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历史叙事陷阱论文范文资料 与小中历史叙事陷阱、误区其可能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历史叙事陷阱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09

《小中历史叙事陷阱、误区其可能》: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历史叙事陷阱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虽然说小说中的历史叙事是一个老问题,但因总被作家涉及,它仍旧是一个需要被反复追问的新议题.特别是今年,随着吕新的《下弦月》(《花城》2016年第1期)、方方的《软埋》(《人民文学》2016年第2期)和张悦然的《茧》(《收获》,2016年第2期)三部长篇的先后发表,这一问题重又被提上日程.三个作家虽分属不同的代际(分别为60后50后和80后),但却不约而同或者几乎同时地把叙述起点回溯到上个世纪50—60年代.对于这一历史时段,三个人都不是亲历者,他们是以非亲历者的身份参与到历史的写作当中,这也就提出了一系列相关问题,即当历史以非亲历者的视角呈现出来的时候,这样的历史与我们此前的历史叙述有什么区别?对于非亲历者,他们的历史叙述如何展开?他们的历史写作是否仅仅可以看成是历史叙述的重写或再重写?

对于“80后”叙述者或主人公而言,50—60年代的历史要想显示其真实存在,往往只能以影响的方式曲折呈现,阴影、幽灵或噩梦就成为很多作家的策略选择,这一倾向表现在小说《茧》中,是以父亲的形象的缺席来表征,其结果,对父亲的寻找及其形象的重塑一定程度上就承担了对历史的重构.因而如何走出阴影很多时候就与对历史真相的寻找重叠一起.父亲的死亡,让叙述者停留在对父亲的想象中,如何让这一想象变成真实,叙述者开始了人生的漫长的寻找过程,寻找父亲生前的同事、同学、朋友以及学生,通过他们的回忆力求还原一个父亲的形象,但到最后却发现,父亲的形象非但没能高大具体,反而愈加模糊复杂,如此一来,寻找父亲并力求重建父亲高大形象的过程却阴差阳错地成为父亲高大形象的坍塌过程.随着这一过程的坍塌而来的,是主人公的失落以及从这种失落中的精神的蜕变与成长.从这个角度看,这是一部以追溯历史的方式来表现自身精神成长的小说,对历史的追溯伴随着主人公情感上的自我折磨与精神上的不断反思.换言之,这是以历史作为背景的成长小说写作模式,成长的过程也就是走出历史的阴影及其影响的过程.

与此相似的是方方的《软埋》,同样是父亲缺失,作为“60后”的主人公刘青林却没有那份寻找的执着和耐心,他更看重的是现实的安稳和踏实.对于刘青林而言,虽然他有机会得知埋藏在历史深处的父母双亲的痛史和创伤,但他选择了回避和适可而止.因为他深知,相比藏在历史深处的真相的多种可能或者模棱两可,那种通过自己的艰辛打拼而获得的安稳且富足的生活似乎才更让人感到坚实而可靠.而事实上,就这部小说的叙述来看,历史也往往并非我们所常常想象的那样一目了然、彼此分明或带有某种原罪色彩.方方并没有回避历史中的暴力和*,但她试图告诉我们,历史中的很多事情其实带有极强的偶然性和随意性,比如说刘青林的母亲,她和她的丈夫一家,他们的创痛,更多是个人间的恩怨、误会乃至误判所致,而不能把责任仅仅归之于革命的暴力及其激进的现代性逻辑.方方十分清楚,历史之于历史学家,当然需要尽可能显现其真相,但对于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而言,却大可不必过于较真,他们更应看重的是现实生活的好坏而非埋藏于时间深处的历史:如果一味沉浸在历史的阴影或记忆中而走不出来,这样的历史对于活在当下的人们又有什么意义可言?

虽然说,张悦然和方方的小说彼此之间风格迥异,但都表现出一种共同倾向,即以历史影响现实的方式来对待历史,而非以回避现实的姿态进入历史.所不同的是,一个主人公是作为历史的施暴者的后代(《茧》),一个则是作为历史的受害者的后代(《软埋》).两部小说中,历史都是以阴影或噩梦的形式存在,而这恰恰也是非亲历者所能想象或感受到的历史,对于这样一种历史,要想走出其阴影或噩梦,两部小说给出了两种方案:如若作为历史的施暴者的后代,走出历史的最好办法莫过于以自我救赎的方式,自救救人(为父祖辈救赎);而若以历史的受害者的后代存在,对于那样一段彻骨之痛,最理智的方式与其说是追溯声讨,莫过于面向现实的和解与对话.历史本就充满歧义,与其纠缠其中走不出来,不如活在当下来得更为重要.这是一种现实的态度.现实的安稳、和平与美好,是作者叙事历史的前提或立足点.相反,吕新的《下弦月》则延续了文学写作中一向盛行的历史重写思潮.小说虽然带有叙事形式上的先锋色彩,但其所反复着力或凸显的仍是所谓特定历史时期的创伤、苦难与荒谬,从这点来看,它与80年代初的伤痕反思文学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一小说让我们明白,所谓历史的先锋写作,不应仅仅旨在形式上的翻新或创新,形式的背后如果不能提供对历史的更深刻的思考,或者说形式的先锋背后包裹着的仍旧是传统的或保守的历史观,这样的历史先锋写作其意义是很值得怀疑的.相比之下,同是2016年发表的格非的《望春风》则是另一路数.这部小说在叙述上的新的尝试可以从“形式的意识形态”的角度解读:当历史只是以某一限制视角的方式存在时,这样的历史叙事或可称为真正的先锋历史写作.这是一种有限度的历史叙述,限度意识使作者/叙述者警醒:历史的有效性往往是与其观察视角相关联的,一旦超出这一视角,历史的真实性便会大打折扣.这一小说告诉我们,历史的神秘与真实(感)往往都只有在一定的叙述视角内才能成立.

张悦然和方方的小说,代表了近几年历史写作的新的趋向,即历史是放在现实的对照的层面加以展现的.换言之,写历史是为了表象现实.这样的代表还有路内的《慈悲》(2015)、贾平凹的《老生》(2014)、格非的《望春风》(2016)等等,这些小说都不同程度地回溯到上个世纪50—60年代.特别是《望春风》,小说中的主人公虽然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败者,但他保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既能让他抵制历史的不公不义,也让他在现实的畸变发展面前保持一种内心的平衡.这些小说,在对待历史时,都是采取把它与现实并置一起的方式加以表现的.换言之,如果说这些小说对历史有某种批判的话,那也是对现实的批判的延续.现实的荒谬,是历史的不义的映衬,这些小说表明,仅仅批判历史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把历史放在现实的延伸与互为镜像的层面加以展现才能显示其历史叙事的新意所在.

历史叙事陷阱论文参考资料: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格式

中学历史教学期刊

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历史杂志

如何写历史论文

结论:小中历史叙事陷阱、误区其可能为关于历史叙事陷阱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历史叙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