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二化螟论文范文资料 与二化螟和各种农田因子发生关系分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二化螟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15

《二化螟和各种农田因子发生关系分析》: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二化螟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本文以二化螟为靶标,研究二化螟发生量与各农田因子的关系,最终得出一代二化螟与越冬虫量基数成正相关关系,亩栽植量超过12000丛每亩时,施N水平为40kg时为最佳栽培密度和施肥水平,而较高的温度可以促进虫害发生.

关键词:二化螟;农田因子;关系;分析

二化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害虫,蛀食水稻茎部,为害分孽期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苗,严重时减产在3成以上.2003年顾品强等报道二化螟发生程度与栽培方式及环境气候等条件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桂明等2003年报道免耕栽培田二化螟轻于翻耕栽培田.黄志农等2010年研究得出氮肥施用过多则危害加重.但国内系统定量的研究二化螟与各农田因子的关系较少,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本试验靶标生物为水稻二化螟

2.方法:本实验二化螟越冬基数、田间发生量、施N量、栽培密度为大竹县植保站田间调查数据,积温为大竹县气象局提供.二化螟田间枯心枯鞘率、田间虫量、越冬基数调查方法根据国标GBT 15792-2009二化螟测报调查方法进行.

二、结果与分析

1.一代二化螟与越冬基数的关系

由表1可知随着越冬基数递增,螟害程度逐渐发生质的改变,随着越冬基数的提高,水稻的枯心枯鞘率也呈现规律变化,具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亩活虫量也随着越冬基数的增高而增高,其增高趋势更为巨大.

通过统计分析,不同螟害程度的亩越冬基数虫量在0.05和0.01水平显著.不同螟害程度的枯心枯鞘率在0.05和0.01水平显著.不同螟害程度的亩活虫量在0.05和0.01显著.枯心枯鞘率和亩活虫量随着螟害等级增加而增加,与螟害程度特性间具有显著相关.亩越冬基数量与枯心枯鞘率的R2为0.9445 ,回归方程为:y等于0.0138x+6.7943 亩越冬基数量与亩活虫量的R2为0.9847,回归方程为:y等于1.6847x+507.99.

2.一代二化螟与栽培密度的关系

由表2可知栽培密度比较低时,螟害程度无变化,枯心枯鞘率无明显变化,亩活虫量变化亦不明显.在亩栽植量超过12000丛每亩时,随着栽培密度的提高,水稻的枯心枯鞘率也相应增高.亩活虫量也随着栽培密度的增高逐渐增高.

通过统计分析,在低栽培密度8000-10000丛时,密度不同枯心枯鞘率在0.05水平不显著,在高密度12000-16000丛时,不同螟害程度的枯心枯鞘率在0.05水平显著.在低栽培密度8000-10000丛时,密度不同亩活虫量在0.05和0.01水平不显著,在高栽培密度12000-16000丛时,不同螟害程度的亩活虫量在0.05和0.01水平显著.亩栽培密度与枯心枯鞘率的R2为0.9525 ,回归方程为:y等于0.5939e0.0003x 亩栽培密度与亩活虫量的R2为0.9325 ,回归方程为:y等于39.511e0.0003x

3.一代二化螟与施N程度的关系

由表3可知低氮水平时,螟害程度都较低,枯心枯鞘率无明显变化,亩活虫量变化亦不明显,都为轻度.当施尿素量超过50公斤每亩,螟害程度有一个跃迁,随着施氮量的提高,水稻的枯心枯鞘率不提高但都为较高水平.亩活虫量也为较高水平.

通过统计分析,在低N水平20-30千克/亩时,施肥量不同枯心枯鞘率在0.05和0.01水平不显著,在高N水平50-60千克时,螟害程度有一个跃迁,枯心枯鞘率在0.05和0.01水平不显著.在低N水平时,亩活虫量在0.05和0.01水平不显著,在高N水平时,不同螟害程度的亩活虫量在0.05和0.01水平不显著.但在不同氮素水平低N(30公斤以下)中N(40公斤)及高N水平(50公斤以上)亩活虫量与枯心枯鞘率在0.05和0.01水平显著.亩施尿素量与枯心枯鞘率的R2为0.9008,回归方程为:y等于0.0116x2-0.0204x+0.18 亩施尿素量与亩活虫量的R2为0.8918,回归方程为:y等于0.8658x2+29.89x-739.08

4.一代二化螟与均温的关系

通过统计分析,不同螟害程度的亩越冬基数量在0.05和0.01水平显著.不同螟害程度的枯心枯鞘率在0.05和0.01水平显著.不同螟害程度的亩活虫量在0.05和0.01显著.枯心枯鞘率和亩活虫量随着温度增加而增加,与螟害程度具有显著相关.亩越冬基数虫量与枯心枯鞘率的R2为0.8541 ,回归方程为:y等于2.1016x-28.453 亩越冬基数虫量与亩活虫量的R2为0.8829,回归方程为:y等于188.83x-2323.3

三、讨论与分析

二化螟的发生与虫量基数、栽培密度、施氮水平及发生代积温,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2010年黄水金报道二化螟越冬幼虫(包括蛹)的越冬存活量对其来年的发生为害程度有着重大影响.据李熙英等报道二化螟与水稻施用N、P、K肥具有较大关系.沈建新等2001年报道耕作制度的改变可导致二化螟种群数量明显上升.叶艺林等报道在影响二化螟种群数量变动的环境因子中,温度对存活率的影响较为明显,米清泉1981年也报道在江西景德镇市第一代二化螟蛾与温度的相关关系可以拟合回归方程.本研究发现一代二化螟与越冬虫量基数成正相关关系.栽培密度比较低时,螟害程度无变化,枯心枯鞘率无明显变化,亩活虫量变化亦不明显.在亩栽植量超过12000丛每亩时,随着栽培密度的提高,亩活虫量也随着逐渐增高,水稻的枯心枯鞘率也相应增高.说明12000丛每亩为最佳栽培密度,过密虫害加重.在低N水平20-30千克/亩时,施肥量不同枯心枯鞘率在0.05和0.01水平不显著,在高N水平50-60千克时,螟害程度有一个跃迁,说明40kg为每亩最佳施尿素量.在平均温度为19.5-24.7摄氏度范围内枯心枯鞘率和亩活虫量随着温度增加而增加,说明较高的温度可以促进虫害发生.

参考文献:

[1]顾品强上海稻区二化螟发生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03年02期.

[2]桂明 免耕栽培中稻—再生稻主要病虫发生为害特点的调查分析 湖南农业科学2003年02期.

[3]黄志农 肥料运筹对杂交水稻二化螟发生危害的影响 杂交水稻2010年05期.

[4]国标GBT 15792-2009二化螟测报调查方法标准.

[5]李熙英 施肥量与栽培密度对水稻二化螟为害程度的影响 吉林农业大学报 2003年第01期.

[6]沈建新 耕作制度变革与水稻二化螟发生的关系及相应对策 湖北植保 2001年第03期.

[7]黄水金 二化螟越冬幼虫在稻株内的分布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第11期.

[8]叶艺林 温度和湿度对二化螟存活率与繁殖力影响的回归模型 江西农业学报 2007年第11期.

[9]米清泉 景德镇市第一代二化螟蛾与温度的相关预测 江西农业科技1981年第03期.

二化螟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二化螟和各种农田因子发生关系分析为大学硕士与本科二化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玉米钻心虫特效药方面论文范文。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