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于光远论文范文资料 与于光远的家世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于光远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20

《于光远的家世》:这篇于光远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台湾作家高阳的小说《红顶商人胡雪岩》畅销,以及由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红顶商人》热播后,胡雪岩瞬间成了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小说中提到一件事,1860年,太平天国为了减轻、摆脱清军对南京围困的压力,派忠王李秀成率军突围东进.骁勇善战的李秀成突围后一路凯歌,攻陷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宁波、杭州,控制了苏南浙北的大部分区域.漕运是中国实行了几朝的“南粮北调”政策,就是政府对江南的农业征收部分直接征收粮食.明清两朝,漕粮主要以船运走运河运往北方.到了近代以后,江苏在上海设立江苏海运局,部分漕粮委托上海沙船商沿近海北运,但浙江漕运仍走运河北上.由于镇江失守,浙江的漕运被迫中断,而不能按时完成漕运,将被视为重大失职.于是,新任浙江巡抚王有龄(雪轩,此前任江苏按察使、布政使)遣在上海有生意的商人胡光墉(雪岩)到上海,仿江苏海运局的办法在上海设浙江海运局,把浙江漕运改为近海海运.胡雪岩到上海后就到处寻找可以帮这忙的人,小说《红顶商人胡雪岩》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尤老五说的这个沙船帮的巨擘,名叫郁馥山,拥有上百艘的沙船.北走关东,南走闽粤;照海洋的方位,称为“北洋”、“南洋”,郁馥山就是以南北洋起家,是上海的首富.近年来因为漕米海运,更是大发利市.新近在小南门造了一所巨宅,崇楼杰阁,参以西法等算是沪城八景之外的另一景.

约1990年代初,《上海滩》杂志发表著名学者、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的一篇短文(我已记不清哪一期和文章的题目),才知道于光远原姓郁,就是上海沙船巨商郁家的后裔.于光远在文章中提到了祖上的不少“故事”,他也托北京的相关单位帮忙查找出处,但一无所得.于是我抄录了一些有关“郁家”的文献资料,托《上海滩》转给于光远先生.

约1995年,上海仅剩的一段城墙——大境阁的修缮已结束,并计划利用城墙上的大境关帝庙原址办一个《上海老城厢史迹展览》,我主持内容设计,由于展品短缺,又通过报刊向社会征集展品,当时一位叫郁钟德的先生来到大境阁,他捐献了一些东西,并提供不少线索、信息,于是才知道,郁钟德是于光远先生的胞弟.就在展览开幕后不久,于光远先生因公来上海,下榻衡山宾馆,应郁钟德的邀请,我作客衡山宾馆,初识于光远,根据惯例,我称他为“于光老”.

我对于光老的初次印象,他是一位慈祥、健谈、记忆力超强的老人.当他知道上海还保留一段旧城墙,还在这里办了一个《上海老城厢史迹展览》,执意前去一看.他建议不要惊动南市区政府(当时属南市区,今属黄浦区),但我还是电告了南市区的相关同志.他们已来不及安排,只得委托文化局派人接待.当于光老看到展览中的相关内容时,突然提出一个问题:13岁时祖母逝世,家里搭了灵堂,请道士做道场.他清楚地记得,当时道士念念有词“苏常道松江府上海县二十五保等”不过于光远一直没弄清楚,这个“苏常道”是哪一级行政单位.清代,“道”是省按察使的派出机构,代按察使行使职权,清初,设分巡苏(州)松(江)兵备道,驻太仓,仅几年后,康熙二年(1663年),撤销“常镇道”,将常镇道的镇江并入江宁道,常州并入苏松道,改称“分巡苏常松兵备道”,省称“苏常道”,驻常州.这个机构沿袭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乾隆初,规定该机构主管江海关才移驻上海,正式称“苏松太兵备道”,又称“上海道”、“海关道”.道士使用的是旧时的“路引”,才会有所谓的“苏常道”.

上海城墙的城砖,有的刻有“咸丰五年上海城砖”字样,于光老饶有兴趣,认真细看,说:“这是我祖上出资修城墙留下来的痕迹.”而当时我正在写《上海老城厢史话》,他高兴地说:“这本书的序我来写”他在序中说:“上海老城厢还保存了不少如大境阁这样的古迹,在人口稠密的大上海可以称之为‘夹缝里的古迹’,如能将这些古迹开发利用,既可使上海人进一步了解上海的发展历史,也可以作为开发上海的旅游资源.”

于光老回上海,只要时间上排得过来,一定会邀我作客,当然,他每次来上海也必定是“宾客满座”,我始终是一“局外人”.到了该散席的时候,于光老会对来客下“逐客令”,风趣地讲:“今天要讲的事也差不多了,留一点时间让我们‘老乡’(指我)聊天,你们愿意听可以留下’工作忙的可以自便.”不过,大多数来客还是选择留下,听我和于光老“老乡”之间的聊天.于光老操一口流利的北方话,一次,我问他:“我们之间是否可以用上海话对话?”于光老说:“我很早就离开上海,以后几乎不使用上海话,讲起来已经十分生疏了.”不过,他还是用上海话聊了一段时间,在座的不少上海人听到于光老讲的上海话哑然失笑.原来,上海是一个现代化的都市,是移民社会,人口流动量很大,语言的语音和语词变化很快.于光老很早就离开家乡,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机会回上海,生活的圈子中也不使用上海话,于是,他的童年语言就长期被封存,与外界不接触,他讲的上海话倒是20世纪20年代地道的上海城里话.

宋路霞女士知道我与于光老熟稔,也有机会碰头,送给我一本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印刷的于光远著《从猿到人》的小册子,并说:“估计于光远也不会有这本书了,如他要的话就送给他.”当我把《从猿到人》给于光老时,他笑着对我说:“当年我写《从猿到人》,而如今我自己已经是‘从人到猿’了.”并当场在小册子上书“从猿到人,从人到猿”,并签上自己的名字,把书还给我,说:“你作个纪念吧.”于光老的机敏可见一斑.

与于光老在一起的时候,大多谈的是上海,郁家的故事.

上海郁氏原籍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一带),大约清兵入关时,郁建臣(序初)避难到了嘉定南翔,他就是上海郁氏的“始迁祖”.百年后,郁氏的第四代郁遇春(宰荣)在江南乡试中举,还得了一个“太常寺博士”的头衔.郁遇春有两个儿子,长子郁润桂,字淮林,号馥山,就是高阳小说中提到的沙船巨擘;次子郁润梓,字晋卿,号莲塘.后来因家庭变故,郁家家道中衰,兄弟俩被迫背井离乡,到上海闯业.于光老讲:兄弟俩到上海黄浦江边,当时一沙船主正要寻一帮工,就招待了饥寒交迫的兄弟俩,并吩咐煮上两碗馄饨充饥,当馄饨吃完后,主人问:你们刚才吃了几只馄饨,机灵的老大立即回报22只,而年幼的弟弟只顾填饱饥肠,根本不知自己吃了几只馄饨,于是老大郁润桂就被老板留了下来.估计,这个故事是于光老从他的长辈那里道听途说的,无非希望小辈做事多长点心眼.

于光远论文参考资料:

宪法离我们有多远论文

结论:于光远的家世为适合于光远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于光远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