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大都会论文范文资料 与大都会里的乡村:作为文化的崇明岛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大都会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06

《大都会里的乡村:作为文化的崇明岛》:本论文可用于大都会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大都会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的第三大岛,长期属于上海的崇明县管辖,去年进行了撤县改区,现在属于崇明区了.改区前后的这一年间,我多次去做调查,其目的之一就是想了解置于大都市“包围圈”中的崇明人的日常生活和地方文化.

调查区域选在竖新镇,原因有两个:一是崇明岛很大,只在一个村子做调查,是很难把整个岛的一个封闭而系统的文化状况相对清楚地呈现出来的.而一个镇则是一个兼备了内在独立性和外部关联性的中型结构形态,可被用来作为一个具有完整功能性的社会“切片”.通过对这个镇的调查,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大致分析整个岛的文化状况的.二是把崇明岛从南到北跑下来后,我发现竖新镇是最能代表当代崇明社会与文化的历史、现在及变迁的镇之一.这里有着成熟的本地人的日常生活和完整的崇明岛的文化形态.既有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变化,又有一份对传统文化的厚重保留.

流动中的三类村庄

竖新镇位于崇明岛中南部地区,东连堡镇和港沿镇,南濒长江,西连新河镇,北接前进农场.东西长5.6公里,南北长11.5公里,总面积58.84平方公里.现辖21个行政村、2个社区,共有429个村民小组,13个居民小组,总人口有4万左右.村与村之间的情况差异有些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以仙桥村为代表.该村已开始发展充满现代技术特征的旅游业、果树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等,土地流转程度很高,房屋规划有序,尤其是靠主街的房屋,家家都是才建不久的三层小楼,外表很新也很整齐,有的几户已开起了农家乐.

在路上,基本上看不到本村的年轻人,他们都进城打工去了,偶尔留下来的一两个,还是暂时帮父母打理农家乐生意的.外来人络绎不绝,有小学生排着长长的队伍来参加名为“乡野奇乐会”的乡村嘉年华活动的,也有市委党校的英才班学员来进行学农拓展锻炼的,还有白領或市民来度假、休闲或参加集市而采购崇明糕、酱菜、稻米、鸡蛋、羊肉等当地特产的.

另一类是以春风村为代表.该村的主要产业是蔬菜、水果种植业和瓜子黄杨培育.有的年轻人没有进城打工,而是在家从事农业生产,也有个别外地人在此常年租种土地.田里的大棚内种着韭菜、杭白菜、油麦菜、小青菜、金丝瓜、黄瓜、茄子、西红柿等;大棚外,西瓜、甜瓜等已爬满了地.本村的土地流转程度相对低一些,可在路上看到一两个本村的年轻人,就是那些留下来种蔬菜水果的.

房屋规划也很整齐,家家院子里都栽培着瓜子黄杨,这些高高低低的黄杨树,被修剪和形塑成各式各样的观赏性盆景.一个正在门外路边散步的70岁的老阿姨指着她院子里的30多棵黄杨树说,它们一棵的售价从数千元到上万元不等.而河两岸、沟渠边、田间地头等处,也都遍布了正在培育着的小树苗.

再一类是以响篈村为代表.该村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年轻人几乎都到市区或县城工作了,只有一两个身体有些不适的,暂时无法进城找工作,就留在了家里.路上看到的只有本村的老人,也没有外来游客.该村土地流转程度很高,还没舍做到流转的三五户人家,土地面积都不大,只有两亩左右,由家中留守的老人临时种着粮食作物.

村子没有经过统一规划,村民都是在原有的宅基地上翻盖的新房,因此房子盖做到东一幢,西一座的,虽错落但无致,有的是很新的三层楼房,有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瓦房,后者已是断瓦残垣了,多年来无人居住.

这些村子的总体地貌相同,都有肥沃的土地,密布的河流,地理条件较好,也都有两三百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人在此聚居,每个村子都具备完整的村庄形态,也有着成熟的崇明文化.

但不同的是,有的村子已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双向流动”现象,不仅外出的人进城打工,而且留守的人在家开起了农家乐,发展起了旅游业,外来人不断增多,村里顿时热闹起来了,仙桥村就是这类的典型代表.

而有的村子在城市化进程中还处在“单向流动”的状态,虽然进城打工者甚众,但还没有外来人不断地、大批地进来,村子里相对安静,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春风村和响篈村了.

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与互补.

这三类村子,基本上构成了该镇整体上的以农业生产、旅游发展和水产畜牧养殖为主的“三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农业生产基本上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并以现代大农业的某些特征、方式甚至规模进行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以来的以户为单位所进行的养殖业和种植业都正在“合作社”或“有限公司”中逐渐告别历史的舞台.比如,生猪已不允许个人畜养了,而是被集中起来由企业进行规模化养殖,不流转而由自家耕种的土地已所剩不多了.

这些村里,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在居住和生活,甚至从事一些农业生产活动.随着青壮年陆续进城工作,孩子也都跟着父母去市区上学.通了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后,再加上私家车在近些年的普及,青年人也会在节假日回来看看老人,处理点家事,或偶尔帮老人干点农活.

但总体上,明显地,家里人气不足.每个村里,往往都是总面积两三百平方米的三层楼房,到了晚上,通常只有一个房间中是亮着灯的;很多新建的楼房的大门都长时间地锁着,门上布满了灰尘;一些东倒西歪的破旧房屋里更早已无人居住,不再承载本来的居住功能,只是被用于护着宅基地罢了.

老年人的生活安排做到很简单,一日三餐简单朴素而定时.此外,就在屋里做点家务活,看看电视;或在院子里养养花,喂喂鸡鸭狗;或去地里种种菜,拔拔草;或到路上晒晒太阳,散散步;或去邻居家里串串门、打打、聊聊天等.个别的,短时间地帮儿女照顾一下一两周岁的孩子,而长时间帮儿女照顾孩子的,全部都跟着进城了.那些年龄在80岁及以上的,日子就过做到更简单和轻松了.

接地气的文化形式

那么,在这样一种“流动着”的村子里的人的生产和生活中,又有着一种怎样的文化形式呢?

大都会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大都会里的乡村:作为文化的崇明岛为适合大都会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大都会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