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和谐社会论文范文资料 与和谐社会中大学生感恩意识唤醒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和谐社会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2-13

《和谐社会中大学生感恩意识唤醒》:此文是一篇和谐社会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感恩的概念

国内最早对于感恩的论述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长我育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而“感恩”一词最早见于晋朝陈寿著《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令皆感恩载义,怀欲报之心”一句中.在《牛津字典》中,将“感恩(Gratitude)”定义为“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其词根“gratia”,本义是人应该感谢上帝赐予人类赖以生存的面包和水,解释为恩惠、令人愉快的.可见古往今来,东西方文化中都倡导着人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自己的生活,如此才会有更理想的未来.

二、和谐社会对感恩的内在要求

当代中国面临着国外复杂的局势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的情况下提出并完善了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体系,以此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理论指导方针.其中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每一位中国公民在个人层面上提出的价值准则.爱国,是要对国家存在敬畏之心,感恩国家提供的稳定的社会环境.因为没有国,就没有家,也就没有个人的自由和幸福,甚至没有个人的生命和安全;敬业,是要求人们忠于且热爱自己的职业,感恩工作为我们提供的发展的基础.因为没有工作,自己的吃穿住行就得不到良好的保障.诚信,是要求人们相互诚实守信,感恩他人对自己的信任.因为,人无信则不立.友善,是要求人们之间相互帮助,感恩他人对自己的善举.因为没有友善,人和人之间就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就会受到严重阻碍.可见,感恩是连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桥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感恩国家,感恩工作,感恩信任,感恩身边和自己相处的每一位朋友,才能在实现自己发展的同时促进和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建设国家的主力军,但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出现许多关于大学生感恩缺失的现象,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旋律相违背,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所以对于感恩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通过查阅知网关于感恩的期刊、论文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

华东师范大学魏延秋通过对522份感恩量表的统计得出有79%的同学表示“对生活、对他人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素萍通过对300名大学进行调查得出:有99%的受调查者认为,怀有感恩之心是大学生所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这充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对于感恩教育的认同感大学生感恩意识是整体上得分比较高,符合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但同时仍有一部分同学感恩意识不强.例如,有同学认为父母对学业的支持是理所应当,是作父母应尽的责任,没有必要去感谢.有些同学在学校中对学校、对教师都是满满的抱怨之情,蔑视各种制度,认为自己已经支付了学费,教师教书是应尽的责任,至于自己学和不学,那是自己的自由.

感恩意识的强烈并不能真的反映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用一种切实的行动去践行感恩意识.虽然经过统计得出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在一个很高的层面上,但他们在现实中的表现却和在感恩量表中自我陈述的不一致,更多的是让人大跌眼镜.不管是在班级里、课堂上,家庭里、社会中,总是能找到很多例子.两千多年的师道尊严、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已经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感恩意识和行为如此缺失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后,一方面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自己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定向起到不良影响.

四、原因分析

1.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敞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吸入和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点,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随之而来的是一些西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推销其价值理念,它们把所谓的自由、 、人权等冠以“普世价值”之名,以文化商品为载体,向社会大众渗透西方的各种价值观,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巨大挑战.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利益集团大肆渲染人权,崇尚个人主义,倡导人们要秉持个人自由的观念,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进行攻击.同时,我国近三十年来将建设重点都放在经济的发展之上,忽视了对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视,让西方国家有机可乘.受此影响,在国内出现了一些腐朽的极端的功利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当代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发展的迷茫期,在各种价值观面前无所适从,在西方国家的强力鼓吹下,很容易走偏方向,和和谐社会发展背道而驰.

2.家庭教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

一方面父母自我感恩意识的缺乏,另一方面父母缺乏对子女感恩意识的灌输.现代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大多以溺爱或权威方式为主,缺少在 平等的前提下和子女进行感恩教育.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往往给予子女过多的命令,子女永远都是生活在父母的掌控之中,过于严厉的管教很容易让孩子走向两个极端,要么绝对的服从,要么非常得叛逆,几乎没有感恩教育.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则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将他们所有的事情全部包办.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慢慢地就会对父母的付出当成了习惯,再后来就觉得那是理所应当.而当他们进行到大学生活环境中,远离了父母,缺少了本有的支撑系统,同时又没有主动去帮助别人的意识,从而使自己非常尴尬的境地.

3.学校系统感恩教育的不足

感恩教育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失衡.在这种唯智育至上的氛围中,各级学校也将学校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各种学科的教学中.和感恩教育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也纯粹是一种应试教育,只要会背诵,考试时能写出答案即可.和此相比,感恩教育没有考核标准,和分数成绩都没有关系,索性就被压缩到一个小小的空间里,甚至根本就没有人去理会.当考入一所相对自由的大学,离开了班主任的监督,没有了家长的呵护,新生代大学生突然不太适应这样的生活.高校的住宿生活给他们增加了和人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和小团体整合的考验.心存感恩,心存无畏之心的学生往往才能更好的融入班级,适应高校生活.而在高校中,并没有和感恩教育相配套的教材和教学课时.

和谐社会论文参考资料:

社会保障学论文

法制和社会杂志社

社会科学家杂志

社会语言学论文

和谐社会论文

社会心理学论文

结论:和谐社会中大学生感恩意识唤醒为适合和谐社会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和谐社会不提了 做梦了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