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王安石变法论文范文资料 与零和视角下的王安石变法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王安石变法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14

《零和视角下的王安石变法》:这是一篇与王安石变法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摘 要: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发动了中国古代最后一次整体配套体制改革,单在经济方面的改革就有均输法、市易法和专利制度这三项影响深远的举措.文章旨在探究王安石变法中的经济改革举措所受到的时代观念的影响,解释为什么国家在遇到财政问题的时候首先会选择与民争利以及进一步向前追溯了王安石变法中经济改革举措沿袭的中国惯有的经济改革理念.

关键词:王安石;零和视角;经济;北宋

公元1067年,宋神宗继位.由于国库空虚,引发了王安石与司马光二人在神宗皇帝面前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争论.王安石认为:“造成国家财政状况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善于理财的人,这并不是当务之急.”司马光则反对道:“你所说的善于理财者,不过是巧立名目,加重老百姓头上的捐税而已.”王安石说:“事情不是这样.只要善于理财,就可以不增加捐税却使国库充盈.”司马光不以为然,反驳道:“天下哪里有这个道理?天地所生的钱财万物,不在民,就在官.设法从老百姓那里巧取豪夺,比增加捐税还坏.”司马光为什么会认为天地所生的钱财万物,不在民,就在官呢?这背后的深层解释又是什么?笔者认为正是由于长时间发展的停滞,限制了当时的人们以积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在他们的内心会假定这个世界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一旦想要获得一些东西,唯一方式是去抢夺,而不是去合力创造.笔者以“零和视角”为题,正是由于处于发展停滞时代的世人,他们对于周遭事物的价值评定会受到零和思维的束缚.而正是在这样的零和环境下,在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的世界里,人们就更容易陷入到零和思维里.由此可以想见这样一个人或群体遭遇危机或处理问题的时候会选择如何去做.如果引申一些思考的话,因为社会发展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政府首先要做的是维护稳定,而不是去发展经济;因为国家财富就是这么多,所以国家在遇到财政问题的时候首先会选择与民争利,而不是像现代政府一样鼓励创新、等待未来收获等一系列行为的部分原因.

1 零和视角下王安石变法中的经济举措

市易法颁布实施于熙宁五年(1072)三月,同时,在京师设立市易务.尔后,全国较大城市亦陆续设置市易务或市易司.设立市易务的初衷是使“出入不失其平”“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以及“因做到取余息以给公上”.简而言之,就是平物价、抑兼并,并且通过赢利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从之后市易务的运作方式与职责来看,市易务的职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官府向商人借贷,二是官府收购商人手中滞销的商品.新法实施以前,在城市各类交易中,都是大商人控制把持各个行业的组织,他们通过提高“行例”阻止小商人进入到这个行业里.他们会同皇亲国戚、权臣贵胄相互勾结,建立稳固的官商一体的经济利益组织.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50年的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对这一现象有过精彩的比喻:“中国商人具有一种与西方企业家完全不同的想法,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取做到捕鼠的特权.”但市易法的实行结果虽然的确剥夺了大商人垄断的商业经营,但却建立了更为垄断的经营,对广泛的小手工业者、小商贩是更为严酷的打击.

熙宁二年(1069)七月十七日三司条例司颁布均输法,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通过政府交付的职权,备之以钱货,及时征购各项物资.宋神宗从内藏库中拨出五百万贯钱和三百万石米,作为发运司的“籴米”[1].宋朝的专利制度特别发达,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金、银坑冶和货币铸造及发售的专利,二是茶、酒、盐、矾的专利.宋立国以来就对专利制度控制做到极为严格,对于踏越专利制度以外的违反者会处以严厉惩治.因为政府垄断监管制造,各种专利制度下的东西质量低劣却昂贵.所以即使惩罚严酷,依然挡不住要获得高收益的私自铸造、贩卖者.在熙宁年间,变法派对专利制度又增加了新的内容.熙宁七年(1074)开始对川茶加以征榷,熙宁八年(1075)又修订了陕西盐钞法,对酒务原有的“买扑”法替代为“实封投状”法,矾也在熙宁年间改为了官府经营,每一项举措都使政府大获其利.历史学家漆侠先生在其著作中写到:“就总的趋势下,茶,盐,酒,矾等的专利,在熙宁年间是日渐加强和扩大了.大商人在这个领域中的活动,不是被缩小就是完全被排出了.”[2]这样,政府国营官商既垄断自然资源,又操纵供求关系、规定市场,通过均输的便利最大限度地积累国家财富.

王安石变法对于经济方面的改造大致集中在均输法、市易法和专利制度这三个方面,经过这些改革,扩大了政府的税收来源,暂时解决了国家财政的困难局面.史载熙宁年间财政收入达到5060万贯,政府的财政收入不仅解决了多年来的财政赤字还有大量的财政结余,“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3].“诸路常平,免役,坊场,河渡,户绝庄产之钱粟积于州县者,无虑数十百巨万,如一归地宫,以为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从到地方的库藏都在这场改革中收获极为丰裕[4].而民间状况恰恰相反,民间的商品货币经济被严重破坏.市易法发展到后来,俨然已是强买强卖,“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5],这种官营垄断的商业贸易较于大商人“较固取利”给市场交易增加的成本是有过之而無不及.

2 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改革理念探究

宋朝在结束了二百年间的藩镇割据以后新的统治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进行了通盘的设计.刚建国的时候,赵普向赵匡胤提出了治国政策,总结起来有三个方面:在政治上,削夺其权;在军事上,收其精兵;在财政上,制其钱谷[6].赵普提的建议里最核心的就是制其钱谷,从财政上剥夺地方的独立能力,使其不得不依靠政府.宋太祖因此设置了大量的使职官僚负责财政事务,而不是让地方长官管理各项财政事宜.宋朝有积弱积贫的时期,究其原因也是因为政府为了获得稳固的控制,不得不在经济上有所舍弃,重床叠架的官僚机构和荒年不断扩招的禁军、厢军一直是宋朝政府极为沉重的财政负担,以致于都让刚即位的宋神宗都发出“穷吾国者,兵也”的慨叹!而宋真宗到宋神宗的几十年间,财政收入已经由景德时期的1223万贯飙升到了庆历时期的4400万贯,这样增长的财政速度依旧没有冲抵财政支出的消耗,国家还是长期陷入到了财政赤字的境地,以致于政府最终还是会不得不做出违背祖宗之法的选择,开始了改革.

在汉武帝时期也进行了一场大一统的集权财政模式的设计,作为改革操盘手的桑弘羊有一句“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话一直被后人诟病.而时隔千年后王安石对司马光说的“不加赋而国用足”简直就是翻版,而这自然是瞒哄不了熟读经史的司马光的眼睛.在桑弘羊的时代,政府通过操纵国家机器来实现扩大财政的目标,确立了一系列配套的经济改革举措,如均输、平准、盐铁制度,但因此造成政府收入的增加并非是因国家控制经济生产导致效率的提高,而是既有的社会财富在政府和民间的重新分配罢了.虽然造成的结果是对整个民间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但这种做法依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把国家强大远远放在民众富足之前的想法始终留在了绝大多数后来统治者的心里.

参考文献

[1](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〇·市籴考[M].

[2]漆侠.王安石变法[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3]宋史·卷三二八·安焘传[M].

[4](北宋)毕仲游.西台集·卷七·上门下侍郎司马温公书[M].

[5](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〇[M].

[6]郭建龙.帝国的财政[M].厦门:鹭江出版社,2017.

王安石变法论文参考资料:

安邸杂志

安大自考论文答辩

俄狄浦斯王论文

读书杂志王念孙

石油类期刊

结论:零和视角下的王安石变法为适合王安石变法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王安石变法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