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声音沪剧论文范文资料 与上海的声音沪剧如何和时代同频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声音沪剧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19

《上海的声音沪剧如何和时代同频》:该文是关于声音沪剧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沪剧是上海本土特有的戏曲剧种,被誉为“上海的声音”,具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沪剧的发展跟上海这座城市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迅速反映、记录时代的变迁、上海人的生活境况.一直以来,上海市民对沪剧都怀有深厚的感情,不少爱好者更是把沪剧当作“流行乐”来哼唱.

近年来,沪剧呈现不错的发展势头,出现了几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好戏以及一批深受老百姓欢迎的现实主义题材剧作.一年一度的沪剧艺术节也显示了沪剧界的整体力量.然而,繁荣背后也有隐忧.在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大都市里,外来文化正在悄然“入侵”,地方文化在被消解和流失;上海话正面临传承的危机,年轻一代中能流利说出一口标准沪语的越来越少;这些都成为沪剧发展道路上不得不直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加强对沪剧的传承,如何促使沪剧更好地发展,唱好“上海的声音”,是沪剧界正探讨思考的焦点话题.

上海沪剧艺术节,沪剧界的抱团取暖

2016年6月11日7点,上海惠南文化中心剧场内座无虚席,剧场外还拥挤着一些没有买到票的观众,人气如此爆棚的原因在于,这里正上演沪剧《芦荡火种》.《芦荡火种》是沪剧经典剧目,上世纪60年代被改编成京剧《沙家浜》后,风靡全国,堪称沪剧历史上里程碑式的剧目,剧中角色“阿庆嫂”也是深入人心.如今,“阿庆嫂”来到惠南镇,自然吸引了大批当地观众,不用花一两个小时赶到市中心,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如此重量级的大戏,自然欣喜;更让他们惊喜的是,他们看到了五位 “阿庆嫂”,两位“刁德一”“沙老太”等

“我们特地选在6月11日——中国文化遗产日、世界非遗日当天举办第二届上海(浦东)沪剧艺术节开幕式,邀请沪剧界资深艺术家、当红名星和优秀青年演员共五代演员联袂主演沪剧经典剧目《芦荡火种》,为沪剧节拉开帷幕.”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介绍道.同时,她告诉本刊记者,参与此次明星版《芦荡火种》的演员来自多个不同的沪剧院团,大家经过多方面协调,齐心协力让这个大戏在沪剧节上演.由于其特殊性,此明星版的演出估计仅此一场.

长宁沪剧团团长陈甦萍是五位“阿庆嫂”之一,她坦言,起初收到演出邀请时,她是犹豫的.“这次演出虽然只是演其中三场戏,却是从头到尾的新课题.为深入理解阿庆嫂这个角色,我要像演大戏一样去揣摩.而且,团里工作也很忙,自己不仅有演出,还要搞行政工作.但是想到沪剧节是属于沪剧人的,从事沪剧的剧团、演员应该积极参与,这也是对沪剧观众的尊重.因此后来我决定参与演出.”

沪剧,渊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清末形成上海滩簧,后采用文明戏的演出形式,发展成为小型舞台剧“申曲”. 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因此,浦东是沪剧的主要发源地,第二届沪剧艺术节选择在发源地,在兼具乡土与国际、传统与现代等多重意味的浦东举行,富有深意,同时也是对“沪剧回娘家”传统的延续.

上世纪80年代起,老一辈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开始倡导“沪剧回娘家”活动,石筱英、邵滨孙、王雅琴、杨飞飞、王盘声、汪秀英等艺术家纷纷响应,此活动持续举办了10年,每逢新年,老中青三代沪剧名家深入市郊为城乡百姓表演,受到了乡亲们的热情欢迎.

2013年,上海沪剧院恢复沪剧“回娘家”活动,又让市郊观众在家门口看到了喜爱的沪剧,过了一把“社戏”瘾.其它沪剧院团也经常深入基层,下农村、进企业,送到普通百姓家门口.去年,上海沪剧院、宝山沪剧团、长宁沪剧团三大国有院团和勤苑沪剧团、勤怡沪剧团、文慧沪剧团、彩芳沪剧团等民营团体共襄盛事,将 “沪剧回娘家”活动“升级”为“上海沪剧艺术节”.七家院团、八下基层,九台大戏、历时十天,各类活动近三十项,三万多人次的基层民众或观看或参与本次活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今年,第二届上海(浦东)沪剧艺术节由浦东新区宣传部(文广局)、市剧协、市群艺馆、上海沪剧院共同主办,在去年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扩容.本届艺术节参演院团由7家增至13家,演出剧目由8个增至12个,慰问点由8个增至12个,并新增广场露天演出2场.从2016年6月11日至6月17日为期一周的艺术节,主要内容分四大版块:主题活动、基层巡演慰问、讲座论坛、广场露天演出;累计32场演出(活动),主要分布在浦东15个街镇文化场所.主题活动中,除开幕演出外,还有为纪念“沪剧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十周年”,开幕日当天下午在浦东文化指导中心惠南分中心展览馆推出的《风中的紫竹调——2016世界非遗日沪剧主题展》;为庆祝“建党95周年”, 6月17日晚举办的“红色的丰碑”主题演唱会.

“汇聚在‘沪剧艺术节’的旗下,这对源自浦江两岸、已有220多年历史的沪剧来说是头一回,也是沪剧界一次成功的‘抱团取暖’.”上海剧协副主席、秘书长沈伟民如此评价道.在他看来,相比一些政府推动做到比较多的艺术节,沪剧艺术节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是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上海沪剧院‘沪剧回娘家’的自发要求与奉贤、浦东举办艺术节的想法一拍即合,其他沪剧院团也愿意参与,剧协从中起协调推动的作用,由此一起促成了沪剧艺术节的举办.每年一次的艺术节,不仅有利于沪剧保持民间性、融入老百姓,扩大沪剧的声音,也有利于促进沪剧的创作.通过艺术节,各个院团之间加强了互动和交流,与此同时,在沪剧节的舞台上共同亮相,也无形中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促使参与的院团去考虑要展示的内容,自觉不自觉中提高对沪剧创作的要求,不仅仅及时反映生活,反映好人好事之类的现实题材,还要深入思考如何使作品更有厚度、深度,更有艺术感染力.沪剧艺术节设置为每年举办一次,要持续做下去,需要很好地进行设计,以通过这个平台来不断推出原创、推动创作.”

“各个院团都参与其中,这是好事情.我觉做到沪剧艺术节的形式已经有了,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内容大于形式.我们要思考艺术节真正的内涵、意义所在,通过艺术节到底要向观众说明什么,很多话要把它总结出来.通过艺术节使上海沪剧有一个新的气象.”陈甦萍说道.

声音沪剧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上海的声音沪剧如何和时代同频为关于对写作声音沪剧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声音沪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