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数学论文范文资料 与让学生在体验中有效进行数学学习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数学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3-12-31

《让学生在体验中有效进行数学学习》:这是一篇与数学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它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思考中体验、创造、发展.

一、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体验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如学习小数除法时,计算“94.7÷27”,竖式上商3.5后,余下的2究竟表示多少,学生不容易理解.于是,我在横式上写出94.7÷27等于3.5等2,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经过独立思考,不少学生都想到了利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来检验:3.5×27+2≠94.7,做到出余数应该是0.2而不是2,在竖式上的余数2表示2个十分之一,即每次除后的余数数位与商的数位一致.教师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究,必能促进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构建知识.

二、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体验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它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做到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如学习“分数化成小数”时,我首先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个地去除,做到出1/4、1/5、9/25、17/40等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接着,让学生猜想:这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是什么原因?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好像无从下手.几分钟后有学生回答:“可能与分子有关,因为1/4、1/5都能化成有限小数.”马上有学生反驳:“1/3、1/7的分子同样是1,为什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另有学生说:“如果用4或5作分母,分子无论是什么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所以我猜想可能与分母有关.”“我认为应该看分母.从分数的意义想,3/4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有这样的3份,能化成有限小数;而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也有这样的3份,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显然与分母有关.”老师再问:“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又有何特征呢?”学生们思考并展开讨论,几分钟后开始汇报:“只要分母是2或5的倍数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我不同意.如7/30的分母也是2和5的倍数,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因为分母30还含有约数3,所以我猜想一个分数的分母有约数3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我猜想如果分母只含有约数2或5,它就能化成有限小数.”等可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获得数学知识,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三、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体验

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与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即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等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老师发给每个学生如图1所示的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学生猜测平行四边形中涂成阴影的三角形的面积大概是多少?学生凭直观地感觉大胆猜测三角形的面积相当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时,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剪一剪、比一比,将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三角形,比较、发现两个三角形的关系,看看两个三角形是否完全重合,形状、大小是否完全一样,从而验证自己的猜想.随后,教师出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只有一个三角形,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学生通过前面动手操作的那个例子,已经看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很自然会反过来思考: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推算出三角形的面积.这样,从学生的角度,组织、设计教学,就能充分拓展学生的探索过程,通过操作实践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四、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获得体验

提升经验、启迪思维,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借助比较、分析,将已有的经验进行提升,进而上升为理性的数学思考.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教学案例,在设计时我注意打破常规做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知识的空间.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等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图形纸片,同桌为一小组,每个小组中选择两个不同的图形,通过量一量、算一算,用最快的速度求出图形的周长.通过交流,学生大多数都选择了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理由是这两个图形,它们每条边都相等,只要量出其中一条边,再乘边的条数就做到到它的周长.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思考:剩下的图形中哪个图形也具有类似的特征呢?学生很快想到了长方形.接着,我让学生探究长方形的周长如何计算?有的说:把四条边加起来;有的说:两条长加两条宽;还有的说:一条长加一条宽的和,再乘2.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自主做到出了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五、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体验

《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中指出,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和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要通过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进一步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数学回归生活,并获得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

如:学习《圆的认识》的知识后,组织学生对“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生活问题作深入探讨,引导学生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学习了《圆柱、圆锥》这一单元后,引导学生计算沙堆、稻谷堆的体积和重量;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收集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百分数材料,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了解社会的变化和进步;学习《统计图表》后,指导学生注意收集家中的各种,了解收入支出情况,经过加工整理,制作季度份收入支出情况的统计图;学习《比例尺》后,让学生测绘学校教学楼平面图等等.在实际应用中,我既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又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逐步养成带着问题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展现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唤起学生探究和创造的快乐,帮助学生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数学论文参考资料: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怎么写

小学数学教育杂志

数学小论文三年级

中学生数学杂志

生活和数学论文

南朝祖冲之撰写的数学论文集是

结论:让学生在体验中有效进行数学学习为关于数学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数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