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饮食文化论文范文资料 与辣椒和韩国饮食文化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饮食文化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23

《辣椒和韩国饮食文化》: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饮食文化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辣”是韩国饮食最具代表性的特点,韩国人以嗜好吃辣而出名.然而,辣椒并不是韩国土生土长的传统作物,它传入韩国、被韩国人利用的历史并不长,但辣椒传入后却给韩国的饮食文化带来了重大变化,几乎决定了韩国现代饮食文化的格局.

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地带,是当地土著人最重要的栽培农作物之一,十五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看到辣椒时,辣椒已在那里被栽培了数千年.当时辣椒被視为胡椒的替代品而被带到欧洲,进而在接下来的一两百年里随着欧洲殖民者的扩张足迹迅速传到世界各地.

韩国古籍中关于辣椒的最早记载是李晬光的《芝峰类说》,其中记载道:“南蛮椒有大毒,始自倭国来,故俗称倭芥子.”

《芝峰类说》是1614年的书,这说明辣椒传入韩国的时间至少是1614年以前,途径是从日本传入的.那么辣椒又是在何时传入日本的呢?日本的《草木六部耕种法》对辣椒传入日本有明确的记载:“天文年间西洋商船初到丰后国(当时日本九州一个小国),献给丰后国国王大宗友麟多种物品,获得大宗友麟的允许,之后每年皆来等番椒乃南美洲东海岸巴西之作物,天文十一年葡萄牙人首次将其带到丰后国.”

“天文十一年”是公元1542年.七十二年后的1614年,韩国才出现了关于辣椒的最早记录,辣椒在这七十二年期间从日本传入韩国是有充分可能的.

之后的《五洲衍文长笺散稿》中有如下内容:“番椒者乡名苦草,等番椒与南瓜来于我东,则在于宣朝壬辰之后,与烟草同出倭国.”其中,“宣朝壬辰”是指公元1592年,即如果只凭《五洲衍文长笺散稿》的记载,那么我们可以基本推断出辣椒在1592-1598年壬辰倭乱时期从日本传入韩国.但与之矛盾的是,日本方面的史料《大和本草》的“番椒”一条中却有辣椒在从韩国传入日本的记载:“日本本无番椒,丰臣秀吉侵朝时才从朝鲜带来番椒种,故常称高丽胡椒.”

上面已讲过,辣椒传入日本的记载是非常明确的,即1542年辣椒由葡萄牙人带入日本南部.因此,将这则史料理解为壬辰倭乱期间日本才从朝鲜引入辣椒是明显错误的.

这些史料都是对当时客观情况的记录,而它们却看上去似乎彼此矛盾,如果要在逻辑上符合上面提到的所有史料记载,那么笔者暂且推测当时的真实情况很可能是这样的:

1542年辣椒传入日本南部,但辣椒因为某些原因未能从南部继续向北传播,而是通过韩、日之间的对马岛传入了韩国南部的局部地区,后来1592年发生了壬辰倭乱,丰臣秀吉带来的日本军士多出自本州,他们在韩国才第一次接触辣椒,因此日本史料中才出现了“日本本无辣椒,丰臣秀吉侵朝时才从朝引入”的误解.

在韩国语中,辣椒是“

”,“”对应的汉字是“苦椒”或“苦草”,一般认为“”的语源就是汉字词“苦椒”.但,我认为这一通说并不能成立,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的语源如果是“苦椒”,那么意味着辣椒是由中国传入韩国,而韩国辣椒从中国最早引入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中国十六世纪末著名的医药百科全书《本草纲目》对当时中国存在的可入药作物做了全面记录,但却没有关于药用价值极高的辣椒的记述;其次,假设韩国是从中国引入的辣椒,那么名称也理应借用引入时中国对辣椒的称呼,而汉语中对“辣椒”的称呼在历史上有多种,如番椒、海角、辣子、辣角等,但从来没有“苦椒”的称法.而且,辣椒从东南沿海传入中国后,并没有一直北上,而是到长江流域后转而沿长江向四川盆地等中国内地传播.

第二,“”的语源如果是汉字词“苦椒”或“苦草”,在解释上也讲不通.“苦”与“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味道,不管在中国还是韩国,对“苦”的理解和解释从来都不会与“辣”联系起来.韩国十六世纪的《训蒙字会》对当时常用的三千多个汉字注音释义,其中对“苦”的释义中有一句“炎上作苦”,一些学者错误地理解为“口中像有火向上烧一样带刺激性的味道为苦”,并据此认为在古代“苦”也有“辣”的意思,据此推论“”的语源确为“苦椒”,这其实是一种对“炎上作苦”之意的误解.“炎上作苦”其实是中国《尚书》“洪范”篇中的字句:“火曰炎上等炎上作苦.”“炎上”是火的意思,因为火烧焦物体后味道很苦,故曰“炎上作苦”,即“火能生出苦味”之义,而不是“口中像有火向上烧一样带刺激性的味道为苦”.“苦”从来没有“辛辣”之意,《训蒙字会》中对“苦”的解释也是符合人们常识的,我们很难想象将完全没有苦味的食物称为“苦X”.

笔者认为,“”的语源应是日本的“こしょう”(kosyo),“こしょう”(kosyo)在日本古代既有“胡椒”之义,又有“辣椒”之义.笔者推断“こしょう”(kosyo)是韩语辣椒“”的语源,其历史展开的过程如下:韩、日两国文献记录显示,韩半岛在十五、十六世纪时曾从日本大量输入胡椒,受此影响韩国在一段时期内称胡椒为“”,极其接近日语胡椒的发音.《朝鲜王朝实录》中记载道:“本国与倭相邻,其所贾卖胡椒居多,民间得此,时或齐卖中.”日本的学者田村洋幸在《中世日朝贸易研究》中详细描述了十五、十六世纪日本各地领主通过对马岛向韩半岛大量输出胡椒的情况.当时日本人称胡椒为“こしょう”(kosyo),尽管韩国在从中国输入胡椒时已有接近汉语发音的“”/“”来称呼胡椒,但在日本成为胡椒重点输入国的十五、十六世纪,韩国人便将胡椒称为接近日语发音的“”,这在韩半岛还未出现辣椒时成书的《救急简易方》(1489)和《训蒙字会》(1527)中留下了记录:“用胡椒 研酒服之 ”,“胡椒蒜 ”,“椒,、,胡椒”.

而且,十六世纪中期辣椒传到日本后,日本仍将辣椒称之为“こしょう”(kosyo),后来日本将辣椒同胡椒一起输入韩半岛,但两者都以“こしょう”(kosyo)的名义.十六世纪后期韩国人面对日本人同样称为“こしょう”(kosyo)但形态样子却完全不同的胡椒和辣椒,不得不感到困惑.与日本不同,辣椒传入日本后并未广泛普及,用到辣椒的时候不多,所以即使对辣椒在称呼上有混淆也不是太大的问题;而辣椒在韩国却是被广泛利用,如果“”既指辣椒又指胡椒必然极为不便.因此,考虑到胡椒之前已有“”/“”来称呼的先例,而辣椒在当时却是新鲜事物,韩国人为了将胡椒和辣椒区分开来,便恢复胡椒原先的名字“”/“”,“”则用来专指辣椒.

饮食文化论文参考资料:

中华饮食文化论文

饮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论文

饮食文化论文2000字

结论:辣椒和韩国饮食文化为关于对写作饮食文化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传统饮食文化的认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