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稽考论文范文资料 与古绵竹城迁址稽考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稽考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24

《古绵竹城迁址稽考》:本文关于稽考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摘 要】 文章探讨古绵竹城迁址原因,认为有八百年根基的古绵竹城迁离古蜀道要隘原址,于隋大业年间迁现址,不是因战乱、瘟疫抑或饥荒,应该是水患所逼.隋新绵竹城的选址着重考虑的因素是规避水患.

【关键词】 古绵竹城;水患;迁址

作为一座城市,绵竹根在哪里,梳理起来并不困难.

从时间轴回看,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绵竹县,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徙治于今绵竹市剑南镇.从汉高祖六年建县一直到隋大业二年迁至今绵竹市剑南镇,古绵竹城存续了八百余年.

从地理位置上看,历经汉、蜀、西晋存续了八百年的古绵竹城位于鹿头山下绵远河西岸,今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龙安村和袁家镇双江村结合部,以龙安村“土将台”为中心的台地上.

古绵竹城为汉、蜀、西晋时期绵竹县所在地,故古绵竹城又被称为汉晋绵竹城,遗址于1986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初期被命名为“土将台遗址”.

无论时间轴还是地理位置,绵竹这个城市的根很容易确定,八百年存续根深叶茂,那么,古绵竹理应在原址或以原址为中心延续自己的城市生命,可古绵竹城却在隋朝迁址,并未在原址或以原址为中心“可持续发展”,令人费解.

“成都恒籍此城和绵水鹿头为屏障以卫此大平原,故历世为军事重镇”,古绵竹城为何迁离有着“东西两川之要道”“益州大肺腑,此地小咽喉”重要地位和影响之称的旧址?于此,没有文字资料可以稽考.正史没有记载,有着“存史、资世、教化”作用的县志,从最早清嘉庆沈瓖纂修的《绵竹县志》到民国时期绵竹先后有五部,也未提及.

一座近千年的古城除非不得已,不会轻易动迁.从古绵竹城具体迁移时间隋大业年间看,偏居西南一隅的绵竹,也并非迫于突发的战乱、瘟疫抑或饥荒.

个人认为,古绵竹城迁址应该是水患所致.换言之,古绵竹城应该是水患逼迁.

首先,本人对古绵竹城遗址进行过实地调研,古城址临水而建,建于绵远河遇鹿头山折向的三角区域内侧.绵远河就是古时的绵水,为沱江上游正源,发源于龙门山脉紫岩山.绵远河发源地地形陡峭,河床比降大,附近水系发达,汇流迅速,洪水峰高量大.绵远河上游从西北向东南方向流淌,遇鹿头山麻山梁子阻挡转向笔直南流.

和今天不同,古绵远河上游水体宽广浩大,扬帆行船没有问题.汛期一到,河水猛涨,流经三角区域的绵远河自然不会再沿弯曲河道流动,而是截弯取直,直接冲击绵竹城.

现在绵远河中下游水量渐少,枯水季时还会断流,但据仍居住在双江村、龙安村的老人回忆,老人们少年时,绵远河水量丰沛,汛期一到,经常淹没村庄和农田.可想而知,古绵远河泛滥肆虐起来危害更是何等巨大.

古绵竹城三角区域的三角坐标是现在的土将台、双江村三组、龙安村上店梁子.作为小块的冲积平原,大洪水一来,河床淤塞洪涝成灾,处在三角区域的古绵竹城不断进水,甚至演变为一片泽国,古绵竹城俨然成为季节性牛轭湖,方圆十几公里均受其害.

其次,联系城市自身发展看,绵竹城规模体量日渐变大,三角区域水患影响越发严重,而要防御时或发生的大洪水,必须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东晋以后,虽然体量规模不断扩张,但古绵竹早非三国蜀时期的绵竹,地位影响以及财力物力已无法和昔日相提并论,动迁成为可能的也是必然的选择.

第三,东晋隆安年间到隋大业年间,北方战乱和灾荒不断发生,为安置流民难民,南方地区分置侨置(大多有治地无实土)频仍,辖区变动频繁,绵竹亦不例外. 因分置侨置,绵竹县治所先后在旌阳区黄许镇、旌阳区袁家镇、旌阳区略坪镇、旌阳区孝泉镇,绵竹市孝德镇、剑南镇出现过.

旌阳区略坪镇原本就在三角区域,而选址稍靠西的旌阳区孝泉镇和柏隆镇、绵竹市孝德镇,每遇大汛情,方圆十几公里的季节性湖泊从西部低矮处罗家湾漫出,出袁家镇双林村,向柏隆、孝泉、德新等处爆溢,加上石亭江、马尾河、射水河汇流,旌阳区孝泉镇和柏隆镇、绵竹市孝德镇同样遭受灭顶之灾.当地老人至今谈起柏隆、孝泉,还称之为“西海”,当地至今还流传有歇后语:水沖柏隆镇——没了新场(德新).

分置侨置若干新址,让我们清楚地看见,为避水患远离“危险三角区”,绵竹县城不断尝试着由东向西“撤离”,可谓水患紧追不舍,绵竹步步后退.分置侨置的过程也让绵竹对规避水患的新城址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最后落定于汉晋绵竹城西部偏远地区,东晋侨置“难民安置点”——绵竹市剑南镇.

第四,巧合的是,历史短暂的隋朝因气候原因,全国多地多次发大水,洪灾不断,因水患弃城迁址,屡见不鲜,甚至可以说形成了风气,以致“隋文帝梦洪水没城,意恶之,乃移都大兴 .”(《隋唐嘉话》)为根治洪涝灾害,隋炀帝更是大兴水利,成为中国历代皇帝大兴水利第一人——其主持修建的大运河以及诸多的建桥奇迹就是明证.

生逢其时,绵竹于隋大业二年迁址,可谓和时俱迁.

综上分析,为避水患,古绵竹城在隋大业年间迁现址,成就目前为止已有1400年历史的新绵竹城.

从地形图上可清楚看出,隋新绵竹城位于绵远河(古绵水)上游和石亭江(古雒水)上游之间居中的平坝地区.

居中而迁,古绵竹城选址极为慎重和考究,显见把安全宜居放在了第一位.

首先,不再因水患而忧.隋新绵竹城处于两水水量较少的上游地区,上游两水径流笔直,不会改道泛滥,同时,新绵竹城距绵远河最近也在20里以上,和石亭江距离也大致如此.

其次,不违背“临水建城”古训.远离了洪涝成灾的绵远河,隋新绵竹城傍马尾河而建,依旧遵循了古人“临水建城”的原则.和绵远河相比,马尾河流量不大,水势平缓,傍马尾河建城既得临水而建宜居之利,又避连年水患之苦.

第三,隋新绵竹城同样选址于小块平原地区,属川西平原西北部边缘,土地肥沃,宜于耕作又便于交通,有利绵竹人民生产生活.

第四,隋新绵竹城先前也非蛮荒地,从今剑南镇到今清道,隋新绵竹城范围内,从战国起就有不少原住民,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清道“蜀文化”遗址不少,众多战国出土文物就是明证.如此,有助于绵竹城在新址“可持续发展”.

就近动迁,存续了800年的古绵竹城没有迁往三角区域以东蜀道“主干道”,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古代多以河道山岳为界,过绵远河“河界”属于“越界”;二是绵远河以东,已有金山郡万安县(唐朝定名罗江);三是绵远河以东除却高峻的鹿头关(今白马关),地形以丘陵为主,罗江之外,容不得再宽松地建一座平坝新城;四是丘陵地区和平坝河谷地理条件迥然相异,原处在平坝河谷的古绵竹迁新址自然会避开地理条件相对恶劣的丘陵地区.

大业三年,绵竹迁定剑南镇之后,经过省并,黄许、孝泉、柏隆(柏社、隆兴,隆兴桥)等地置县的历史,也宣告结束.

“退后一步自然宽”,绵竹“偏居一隅” “偏安”,有利规避洪涝之灾,有利绵竹可持续发展.迁址以后,大唐开始,绵竹迎来了新的稳定的发展期.一千多年至今,相对而言,绵竹可谓物阜民丰,老百姓安居乐业,到今天更赢得了“小成都”的美誉.

今天的古绵竹城遗址,找不到古城市的痕迹,土将台也成为农耕地和宅基地.除了依稀可见轮廓的土将台台基,无论建筑还是街道,古绵竹城遗迹荡然无存,这应该是古绵竹城弃城后绵远河冲刷、浸泡导致坍塌,进而被土壤文化层、扰土层、耕种层覆盖的结果,这也侧面证明了古绵竹城迁址的正确.

【参考文献】

[1] 许嘉璐,安平秋等.二十四史全译.隋书[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2] 绵竹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绵竹县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3] 王文才,王炎.蜀志类钞[M].成都:巴蜀书社,2010.

稽考论文参考资料:

软考论文范文

结论:古绵竹城迁址稽考为大学硕士与本科稽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苦心孤诣的意思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