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鸟鸣涧论文范文资料 与鸟鸣涧释疑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鸟鸣涧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26

《鸟鸣涧释疑》: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鸟鸣涧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王维的《鸟鸣涧》为大家所熟知,可这首诗现有两个版本,一为“人间桂花落”,一为“人闲桂花落”,且两个版本对于桂花的解释也不相同,那么,哪个版本更准确、更符合作者的原意呢?本文旨在对此进行探析.

关键词:《鸟鸣涧》 人闲 人间 桂花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莫过于王维、孟浩然二人,但相较于孟浩然而言,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更有着佛理的味道,故王维又被称为“诗佛”,其诗使人和自然万物达于一体,物我两化,达到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境界.宋代词豪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然本文就王摩诘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鸟鸣涧》进行释读解疑.

《鸟鸣涧》是诗人王维题友人黄莆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黄莆岳云溪杂题五首》中的第一首,因其描绘山间优美静谧的景色而被人所熟知.尤其是其中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写法,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但是关于这首诗却有着两个版本,大家所熟悉的是这个版本:“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①中华书局的《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千首唐人绝句》以及《唐诗选注》等所用的都为这个版本,但读者对于这个版本的理解是否会有不明白的地方?为何人闲了桂花就会飘落?“闲”在这里作何解释?谢孟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闲”为“寂静的意思”,“桂花”即“木樨,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这里所写是当是春日发花的一种”②.在这个寂静安逸的大山中,散发着芳香的桂花不知不觉地飘落下来.寂静的夜晚使春天的大山越发的空荡寂寥.月亮升起来了,正在山中安睡的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时不时发出的清脆叫声在寂寥空旷的山中传响.这首诗写春夜山林的寂静,人闲于是就变得安静,安静源自于心神的宁静.所以可以用心观察到桂花的坠落、明月的初生、清脆的鸟鸣等这些动境,以此来衬托出春涧的幽静.由人闲引申到人静,以人静来解释这首诗当中的意境这是现在最主流的解释.直至看到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中关于《鸟鸣涧》的新的版本,此版本为:“人间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③在解释这句的“人间”时所做的注为“桂花落人间”的倒文,意谓月光照亮了大地.古代神话说月中有桂树,所以桂往往成为月的代称,如月破称桂魄.桂花,即月华.花、华字同.这本书不仅将闲字改为间字,且将桂花解释为月华,认为桂为月的指代.这两个版本哪个才是王维的本意呢?哪个更具有美感、更符合全诗的意境呢?

一、是“闲”还是“间”

是“人间”还是“人闲”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从这两个字的字意和王维写作风格和要表达的意境来考虑.

(一)从两个字的字意来看

闲的古字为,“”,《说文,门部》:“,隙也.从门从月.”指月光从门缝中射进,故本义指门缝,门缝有间隙,故引申为两物之间的间隙.徐锴系传云:“夫门当夜闭,闭而见月光,是有间隙也.”后来意义进一步由具体向抽象引申,凡两事、两时之间的间隙也用“”,从空间引申到了时间,又引申为闲暇.可见,古“”字意宽,本有“”字意,因日月俱有光,后为区别而造从日的“”字.在“间隙”义上,“”“”是一对古今字,“”字本义为栅栏,古时常假借为“”,表清闲义.因此,对于这两个版本不同的原因,一些人认为是:“”“”“”三字可以混用,后人在传抄时,难免会因为理解上的不同而出现“闲”和“间”两种不同的说法.我不认同这样的说法,因为在《汉语大字典》中明确说明了“”字只有在闲暇、空闲的意义上常和“”字混用.“”在间隙的意义上可和“”字混用.三者之间其实不存在混用的情况.而且从读音上也可分别,用于间隙的意义是时“”和“”都应读jiàn而不应读jiān,此读音仅为“”字为两段时间相接的地方,或介于两桩事物当中及其相互关系,如:中间、间距、间奏、天地之间.用于闲暇、空闲意义时“”和“”都为xián.因此朱东润先生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的“”应是“”字的混用,而并非“间”字,其解释也不可能是“桂花落人间”的倒文.

(二)从整篇文章的意境来看

就文章而言,“人间桂花落”和“人闲桂花落”相比,“人闲”比“人间”更符合王摩诘的诗风格.王维的山水诗中常透露出净土宗的思想,于诗中阐释佛理.从其名字便可看出,王维字摩诘,摩诘为佛教用语,意译为“净名”或“无垢尘”.王维在中年之后日益消沉,沉湎于山水和佛理之中,不理俗物.从他的诗《终南别也》便可看出:“终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表现了作者忘却功名尘世淡雅娴静的心情.就如明代胡应麟所说“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在《鸟鸣涧》中用“人闲”便能突显这同一种忘却尘世纷扰,投身于大自然之中,观察到为俗世所忙的人所无法看到的美景,感受到庸庸碌碌的众人无法感到的寂静,那种动之于静的强烈对比的感觉.且唯有“人闲”即无俗世干扰的时候人们才能真正地观察到身边美好的事物,“桂花落”每年都会有,为何以前都没能发现它那种飘落而下的美丽姿态,那是因为自己忙于俗世,看不见自己身边的事物,看不见身边的美丽.只有当“人闲”的时候,才发现身边的美好,才能有所发感触“人闲桂花落”.而“间”字虽在字义上也能讲通,但这仅仅是一种直接的写景,人间桂花落,没有什么深层的含义,体会不到表层文字后面的深层美景和佛理.且这和后文以动衬静没有什么联系,也未能表现出王维于其他诗中表现的净土宗的意味,可以说《鸟鸣涧》因一个“闲”字更能表现作者的丰富情感,表现一种超出文义之外的意味.因此我认为“闲”较和“间”更符合王维的本意.

二、桂花是实指桂花还是代指“月光”

谢孟、潘慧惠两位先生认为“桂花”即“木樨,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这里所写的当是春日发花的一种”.在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千首唐人绝句》注中解释道桂花:“《酉阳杂俎续集》:‘卫公(李德裕)言:桂花三月开,黄而不白.’《唐音癸笺》载:‘桂有三种:菌桂、牡桂及单名桂.有三月、四月生花,全类茱萸者.’桂指桂花.”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中注:“桂花”为“古代神话说月中有桂,所以桂往往成为月的代称,如月破称桂魄.桂花,即月华.花、华字同.”桂花到底是实指桂花还是代指月光?就本人看来桂花实指更符合文章的本意.“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已有“夜”字就无需再用月光以避免重复,且月光每晚都会有,每每都会观察到,但桂花不一样,一年只有花期凋落的时节才能出现,人忘却俗事之后,偶然来到庭院中,观察到往常看不到的桂花的凋落,会让人有节序之感,从而开始观察到四周的环境,才能写出这样的句子.桂花开花的时候会有一种若有若无的清香,人清闲之后来到庭院之中,固然可以无意中发现桂花飘落,但是是否是桂花那似有若无的香味让作者惊觉,抬头寻觅香味之时看见纯白淡雅的桂花徐徐飘下给人惊艳的感觉呢?再则“华”和“花”虽可通用,但诗人为避免混淆不会使用两个如此有歧义的字,在《王右丞集笺注》中也无此种现象.且桂花的开、落正预示着人事的盛衰,人唯有在“闲”时才能感悟到这些.作者本人是信奉佛家的禅宗的,看世间万物查其理趣奥妙有所顿悟为其写作的主要旨趣.可见就意境深远的角度来解释,桂花为实指更好.

王维的《鸟鸣涧》是一首人们十分熟悉的诗,它常被当作以动衬静的典型例子运用于语文讲课当中.就其版本而言,值得我们细细研究.两种版本虽然仅仅只是一个字的不同,却会引起整首诗意思及其意境的不同.本文从字本意和诗的意境进行分析探讨,认为这首诗应为“人闲桂花落”,桂花则应为实指的桂花.

① 富寿荪:《千首唐人绝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9页.

② 谢孟、潘慧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杭州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2页.

③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2页.

参考文献:

[1] 汪少华.从“人闲桂花落”训释谈起[J].读书札记,2010(4).

[2] 王国彬.“人闲桂花落”之我见[J].教法和教材分析,2004(4).

鸟鸣涧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鸟鸣涧释疑为关于对写作鸟鸣涧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江畔独步寻花的意思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