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传习录论文范文资料 与传习录以象达意式语言鉴赏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传习录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21

《传习录以象达意式语言鉴赏》:本文关于传习录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摘 要:王阳明《传习录》中“以象达意”的形象性论述语言平易近人,意象常见,善用譬喻、例证、类比等手法,简洁精炼又生动活泼,并富有机锋和审美趣味,易读易懂,可以作为把握和解读心学要义之钥.

关键词:阳明心学 《传习录》 以象达意 语言

中图分类号:I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6)04-83-88

王阳明心学最惊世骇俗和最受争议的观点是“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1这既是心学与理学最大分歧,也是心学中最不易被常人理解的地方.这个观点与心学中其它重要命题,诸如“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有什么逻辑联系?普通读者该怎样去学习、理解?如何吸取心学理论的合理内核加以批判地继承?

我认为还是要从对《传习录》等心学代表著作的论述语言的研读、思考、辨析入手.其中“以象2达意”的形象性论述语言平易近人,意象常见,善用譬喻、例证、类比等手法,简洁精炼又生动活泼,许多还富有机锋和审美趣味,易读易懂.

心学看待心、物关系的着眼点、侧重点及思维方向,与我们日常思考这个问题的惯性思维和角度不同.其着眼点放在认识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上,强调和突出“心”即主体意识的作用.其理论侧重点在于:修身、治学的入门着手处是“心”,是对自身本心先天具备的“理”及“良知”的体认,是反求诸己心,而不假外求.但心学认为,光体认“良知”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致良知”,即把体认到的良知天理,通过实践行动推致应用到相关的事物上,即“知行合一”,认识到并切实践行的才是真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批评了知、行分离的弊端.

《传习录》中“以象达意”式论述语言及其常用的意象3,在论证中更生动形象,更具说服力、感发性和启发性,可以把它当做我们把握和解读心学要义的一把钥匙,初步开启心学之门.

一、岩中花树,“心外无物”

A.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传习录》1

这段流行最广,也可说是《传习录》乃至整个心学论述中最有意境,最富语言和意象美感的篇什.

我将《传习录》中这种自成一体,具有相对完整性的短小论述段落称为“小品”.本文重点关注的是运用“形象性语言”的小品.其特点是具有核心的“象”或喻体,借助具体形象或喻体来说理,即运用了所谓的“以象达意”的表现手法.目的仍是说理,但由于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来做比喻、举例或类比,所以运用了述诸形象思维且简洁的描述性语言,便于受众2感知、理解又能启发思考.《传习录》中有些形象性论述小品甚至有相对完整的情节描述和情境构造,起、承、转、合脉络清晰,又短小精炼,鞭辟入里.

例如“岩中花树”这一段,外在结构上是王门弟子转述老师王阳明一段小故事.情境是郊游,主要情节是友人借眼前存在的景物“花树”诘问守仁“心外无物”观点,守仁顺势就“花”这一“象”辩答论证.情境与物象皆优美.虽只简单的一问一答,人物当时的情态气质却跃然纸上.友人半玩笑半较真,强调“花树”是不依靠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守仁则从容应对,他的回答强调了“物(客体)”与“我(主体)”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其联系的*是“看”这一行为.未看时,即客体未进入主体的认识或审美视野时,针对某一特定客体的认识或审美行为实际并未产生,所以“此花与汝同归于寂”.这个“寂”我认为用得极其精妙,并不是“无”,而是各不相扰,互未感应.可以理解成,“花”对“心(主体意识)”而言此时是不存在的.一旦“看花”的行为发生,客体进入主体的认识或审美视野时,针对某一特定客体的认识或审美行为就实际产生了,与此同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若无“心”的感受、感应,颜色如何能明白起来?主体如何能感知 所以“心”的作用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不可否认的.颜色明白起来的“此花”,已非绝对外在的客体,而是进入了主体认识及审美视阈的、由主客体共同作用产生的“心中之花”,所以说“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也是合情合理.

这个“以象达意”的小品中,情境与物象的美感自然而然能激起受众心中的共鸣,而“未看”与“看”两种情形的对比,又以情境与物象自然地触发受众的思考,审美感受与思辨色彩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仿佛在受众心湖中激起涟漪.心学这段形象性论述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有意境,韵致深远.因此受众心有感应,思维还要拐好几个弯.重要在于,其述诸感性思维、情感和逻辑思维的双重感发力,远远超过直接的逻辑说理.究其原因,就是有了“花”这个“象”,成为“达意”的*,架起理论观点和接受者间沟通交流的桥梁.

二、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心即理”

B.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是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理”是宋*学家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万物的根本规律可称之为“道”,落实到具体每样事物上的规律就称之为“理”.理学求“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朱熹的观点),即通过认真观察研究各种客观事物,把握其具体规律,掌握其“理”.

而心学则认为,“心即理”. “心即是理”的观点最早来自陆九渊,而真正深入分析阐释这个观点的则是王阳明.1

理解“心即理”这个心学核心观点,至少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人的一己之心,如何能包含万事万物之“理”呢?上面这段论述针对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形象化论证.首先直接陈述观点,强调“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后以举例法,罗列部分具体事物“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等为天地万物的代表.人存在于天地间,属于万物之一,与其他事物“原是一体”,亦可说得通.接着说食物、药物可养人、疗疾,而食物(五谷禽兽)、药物(药石)也属天地万物,推导出人与万物“同一气,故能相通”.它们的构成要素及内在结构必定有某种相同之处.这段论述,为求事物之“理”要向内求诸本心,而不假外求,提供了理论前提: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

传习录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传习录以象达意式语言鉴赏为适合不知如何写传习录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传习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