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亚里士多德论文范文资料 与亚里士多德的质料概念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亚里士多德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4-06

《亚里士多德的质料概念》:本论文为您写亚里士多德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摘 要: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质料概念与主体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不能等同.《论生灭》中用主体概念所给出的对质料的解释并不是质料的定义,《物理学》Β3和《形而上学》Δ2所给出的描述性定义才更能说明质料的特征.进一步说,《形而上学》Ζ3中的质料并不能归结为传统所认为的最初质料,而是作为实体以及形式的终极主体和谓述对象,即终极质料,也就是亚里士多德一般意义上的质料.此外,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中的最初质料概念特指水、火、土、气四元素.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质料;主体;终极质料;最初质料

作者简介:吕纯山,女,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从事古希腊哲学研究.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项目编号:2011M500468

中图分类号:B502.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4)06-0038-05

一、质料的定义1

在较早的古希腊文字比如在《荷马史诗》里,质料(υ??λη)表示树木和木材,不仅指有生命的发芽的树木,也指堆在一起或者被切割的树木,后者可被作为燃烧或建筑的材料,因此υ??λη的意思就是材料.[1](S203)柏拉图也是在这样的一般意义上使用υ??λη的(《斐勒布》54c).υ??λη成为哲学词语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他在《物理学》中讨论生成时,用这个词作为表述万物的本原和运动的原因之一,我们通常翻译为“质料”.但是质料概念如何定义呢?亚里士多德有两段著名的说法,一段是《论生灭》Α4中用主体(υ?ποκει?μενον)概念对质料的解释,一段是《物理学》Β3和《形而上学》Δ2中对质料因的解释,有的学者肯定了前者,如J.胡博纳(J.Hübner)[1](S204)[2](S272),有的学者否认了后者,如国内学者曹青云.2下面,我们就从这两段说法入手来谈谈质料的定义.

在《物理学》3中,亚里士多德引入了三个因素用以解释变化的过程,每一变化都有变化的起点、目标点和υ?ποκει?μενον.υ?ποκει?μενον是指在它上面变化得以完成的东西,在数量上是一而且在变化过程中一直被保留着.本文把这个词翻译为“主体”(过去还翻译为“基质”、“基底”或“载体”等).在包括位置、数量变化等所有的变化中,只有实体(ου?σι?α)的变化是绝对的,所以在实体变化中的主体等同于质料,这样实体的变化过程就是质料、缺失和形式三者参与的过程.可以说,质料概念是从主体这一基础概念中引申出的,因此,无论在《物理学》还是《论生灭》中,亚里士多德都经常用主体概念解释甚至代替质料概念:

质料,严格来讲在最正确的意义上等同于有能力接受生成和毁灭的主体;但是其他变化的主体也是一定意义上的质料,因为所有的主体都能承受某种对立.(《论生灭》Α4,320a-5)1

正是有了亚里士多德的这段著名的说法,因此一些研究者把它看作质料的定义.然而,笔者的疑问是,用主体来解释质料是否能称得上是对后者严格的解释呢?这一表述是通过对主体的限定——有能力接受生成和毁灭——来定义质料的,而从《物理学》中质料概念的来源我们已经知道,主体是比它更宽泛的一个概念,即使在《形而上学》对主体的严格规定中,也是包含有形式、质料(υ??λη και? ου?σι?α υ?λικη?)(《形而上学》Θ7,1049a34-36)以及二者的复合物这样三个概念在内的(《形而上学》Ζ3,1029a1-5;Θ7,1049a34-36),所以用主体作为对质料的定义显然是不严格的.更何况同样在《论生灭》中,亚里士多德还有对质料的其他描述:

因此我们说在所有的生成中,质料是不可分离的,且自身在数量上是相同的而且是一,虽然在定义上并不是一.等且不能离开质和形式而存在.(Α5,320b13-17)

质料,有形的(可感的)实体自身由它生成.(Α5,320b22)

这段话强调了质料的不可分离性,它不与质量和形式分离而存在,而且强调了质料的有形、可感的特征.我们知道,这些特征贯穿质料概念始终.而且,质料不是一个事物,而是一个成分,自身不是可数的一也不是存在,而是存在的方式.而且在《物理学》中,亚里士多德也解释过质料是一种必要条件(B,200a5f),比如锯子必须是铁的才能锯得了东西.显然,这些质料的特征在以上定义中并没有能够包括.因此,认为《论生灭》Α4,320a-5这段话就是质料的定义,恐怕不够准确.

那么,《物理学》Β3中对于质料因的说法(同样在《形而上学》的哲学词典卷Δ2中)又如何呢?我们先看文本:

事物所由产生的,并在事物内始终存在着的那东西,是一种原因,例如塑像的铜,酒杯的银子,以及包括铜、银这些“种”的“类”都是.(B3,194b24)2

有学者认为,在这个说法中亚里士多德是用“从之而来者”(ε??ξ τινο? ει??ναι, aus etwas sein wird)3来定义质料,而后者有多种意义,质料只是其中之一,因此也不能准确描述质料.4的确,ε??ξ τινο?有多种意义,而首要的意义就与质料相关.在《形而上学》Δ24中,亚里士多德解释道:“从某物而来首先可以说从质料而来,而这有两个意义,或者就首要的属而言或者就最后的种而言,例如,在一个意义上所有能被融化的事物都由水而来,但是在一个意义上就是雕像由铜而来.”然后解释了另外五种“从之而来者”:从第一因而来、从质料形式的复合物而来、形式从其部分而来、整体从部分而来、时间上的先后.但是,显然另外五种的“从之而来”没有生成的意思在内,而只有在与质料相关的意义上才有.综合起来看第一句话,το? ε?ξ ου?? γι?γνεται? τι ε?νυπα?ρχοντο?,其字面意思就是,“从它,某物生成并与其一起存在”,由之而来并伴随始终的是质料的最根本的意义,说明了质料作为生成基础并与生成过程相始终的特征.在后来的思想中,亚里士多德更强调了只有有质料的事物才有生成.可以说质料与生成一直是密切相关的.同时我们注意到,单从这句话我们也无法明确地读出质料的物质性含义,于是紧接着,亚里士多德进一步申明,质料也就是如雕像的铜、银等这类的东西,也就是指物质性的材料.而这材料还没有形式,用J.胡博纳的例子来说明的话,质料并非一个具体的事物如一个铜块(Bronzequader),而是没有块形式的铜(Bronzequantit?t ohne Quaderform).1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时代还没有物质(material)这一词,当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第一次竭力精确地描述一个术语时,限于词汇的贫乏,他不得已用了说明加举例的方式,强调质料的物质性、内在性,是生成的基础并伴随始终.因此,如果在生成的意义上提到“从之而来”,并能举例说明,实际上二者相结合就成功地给出了质料的一个比较精确的说明或者说描述性定义.这样的说法在《物理学》(A,190a13-16;192a32f.)、《形而上学》(Ζ8,1033b18;Η5,1044b27-29;Λ1-2,1069b2-9)等多处都有出现.而从这个定义来看,质料是与事物伴随始终的,也就是不具有分离性的,也符合质料的特征.曹青云强调了“潜在性”才是质料的定义2,但在笔者看来,分别用潜能性和现实性对质料和形式进行描述,是对其形而上学地位的说明,并非定义.

亚里士多德论文参考资料:

论文里的参考文献怎么标注

麦田里的守望者论文

堂吉诃德论文

结论:亚里士多德的质料概念为关于对写作亚里士多德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亚里士多德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