2018年一季度收入大幅放缓,也就不难想象了.

华兰生物2018年一季报并没有披露具体血制品品种的销售情况.不过据银河证券分析,2018年一季度,公司人血白蛋白实现收入约2亿元,同比下降16%,折标同比下降约8%,销量下降约5万瓶;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实现收入约1.46億元,同比下降-22%,折标较2017年同期下降约3%,销量下降约7万瓶.

除了收入大幅放缓以外,更值得警惕的是,华兰生物应收账款出现大幅增长.2016年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只有2.89亿元,而2018年一季度末大幅攀升至8.29亿元,相比前者增加186.85%,远远超过收入增速.

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来看,Wind资讯显示,2015-2017年,华兰生物分别为34.12天、38.63天、81.11天.

应收账款的大幅增加表明华兰生物在以放宽信用周期为代价来换取增长,同时表明公司对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在削弱.应收账款未来是否会继续高增长值得投资者高度关注.

销售费用大增

2018年一季度,华兰生物的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44%、-18.80%,净利润明显落后于收入,主要是毛利率下降和销售费用增加所致.

2018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61.36%,相比2017年同期下降4.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行业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下降,前面已经对此有过详细分析.

销售费用方面,2018年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0.17%,相比2017年同期增加4.02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17年,华兰生物销售费用也出现了大幅增长.财报显示,公司2017年销售费用高达2.68亿元,而2014-2016年,销售费用分别只有4737万元、2023万元、6844万元.

华兰生物销售费用大幅增加的直接原因是两票制的实施.所谓的“两票制”,是指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以“两票”替代目前常见的七票、八票,减少流通环节的层层盘剥,并且每个品种的一级经销商不得超过两个.

2017年,随着两票制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铺开,流通龙头话语增强、存货意愿降低,小型流通企业库存消化,生产企业普遍对终端掌控能力较弱,叠加竞争加剧等原因,公司血制品业绩增速放缓.

为了应对上述变局,华兰生物开始推动渠道变革以适应两票制,积极与大型经销商形成联盟,加大学术推广力度,调整二三线城市和三甲医院的销售布局,拓宽加深销售渠道的布局.同时,公司加强销售团队建设,截至2017年年底,已有184名销售人员,相比2016年年末增加63人,预计未来建成200人的销售队伍.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血制品销售费用欠缺是行业发展的桎梏.此前血制品行业以供不应求为特征,销售模式普遍为经销商*,行业内国产公司终端销售能力基本为零.这一模式导致一般医药品推广所需要的终端学术推广一直缺位,因此人血白蛋白、静丙很多地方甚至仍然当做具有一定辅助用药色彩的产品.羟乙基淀粉这一欧美进入退市流程的扩血容产品国内仍然进入各种指南和医保目录,静丙的慢病用药属性、纤维蛋白原的妇产科渗透率都严重不达预期.

华兰生物论文参考资料:

生物医学工程论文

生物科学杂志

生物化学论文

关于生物技术的论文

生物技术论文

生物信息学论文

结论:华兰生物遭遇业绩寒冬为关于华兰生物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华兰生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