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汪曾祺论文范文资料 与1995:专访汪曾祺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汪曾祺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10

《1995:专访汪曾祺》:本论文为您写汪曾祺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我做过多年电视编导,写过这样一段电视解说词:“一位高邮籍作家在《我的家乡》一文中写道:‘我的家乡不只出咸鸭蛋.我们还出过秦少游,出过散曲作家王磐,出过经学大师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如今在这些先贤之后又增加一个名字,他就是文章作者汪曾祺.”我敢说,这也是家乡人对汪曾祺的共同认知.

1995年初秋,上司给我任务,北上进京:一、给汪先生做一次电视专访.我们此前获得信息,先生的身体每况愈下,他在家乡高邮市所留影像不多,出于补救的目的,台里决定由我与摄像记者刘军搭档,进京采访,为作家留下更多可视资料.二、请汪先生为我台一栏目片头题字,栏目借用了汪先生的同名小说名,即《晚饭花》.

汪曾祺1920年生于高邮东头街上科甲巷,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是沈从文先生的高足,1940年发表小说,1962年任北京京剧团编剧,与人合作,执笔改编出京剧《沙家浜》.1980年开始大量发表作品,代表作有《受戒》《大淖纪事》《岁寒三友》等.汪曾祺作品多写高邮,写记忆中的人和事,思想内容多表现美和健康的人性.他对新时期文学最大的贡献在于创造了散文化小说文体;他对汉语的运用堪称典范,在风行现代派的上世纪80年代,他优美的文字唤起年轻一代对母语的热爱.他自称是中国式的抒情人道主义者,评论家则认为他是连接“五四”新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点,奉他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

我从书中知道汪曾祺家住北京蒲黄榆,这地方连写过《北京人》的曹禺都闻所未闻,误为“捕黄鱼”,想来难找.我求助汪曾祺作品中多次提及的“朱延庆君”.汪朱两家是世交,汪与朱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朱先生得知家乡电视台采访汪曾祺,自是高兴,告诉我详细地址和电话号码.

1995年初秋的一天,我拨通北京汪曾祺先生的电话,接电话的正是汪先生,这让我略感宽心.能亲自接电话,表明他的身体没有传闻中那样差.对我唐突的采访请求,汪先生显然没有思想准备.他沉吟半晌,答应了.

我想带一件礼物送汪先生,首选是家乡土产.汪先生妹妹曾托人给他捎去几斤蒌蒿薹子,朱延庆送过一次茨菰.据朱先生说,汪先生很高兴,说高邮的茨菰就是不一样.真的不一样吗?吃的乡情耳.

好东西有人送过了,再送茨菰、蒌蒿薹子,显然缺少智慧.其时,高邮马棚湾有个养野鸭的奇人,他早晨将野鸭放飞野外,晚上让野鸭自己归巢.高邮是鸭的故乡,无论是《受戒》中的芦花荡,还是《大淖纪事》中的大淖,野鸭是常见之物.以野鸭作见面礼,可慰先生思乡之情.我们在奇人处购得两只野鸭,将礼物装进纸箱,戳几个洞透气.上了火车,隔几个小时摇一摇,看箱中物是否扑腾.身边乘客不知何意,都用狐疑的目光审视我们.

采访汪先生前,我与先生有过两次远距离接触.一次是1981年,汪先生隔40多年后首次返乡,在百花书场开讲座,我,包括《小说选刊》执行主编王干等,当时还是喜爱文学的小年轻,一起聆听了先生的讲座.第二次是1994年,《高邮日报》复刊,我借调至报社任编辑部负责人.一天,总编转给我一封传真,是汪先生的名篇《草巷口》.文章一遍写就,但涂改的地方多,加之是复印件,不清晰,编稿的过程其实就是认字的过程.

汪曾祺居所蒲黄榆是个小高层,住得也高,因为高,汪先生自称“在塔上”,他的一本书即起名《塔上随笔》.那是个很小的单元,也乱,十几平方米的会客室,到处扔着书和杂志.书桌已不堪重负,压着很多书,其中不乏汪先生自己的著作,中文的,外文的.桌面还有许多零碎,需拨拉出一块地儿,才可安坐创作.

握过手,汪先生嘀咕了一句:“这么瘦?”我笑笑,电话听音,许多人以为我是个体形健硕的汉子.摄像记者刘军适时地搬来纸箱,从纸箱里拎出竹篾制作的笼子,笼子里是两只活的野鸭.汪先生看了一眼,没表现出特别的兴奋,倒是夫人施松卿面露惊喜之色.自然将话题转向野鸭.汪先生说:“野鸭在美国很受尊重的.过马路,车都停下来,让它过去.”汪先生去过美国,有《林肯的鼻子》等名篇,这应该是他亲历的.我告诉他野鸭的来历,说明我们并非不保护野生动物.

见到汪先生,才知家乡人的担忧不无缘由.他佝偻着,且比以前更甚,脸也更黑,少有笑容,走路慢,落座后小腹明显起伏.汪夫人施松卿告诉我们,先生有疝气的毛病,最近犯了,刚见好.我有些内疚,对先生充满敬意.

我与汪先生各居一张沙发,互递,对坐品茗,刘军则全程摄像.我很快感到,汪先生的“配合度”不够,有些谈话甚至是从他著作里背的.我正纳闷,汪夫人突然发话:“小陈,我们相信你.你是家乡来的!”

敢情老俩口怀疑我们的身份!汪先生对媒体心存戒备,有个原因.当时,汪曾祺部分作品的影视改编权已签给一家公司,一名大学生却未经授权拍了短片《受戒》,影视公司要诉诸法庭,汪先生素喜奖掖后生(这一点,阿城、铁凝、贾平凹都深有同感),对学生表示支持,近乎法盲的表态招来媒体的批评.若不是家乡来的,他不会轻易接受采访.

汪夫人告诉我,前不久,那家公司“捐弃前嫌”,要求续约,酬金与第一次相同:两万元,汪先生竟同意了.我哑然失笑.我想起汪先生《我的家乡》一文:“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水以不争争,以无私私,甘心停留在低洼处,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这是汪曾祺先生的真实写照.1958年因为要凑齐指标,他被补划为,下放劳动,单位让他画马铃薯,他乐此不疲,画出大本马铃薯图谱.在被“控制使用”而“显达”时,他却敢同正“走背字儿”的林斤澜、邓友梅为伍.他住的房子,是新华社分给他妻子的.汪先生性情,如他两篇散文的标题:随遇而安,自得其乐.随遇而安而不消极,自得其乐而不狷狂,行云流水,止于当止.

汪先生对我说,他所写题材中,“写得比较多,而且写得比较好的,还是写高邮的东西.”汪先生长期生活在北京,说普通话,间或有高邮口音,他将“还”念成“há”,即典型的家乡方言.这让我感觉亲切.故乡是水乡,他的作品,鲜有电闪雷鸣,却多小桥流水,或着力铺陈水乡景致,或通篇浸润着水汽.即便是作品中的人物,如小英子,如巧云,也无不透着水的灵气.

汪曾祺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1995:专访汪曾祺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汪曾祺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汪曾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