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居民点论文范文资料 与株洲市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居民点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21

《株洲市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本文关于居民点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摘 要]近年来株洲市正处在建设用地总面积不断快速增加的阶段,这其中和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快速增加有关.土地利用对株洲市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合理引导农村居民点有序增加,引导农居点集约利用是缓解用地矛盾的根本途径.在分析2014年株洲市农居民点用地现状和未来用地趋势类型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株洲市农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度.评价结果表明,株洲市只有天元区一个属于高度集约利用区;醴陵市、芦淞区、株洲县、石峰区、荷塘区属于中度集约利用区;炎陵县、茶陵县和攸县属于低效集约利用区.

[关键词]株洲市;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标识码]A

农村居民点是指建制镇以下农村人口的聚居地,按照本身政治、经济地位和人口规模的大小,通常分为集镇、村庄两大类.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建制镇用地占据了特定区域内总建设用地面积的绝大部分,株洲市是湖南“一部一带”战略定位的核心区域,具有对接国家“三大战略”和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交通、科技、人才和资源等多方面优势条件,近几年以来,全市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株洲市城镇化率也在显著提高,农村人口规模在不断减少,但是农村居民点用地仍然呈现上涨的态势,根据预测,到2020年株洲市总人口达到450万人,城镇化率将达到73%,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株洲市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将更加严峻.

本文以株洲市全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14年株洲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现状,构建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株洲市全市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定量计算,得到株洲市各(区、市、县)的集约度分值,在分析株洲市各(区、市、县)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水平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能为株洲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进而缓解本区域用地矛盾.

1 株洲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

株洲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地区,位于湘江的下游.株洲市由天元区、芦淞区、荷塘区、石峰区4个市辖城区,云龙示范区一个“两型社会示范区”以及醴陵市、株洲县、攸县、茶陵县、炎陵县5个县(市)组成,下辖134个乡镇(街道),土地总面积11247.55km2.截至2014年底株洲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面积为65962.68hm2,占株洲市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的 72.89%,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426.94m2/人,是国家标准(150m2/人)的2.8倍.

2 株洲市农村人口增长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增长匹配程度分析

本文采集株洲市2012年、2013年和2014年株洲市下辖各(市、县、区)农村人口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并且基于2012年到2014年株洲市农村人口数量变化值和2012到2014年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值的匹配程度来分析株洲市农村居民点未来利用趋势类型.

判定公式为: (1)

式中:PEI表示2012~2014年株洲市农村人口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增长弹性系数;PT表示株洲市2014年农村人口数,PT-3 为株洲市2012年农村人口数; LT表示株洲市2014 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LT-3表示株洲市2012年农村居民点面积.

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权重的确定

农村居民点用地是一个复杂的用地系统,既要考虑经济方面要素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方面要素.因此本文株洲市农村居民点集约评价指标体系,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土地资源学、系统科学等理论等相关理论指导下,设计形成的一套评价指标,并实际结合株洲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实际情况,从土地利用投入、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趋势四个方面选取八个指标,在征求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以计算机软件为支撑,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值(具体见表2).

4 评价方法

4.1 数据标准化

本文所采用的评价指标原始数据,来源于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的株洲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2012年、2013年和2014年株洲市统计年鉴数据;2012年、2013年和2014年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为了消除各不同指标之间的量纲影响,使各项不同评价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研究中采用极差法将原始数据映射到0到1之间的并且极性一致的数值.其计算公式为:

对于正想作用指标:

(1)

对于负向作用指标:

(2)

上式中,x’ij为标准化后指标的值;xij为标准化之前某项指标的原值;ximax和 ximin分别为第i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4.2 集约利用评价模型

本文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株洲市农居点用地进行集约利用水平测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3)

式中:P为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度分值;wi为准则层因素 i的权重值;wij为准则层因素i指标层 j 指标的权重值;x’ij为准则层因素i 指标层 j 指标的标准化数值.

4.3 评价结果和分析

把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各评价指标相对应的权重值代入公式(3)得到株洲市各市、县、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分值,在此基础上对集约度分值利用 SPSS软件对相应的各市、县、区进行系统聚类,得到Ⅰ级集约利用区、Ⅱ级中度集约利用区、Ⅲ级低度集约利用区三种类型区.

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发现:

(1)株洲市各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不大,集约度分值最大为0.177780、最小为0.068149,平均值为0.122965.相比而言,其中划分为Ⅰ级的为天元区,天元区是株洲市社会经济文化中心,一方面为解决中心城区经济建设对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和可供给的建设用地不足的难题,有关管理部门有效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用农村居民点的缩减量指标来填补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量指标,从而使天心区周边闲置的农居点用地得到合理复垦,达到了缩减周边部分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目的;另一方面,天元区作为株洲市经济行政中心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吸引了周边乡镇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也随着全区城镇化速度加快,大量的农业人口变成了城镇人口,因而促使了本地区居民点用地在需求量上逐步减少,使得农村居民点集约化程度提高;其次,天元区处于株洲市经济较发达地区,政府对本农村地区配套基础设施投入水平高、农村聚落也较为集中,同时本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发达,这些都促进了本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

居民点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株洲市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居民点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居民点用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