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金岳霖论文范文资料 与忆金岳霖、周培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金岳霖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3-11

《忆金岳霖、周培源》: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金岳霖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金岳霖幸而躲过轰炸

我和金岳霖先生论交始于1927年.金先生于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堂,比我高六班.但我们在清华只是先后的同学.我于1918年考入清华高等科三年级时,金先生已经去国四年了.金先生于1923年学成回国,1926年来清华任教.而我则于1927年回国来清华工作.

我来清华工作后,长期和叶企孙先生同住清华北院七号住宅.我们纠集几个单身教员和一两个家住城内的同事,在我们住宅组织了一个饭团.金先生是饭团最早的成员之一.在抗战之前的十年期间,他一直住在城内,每星期来校三天.在校之日他住在工字厅宿舍,都在我们这个饭团就餐.我们就是这样开始了我们在清华、西南联合大学和北大三段时间二十八年的同事关系和亲密友谊的.1956年,他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住在城内宿舍,直至1984年去世.在这一段时期内,我们仍有时互相过从,但聚会的机会还是少了.

金先生专治逻辑学.我对逻辑学是外行,因此,对于他的学术造诣无置喙的余地.我怀念他的是他的忠实为人和处世;而我回忆的都是一些只见其一斑的小事.

金先生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不修边幅,随遇而安.他的两眼视力不好,怕光,所以无论是白天黑夜,他都要戴上一个绿塑料的眼遮.加以一头蓬乱的头发和经常穿着的一身阴丹士林蓝布大褂,他确实像一个学校的教师.但他实际上是一位极讲严谨工作、一丝不苟的学者.他有一个数十年如一日的生活习惯,即划出每日的上午为他的治学工作时间.只要环境条件允许,在这段工作时间内,他严格地闭门谢客,集中精力研读写作.但他又是一个对工作十分负责的人,他认为作为一个教师,教书是他的第一个职责.他当年住在城里,每星期来校上课三天的日子里,做到一早从城里赶车来清华园.一部分的上午时间已经花在旅途上,他又不肯请注册组将他的课程全排在下午,以便腾出三天的一部分上午时间干他自己的治学工作.于是他实际上每星期只有四个上午可供自己治学使用,从而更珍惜这四个上午的时间,更严格地遵守他所自立的上午例不见客和干其他事务的规矩.他的朋友们都知道他这一习惯,绝不在这些日子的上午去走访他,以免吃闭门羹.

抗战时期,他把这一习惯带到了昆明.这个习惯有一次几乎为他带来了不幸.当时昆明多数专科学校因避免空袭干扰,都已于是年春间陆续疏散下乡开学.西南联大做到以借赁这些学校的校舍暂供理学院春季始业作教室和宿舍之用,并以之暂供安顿从蒙自搬来的师生居住之用.金先生被安顿在昆明城西北城乡区的昆华师范学校,我则被安顿在昆华师范学校北面二三百米外的昆华农业学校.1938年9月28日,昆明受到敌人飞机在云南的第一次空袭.这次空袭被炸的地区恰是昆师所在的西北城乡区.空袭警报发出后,住在这三个楼的师生都按学校此前已做出的规定,立即出校,向北城外荒山上散开躲避.金先生住在中楼,当时还正在进行他的例行工作,没想到昆师正处在这次轰炸的中心,中了好几枚炸弹.联大所借赁的三座楼中,南北两楼各直接中弹.所幸的是,两楼中的联大学生已全体躲避,无一伤亡.但是有两个寄住在南楼,新从华北来昆准备参加西南联大入学考试,未受过空袭“洗礼”的外省同学,当敌机临空時,尚在楼上阳台张望,被炸身亡.中楼没中弹,但前后两楼被炸的声浪把金岳霖从思考中炸醒,他出楼门才见到四周的炸余惨景.用他后来告诉我们的话说,他木然不知所措.

空袭时,我躲避在农校旁边的山坡上,看到了这次空袭的全过程.我们注意到昆师中弹起火.敌机一离开顶空,我和李继侗、陈福田两位教授急忙奔赴昆师,看到遍地炸余,见到金先生和另两个没走避的联大同事.金先生还站在中楼的门口,手上还拿着他没放下的笔.

我们还在昆师、农校住了一段不长的时间.金先生和我们十几个同事租了城内翠湖旁边的民房居住.但住了又不长的时间,这一座小院子,在另一次空袭中,中弹被毁.我们收拾余烬和另十来个同样无家可归的同人一起,迁往清华航空研究所租而未用的北门街唐家花园中的一座戏台,分据包厢,稍有修整,以为卧室.台下的池座,便成为我们的客厅和饭厅.金先生和朱自清先生、李继侗先生、陈福田先生及我五个人合住在正对戏台楼上正中的大包厢.幸运的是,我们在这戏台宿舍里住了五六年,直至日本投降,联大结束,不再受丧家之苦.在这一长时期中,金先生又恢复了他的旧习惯,除上课外,每日上午仍然是他雷打不动的研读写作时间,但他答应遇有空袭警报,他一定同我们一起“跑警报”.我们也照顾他这一习惯,在这大包厢最清静的一角落,划出一块可以容纳他的小床和一小书桌的地方,作为他的“领地”,尽量不去侵乱干扰.他的力作《论道》一书就是在这环境下写出来的.

在抗战前,金先生一直住在北京城里,其中有六七年,他住在东城北总布胡同一小院里.这座房子有前后两院,前院住的是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夫人一家,金先生住的是后院.他经常于星期日下午约请朋友来他家茶叙.久而久之,就成为一习惯.他在每星期日下午,都备些茶点在家恭候来客的光临,而他的朋友也经常于是日登门作不速之客.其中有的是常客,有的是稀客,有的是生客.常客中当然以学界中人为最多,但也不排除学生们.记做到一二次,我就遇见了一些燕京大学的女学生,其中有一个就是现在经常来华访问的华裔作家韩素音女士.学界中也还有外籍的学人,我就有一次在他家星期日的聚会上遇见20世纪3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坎南博士,他是由他的女儿慰梅和女婿费正清介绍过来的.有一次,我在他的茶会遇见几个当时戏剧界的正在绽蕾的青年演员;另一次,我又遇见几个玩斗蟋蟀的老头儿.人物的广泛性是这茶会的特点.

抗战爆发后,后方的颠沛流离生活不允许有这种闲情逸致.抗战胜利后,金先生不再离群索居住在城内,而搬来郊外校内宿舍居住,这一已是多年不继续的习惯,更是提不起来了.我不知道金先生是否会引为憾事,但我相信这些过去曾为其常客、稀客、生客的人,倒会感到若有所失.这雪泥鸿爪也只可成为留下的模棱记忆了.

周培源骑马去上课

周培源先生和我六十多年的深交,开始于他从美国学成归国、到清华大学物理学系任教的1929年.

金岳霖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忆金岳霖、周培源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金岳霖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金岳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