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教学案例论文范文资料 与基于ARCS动机设计模式一个教学案例其分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教学案例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2-17

《基于ARCS动机设计模式一个教学案例其分析》:关于免费教学案例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教学案例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以《光的偏振》一节为例,分析如何在教学设计中运用ARCS动机设计模式,通过关注注意、切身性、自信心和满足感四类因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解决教学重难点.

关键词:ARCS动机设计模式;光的偏振;实验;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11-0010-6

1 引 言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提出,学习不是将无助的个体紧紧地绑在书桌旁边,然后向他们脑子塞满那些没有实际用处的并且很快就会被他们遗忘的东西,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学生们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毫不疲倦地汲取所接触到的各种有意义的事物.许多教师也开始意识到备课的时候必须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教学策略,希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learning motivation)主要指学生寻找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并努力从中获得预期的益处的倾向.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其学习绩效显著正相关[1].理解学习动机原理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设计中进行适当的动机设计,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众多学者进行了学习动机的研究,但是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错综复杂,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改进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1983年美国心理学教授凯勒(J.M.Keller)综合许多相关的理论,开发了ARCS动机设计模式,这是迄今将动机原理、动机策略和教学设计有机结合的最系统的理论.这个模式通过关注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ationship)、自信心(confidence)、满足感(satisfaction)四类动机因素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2].ARCS动机设计过程图1所示:

图1 ARCS动机设计模式图

分析动机问题必须基于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研究,通过这个环节确定激发动机的重点.

设计动机策略和实施动机策略是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必须唤起学生的注意并使之维持.不确定的和新奇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但是只引起注意是不够的,维持注意才能达到目的.因此,必须运用出乎意料的材料或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注意,即Berlyne认知好奇心.让学生接触了新事物,教师还必须积极解答学生的切身性疑惑“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和我们有什么关系”.目的指向的切身性关乎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过程指向的切身性关乎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除了让学生维持注意和产生切身性,还必须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相信他们具有成功的可能,不因困难而放弃.当学习绩效和积极期望一致,即学生体验了学习成果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学生的动机将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教师在运用该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时候,除了要考虑这四个因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还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进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处置.[2]

评价策略执行效果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反馈问题,改进教学设计,总结经验.[2]

下面以人教版选修3-4第13章第6节《光的偏振》一节为例作介绍和说明.

2 案例背景

2.1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对于“光的偏振”的要求是“观察光的偏振现象”,活动建议是“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光的偏振现象应用实例”.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07年版《物理》选修3-4中,该知识点是在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波的衍射和干涉、光的衍射和干涉的基础上安排的.在本节课中,教材从机械波特性的复习安排自然地过渡到了光波偏振现象的学习,进而给出光的偏振知识的一些生活应用.

2.2 教学任务分析

基于前几节课的知识基础和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光波和机械波、电磁波等之间的关系及其特征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光的波动性也会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是,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动机不足:首先,传统课堂没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深层注意,学生的注意力没有维持在较高水平;其次,本节课的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但是不管在教材还是传统的课堂中对此总是一带而过,没有很好地向学生传递其切身性;最后,高二的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阶段,很难通过现象挖掘物理本质,特别对于《光的偏振》这一节,不管教材还是传统的课堂,对于机械波和光波之间联系的建立都过于唐突,知识验证的切身性传递不足,学生即使接受了也未能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学完对“偏振”二字依旧陌生,学习任务难以完成,这有碍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

鉴于本节课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探究、理解和应用光的偏振现象,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光的偏振现象并把光的偏振现象应用到生活中.而在本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将对解决教学重难点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

3 案例呈现

3.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穿墙之术,引起注意

以《聊斋志异》中表达人们美好愿望的一个情境导入:崂山道士授予王生穿墙仙术 “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及墙,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转而告知学生这个美好愿望将用物理知识当堂实现,并带来“能够穿墙的小球”,用自制教具演示小球穿墙小魔术并引导学生观察.

图2 穿墙小球教具图

2)玩转器材,建立概念

a.向学生发放标有偏振方向的偏振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器材,引导学生观察阳光或灯光通过偏振片后的光强的改变.

师:每个偏振片都有一个特定的方向,振动方向和其透振方向相互平行的光才能通过,振动方向和其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光不能通过.为什么光通过一张偏振片之后会变暗?

b.引导观察旋转偏振片之后光强的变化.

教学案例论文参考资料:

教学论文范文

教学和杂志社

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绘本教学论文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结论:基于ARCS动机设计模式一个教学案例其分析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教学案例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案例分析100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