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思维导图论文范文资料 与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读写课堂输入促成环节中应用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思维导图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05

《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读写课堂输入促成环节中应用》:该文是关于思维导图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摘 要:产出导向法理论是由文秋芳教授创建的,旨在改进大学外语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理论.该理论强调了“学用一体”的教学理念,它包括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评估三个环节.在读写课堂上,将思维导图引入到 “输入促成”环节中,以實现 “以读促写”的目标.一方面,思维导图使作者隐性思维得以可视化呈现,帮助学生把握文章段落关系和主旨大意,提高阅读效率;另一方面,思维导图将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从可视化思维导图中获得语言、内容、结构方面的写作知识,进而完成写作任务,实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思维导图;输入促成环节;产出导向法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3 — 0174 — 03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提出了具体要求.但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教师和学生在文本阅读上投入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语言输出方面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投入、产出比例严重失衡.因此,如何充分利用阅读来促进学生的写作问题,便显得尤为迫切.

一、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概述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以下简称POA)是由外语教育专家文秋芳教授于2015年正式提出的一种全新的中国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该理论的发展历经八年,目前已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它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撑.产出导向法有三个核心环节: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评估(见图1).在“输出驱动”环节,教师呈现交际场景、以激发学生产出的 ,驱动学习;在“输入促成”环节,教师根据产出任务,指导学生对听、读材料选择性学习,促成产出任务的完成;评价环节,既包括学生在“学用”过程中的即时评价,也包括对学生产品的延时评价.POA理论颠覆了常规教学 “先输入(阅读或听力),后输出(写作和口语)”的顺序(如图1, 虚线表示),提出了“输出→输入→输出”的教学顺序(如图1,实线表示).以读写课堂为例,课堂教学以写作(输出)为出发点,为下一步文本阅读(输入)提供驱动力.通过文本阅读的学习,促成写作(输出)的发生.

目前,以POA为理论框架,针对大学英语课堂展开的教学尝试也才刚刚开始.张文娟(2015)以学术英语课程为例,对产出导向法“促成”环节进行了教学尝试.杨莉芳(2015)以《新一代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艺术和自然”单元为例,在“驱动环节”进行了微课设计和实践.王洪林(2015)“以口头汇报为输出驱动”,针对大学英语阅读课堂展开了批判性阅读行动研究.然而,就“输入促成”环节而言, 如何引导学生高效地从阅读中获取语言、内容、结构信息,从而促进写作的研究尚不多见.

二、实现“输入促成”的有效途径——思维导图

产出导向法的“输入促成”环节是教学的难点,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输入性材料进行学习的目的不止于理解,更在于筛选有用的信息进行学习,以促成产出任务的完成(张文娟,2015).然而,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上课的环节基本是课文导入、课文结构分析、词汇讲解、难句解释、写作方法赏析(文秋芳,2014).这就导致了学生除了学会固定的短语和搭配,其写作水平迟迟不见提高.一方面,学生作文布局不合理是由于他们无法有效地从语篇中提取基于内容的结构框架;另一方面,学生作文思维混乱是由于他们很难从“表面”的语言提取作者“隐藏”其中的思维脉络,从而导致他们的作文缺乏连贯性和一致性.因而,如果可以借助一个阅读工具或方法,将隐性的思维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帮助学生从输入性材料中获得语言、内容、结构信息,将会大大提高“输入促成”的效率.

如何将“隐性”思维得以可视化展示呢?思维导图自然是不二之选.思维导图(mind mapping)又称心智图,由英国教育家东尼·博赞在20世纪60年代基于脑科学研究成果提出来的.思维导图(如图2)通常是树状结构,利用图文并茂,将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关的层次图展示出来,建立主题关键词和图像、颜色、符号等之间的记忆连接(东尼·博赞,巴力·伯赞,2009).因此,思维导图可以将抽象的思维图示化,从而促进知识结构的可视性生成.显然,思维导图具备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承载信息量大的特点.

在读写课堂上,将思维导图的绘制应用于课文学习的优势有三.第一,建立语言和内容的联结.思维导图以关键词为节点,这有助于学生透过“表面”文字建立语言形式和思维内容的关联.第二,提炼语篇结构,使其可视化.思维导图将几百字的段落浓缩成简洁的思维图示,使学生树立宏观布局意识.第三,把握思维脉络,突出思考路径.思维导图利用线条建立层级关系,将作者的思路进行“架构”,让学生看到作者思想组织的逻辑关系.学生通过立体化、可视化的思维导图,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信息,模拟写作过程,进而促进写作(输出)任务的完成.

三、思维导图在“输入促成”环节中的应用

在输出驱动环节,教师根据课文结构类型,设置输出任务,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输入促成环节中,以任务为导向,教师提供必要的输入材料,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筛选和加工,以促进输出任务的完成;在评价环节中,教师针对思维导图的绘制,在课堂上给予即时评价.

(一)课文介绍

以笔者所教授的《新视野读写教程2(第三版)》第五单元Section A Spend or save—The student’s dilemma的第一段为例.该文章讲述了政府、银行和商业广告每天向我们传递着两种对立而矛盾的信息,一种是鼓励人们消费;另一种是试图说服人们攒钱.对此,人们陷入一种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这是一篇典型的观点对立型文章.一方面,作者使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对比结构信息来完成写作任务.另一方面,该文章涉及了广告、信用卡、消费观念等内容,学生可以从中获得语言信息以完成写作任务.因此,笔者采取结构和内容相结合的方式,设置3个作文(广告的利弊,信用卡的利弊和我的消费观),方便学生从阅读文本中提取结构和语言信息,降低写作过程的难度,促进写作的发生.

思维导图论文参考资料:

经济导刊

新闻导刊

思维论文

软件导刊

经济导刊杂志社

新课程导学期刊

结论: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读写课堂输入促成环节中应用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思维导图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思维导图app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