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音乐美学论文范文资料 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和现代音乐生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音乐美学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24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和现代音乐生活》:这篇音乐美学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乐论与《声无哀乐论》、(《琴赋等论著,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与道家的音乐思想,具有丰富、深刻的美学内涵.在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中,存在着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单一、通俗唱法大同小异、盲目效仿国外演唱和表演、缺乏具有民族特色的大众化的音乐作品等误区.我们应该以古代音乐美学为借鉴,以民族民间音乐为基础,促进现代民族音乐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音乐关学;古代音乐;现代音乐;民族音乐;科学发展观

中国古代音乐家对音乐论述的精华,其蕴含的音乐美学思想,简单说,具有两个学派,他们各具特色,下面选其经典部分给以简单分析论述:

1.学派之一:是以公孙尼子为代表的典型论著《乐记》,它是先秦以来儒家音乐思想的集中体现,它的精华是用唯物观来看待“音乐”的,他们提出:“感于物而动”、“音心对映 ”论,提倡音乐的正统、规范、依政、礼制(后面详述).但他们的论述也有糟粕,唯心的部分,就是“礼教”、“中庸”.研究者把儒家学派称为美学思想.

2.学派之二:是以魏晋时期的嵇康和明中叶以后的李贽为代表的典型论著《声无哀论》、《琴赋》等,是道家音乐思想的集中体现,他們的精华部分是 “越名教而任自然”,探求音乐的自然之理和音乐艺术的特殊规律,提倡音乐的恬淡、平和、人性化,形式上提倡音乐的自由抒发性,表达真情实感,不受束缚,他们抵制儒家的 “礼乐”和 “中庸”.研究者称他们为民间美学思想,但他们的糟粕却是“唯心论 ”、“二元论 ”.

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两学派的音乐美学观:儒家学派的《乐记》中,“感于物而动 ”就是典型的 “音心对映 ”论.在《乐本篇》中写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古代舞蹈时拿在手里的导具),谓之乐.”它明确阐述了音乐产生于人内心情感的表达,这一音乐美学的基本观点.同时又谈到 “心”和“声”的辩证关系(也就是情感和声音的关系).《乐本篇》写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咩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於物而后动.”它阐述了六种不同感情而产生的六种不同的音乐情绪——哀、乐、喜、怒、敬、爱.这六种声音是人们内心境界原有的,是人们内心境界受到外界事物激动的结果.在 《乐化篇》中写到:“ 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注:易一平易,直一正直,子一慈爱,谅一体谅),油然生矣.”阐述了音乐对人们身心情操的洗涤和陶冶,用音乐来提高人内心的修养,则使人们平易、正直、慈爱、体谅、旷达的内心世界就自然而生.这种崇高的音乐美学观用“科学发展观”来验证,对于我们今天二十一世纪改革开放,创新拼搏的人们同样重要.

而道家学派嵇康的《无声哀乐论》和 《琴赋》中的音乐美学观点就更为广泛.他生活在三国时期的魏国,是当时的竹林七贤之一,他自己锻过铁,灌过园,尚奇任侠,和一般文人的生活作风颇有不同,他是一位有名的音乐家,擅长弹琴,对音乐有独到见解,他所作琴曲至今还有传谱,如 “长青 ”、“短青 ”、“长侧 ”、“短侧 ”、四弄和 “风入松歌 ”,他所弹奏的 “广陵散 ”当时称之为 “声调绝伦 ”.他肯定富有民间音乐色彩的 “郑卫之音”是 “声音之至妙”(注:郑卫之音是郑国和卫国描写爱情的民间音乐).他在《声无哀乐论》中通过秦客和东野主人的对话阐述和表达了不少音乐美学中的重要问题.

在我们现代改革开放的滚滚浪潮中,人们被多年禁锢的思想解放了,被束缚的性格开放了,人们冲破了许多条条框框的约束,在改革的大潮中去拼搏奋斗,同样人们对文化艺术,对音乐同样有新的追求,新的想望.但是我们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优秀遗产不能丢弃,不能矮化.

误区一:现在我们的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单一.我们经常听到的就是金铁霖先生培养出的那种演唱方法.当然这种演唱风格和方法是科学的正确的.但却很少见于其他民族声乐学派的推崇,比如早年的民族声乐学派:王昆、郭兰英、李谷一等所培养的新生代.

误区二:一些通俗唱法,越来越不通俗,一些通俗音乐歌曲,十个演唱者就有九个在旋律,表现手法上都是大同小异,没有个性,没有特色,没有旋律性,追求怪诞,太口语

化,随意性,还出现低俗性.比如“三只小猪”、“老鼠爱大米”等.

误区三:盲目效仿国外的演唱和表演,特别是一些音乐作品不伦不类.

误区四:不重视发扬推崇中华民族自己的大众化的音乐作品和歌曲,因此近几年来就很少有几个脍炙人口的作品出现.

误区五:一些音乐人,出版界错误的把曲作家使用民间歌曲素材和民族音乐素材创的歌曲,在出版发行上统标为民歌,混淆了来自民族民问的原始或改编民歌和艺术歌曲的界限,从而误导了听众对艺术创作的作品和民歌的分辨,抹杀了作曲家的辛勤劳动.

总之,今天我们研究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其现实意义就是在批判的继承这一古代音乐文化遗产的同时,立足于我们现实音乐生活,汲取其精华,去异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古论今,以古代音乐美学为借鉴,以民族民问音乐为基础,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运用充实我们民族传统的具有自己特色的适用的音乐审美理论,服务於我们现代音乐生活,并在现代音乐生活实践中使我们的民族音乐能健康发展,建立和发展我们民族特色的音乐审美理论和审美观,从而使我们的民族音乐立于世界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2]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修海林、李吉提:《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肖复兴:《音乐笔记》[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杜鹏跃(1991-),男,聊城大学音乐学院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钢琴.

音乐美学论文参考资料:

音乐美学论文

音乐生论文

音乐论文网

北方音乐期刊

音乐刊物

音乐期刊

结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和现代音乐生活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音乐美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音乐美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