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公选论文范文资料 与高校音乐公选课教学困境和突破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公选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26

《高校音乐公选课教学困境和突破》:这是一篇与公选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学校越来越关注对大学人文素养的培养,除了专业教育以外,高校音乐公选课成了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作为时代特殊的群体,对社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高校音乐教育在教学上遇到了一些困境.作者通过研究发现高校音乐公选课教学存在的困境,寻找突破.

关键词: 高校音乐公选课 教学困境 突破

一、高校音乐公选课教学的困境

1.高校音乐公选课的特殊性

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往往局限于专业教育,也就是音乐专业的学生教育,非音乐专业学生很少能接受到正规的音乐教育.很多高校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开设音乐选修课.现代大学生必须有一定的人文素养,音乐审美是人文素养的新维度.音乐审美的培养基于音乐教育,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是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并不是就是唱歌跳舞及一些娱乐性的表演形式.高校常常举行歌唱比赛、文艺会演,很多人都误以为是音乐教育,这是对音樂教育的本质缺乏认识.音乐教育的本质是推动大学生的美育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这种审美能力不像某一种技能,可以在短期内立即显现,所以它没有受到重视.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往往重文轻理、重书本轻实践,忽视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狭隘的思想培养出的大学生必然是狭隘的,或许具有较丰厚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导致大学生缺乏创新力、想象力及相应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样的大学生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不相符合.因此,在高等学校急需设置音乐选修课.

2.高校音乐公选课的特点

高校音乐公选课一般由音乐专业的教师担任,公选课老师本身对选修课的教学并不是太重视.他们的教学方式多和中小学音乐教学方式差不多,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比较随意.

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和高校音乐公选课各有特点.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就必然会适得其反.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以“寓教于乐”为主,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专业教育旨在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其目标是培养有专业特长的专门人才.这对教师教学的专业性要求非常严格,从理论基础到专业训练,要求教师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高等学校音乐公选课教育以培养普通大学生的审美观和美育教育为基础.弥补长期以来只追求专业知识,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

高等学校的音乐公选课强调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批评、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个体形成独特的音乐价值观.

当然目前的高等学校音乐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对于音乐公选课,学生的态度多是以娱乐为主,只要学生的出勤率达标,一些选修课老师就会给学生一个满意的成绩.因此音乐公选课需要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

3.课程内容选择不合理

高等学校音乐选修课一般没有统一教材,一般都是依据教师的专业特长,选择一些课程内容.一般以音乐赏析课程累的欣赏课为主,还配有简单的乐理讲解、视场练耳,公选课的学生数较多,老师会指导学生练习合唱.课程设置的联系不紧密,内在逻辑性差,缺乏整体教学构想.一些大学生的音乐素质偏低,老师随机选择的教学内容,可能不符合学生的特点和知识储备,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影响学习态度.

4.教师个人素质的局限性

在高等学校音乐公选课中,教师的个人素质至关重要.公选课老师要么选择音乐专业的教学方法,这超出了非音乐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要么随意选择一些教学内容,沿用中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内容陈旧,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需要.教师教学态度的随意性,影响了公选课的教学质量.由此可见,教师的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自我认识、获得审美知识、提高审美素质,帮助学生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高校音乐公选课教学的突破

1.高校音乐公选课的情感体验

审美和情感是音乐教育的本质特征,音乐能激发人的情感,打动人的内心世界,激发人的情感体验,培养人的审美情感.即使一个人没有丰厚音乐的基础知识,但是音乐的节奏也能吸引听者,引起听者的共鸣,激发听者欣赏音乐、感受音乐.

大学生处于心理转换期,年龄在增大,知识储备在增加,心理日趋成熟.音乐带来的情感激发了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获得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评价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在此过程中,他们会慢慢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欣赏.高等学校的音乐公选课课时比较少、内容繁杂,如果音乐公选课老师能把握住这一重要契机,就能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

例如音乐公选课老师让学生欣赏《黄河大合唱》,在和平时代,学生并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的硝烟.但是《黄河大合唱》磅礴的气势,鲜明的民族风格,抗战和爱国两个主题,在音乐的节奏中体现出来.从深厚的情感和感人的艺术形象上一步步展开,直至宏伟的终曲,激荡的感情浪潮发展到了最高点.音乐作品的丰富性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了音乐审美能力.

2.高校音乐公选课的知识创新

“音乐具有多元性,音乐教育中包含了丰富的横向学科知识”.即音乐教育和其他学科之间存在联系①.音乐和文学作品往往就联系在一起,音乐的曲调不仅可以通过五线谱表现,还可以通过文字表达.作曲家在阅读某些文学作品的时候受到文字的触动,也会创作出一些音乐作品.

以《诗经》为例,它是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其中《国风》就是当地的民歌,《颂》就是在祭祀用的乐歌.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根据诗歌创作了钢琴套曲《四季》;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在观赏以法国文学家小仲马著名小说为本的戏剧《茶花女》后,备受感动,立即邀请剧作家修改剧本,以短短6周时间谱曲完成,将其改编为歌剧.音乐和其他学科是交叉的,通过音乐可以把相关学科联系起来.

3.高校音乐公选课的创新性

音乐欣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作曲家的音乐创作、聆听者的音乐欣赏,都是依靠作者和听者的想象、联想、创造.每个人的生长环境、成长经历、知识背景都不一样,这决定了作者和听者的主观性和个性,也决定了音乐认知的个性特点.作曲家在创作乐曲的时候,往往是随性的、没有明确的目标的,这就增强了音乐表达的不确定性.千万不要以为音乐创作是任性而为之,其是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它不影响听者的理解,反而能加深听者对音乐的理解,将思想内涵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还能影响自己的行为.很多大科学家都受到音乐的启发.比如,爱因斯坦就曾说,自己的科学成就来源于音乐的启迪;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夫人就是著名的声乐教育家,钱学森认为,科学和艺术密切联系.由此可见,艺术能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比任何其他的语言都更为随意和不确定,犹如夕阳西下时美丽的金色的彩云,孤独流浪者的幻想可赋予它任何形式,并屈服于极不相同的解释”②.

三、结语

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公选课的理论建设及实践应用的研究,有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二者都是庞杂的系统工程.提高高等学校音乐公选课实践水平,建立科学的音乐公选课教和学的评价体系,根据专业背景不同的学生实施教学,建设完善的教材体制,这些都需要广大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工作者共同探索.

注释:

①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和素质培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②杨力,郭声健.学校艺术教育史[M].长沙:海南教育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王静.完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探讨[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2]王圣春.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探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3]涂覃平.高等音乐教育现代化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艺术百家,2010.

公选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高校音乐公选课教学困境和突破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公选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公告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