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酒味论文范文资料 与品诗中酒味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酒味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12

《品诗中酒味》:本论文主要论述了酒味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陶渊明一生创作了大量以“酒”为题的诗作,其中《饮酒》组诗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大多数学者是从诗歌的主题、意象以及诗中所表现出的作者心态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饮酒》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诗人只是借酒为题,表达自己对黑暗社会的不满.而此文换了一个角度,从词语使用、句式选用等语言学角度对《饮酒(其五)》进行赏析,并得出了一个和众多学者不同的结论:这篇作品不仅仅是以“酒”为题,实际上句句有酒,在饮酒中感悟人生.

关键词:陶渊明 饮酒诗 酒

饮酒是魏晋名士的普遍风气.酒之于陶渊明,是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曾经在《五柳先生传》中说:“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人.陶渊明在其《饮酒·序》中说:“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也就是说,这些诗都是酒后所做.

但大多数学者认为,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诗人“实无醉意”,只是“借酒为题”, 在十分清醒的状态下,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所写内容多寓感慨,大多谈及人生问题而非饮酒.学者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还在陶渊明的诗中找到了证据,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这大概是受萧统“有疑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①的影响.除此之外,部分学者认为,《饮酒》组诗是在“为斯言可保”的避祸思想指导下写成的,是含有极大苦衷而故意隐晦曲折的,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的.然而从语言角度仔细分析本诗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诗人虽对“酒”只字未提,其实全诗句句写酒,写喝酒的感悟,句句蕴含着“醉意”.

一、酒醉之初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起)

诗的首联看似平淡,其实有五个词使用不一般,它们分别是“庐”“人境”“ 车马”“在”“无”.

“庐”一般注释为住房.如果满足这样的解释,就太不懂诗了.这个字的本义特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可引申为简陋的住所,往往和茅草屋联系在一起,象征着普通百姓的住所.“车马”是很有钱、很有地位的人才能拥有的,它象征高官显贵.于是“车马”和“庐”形成对立.“人境”是指诗人现在生活的人间.而“在”“无”两字又将“庐”“人境”“车马”联系起来,这里潜在的意味,不仅仅是把房子建筑在闹市,而且还有另一层意思:住所很简陋,但是,无论车马多么华贵,自己对此却没有感觉.初步看来,陶渊明似乎滴酒未沾,他清醒地告诉读者:我已经远离官场,和“车马”无缘.

其实,这是一种醉后真言,更是一种醉后狂言.可以想象诗人举着酒杯,仰天长啸:“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但何以见得诗人喝醉了呢?仔细分析诗歌的用字,我们在“人境”二字上似乎看出了一些端倪.我们都知道,人在喝醉之后往往会说一些胡话、废话.诗人作为一个浔阳人,本来可以说自己“结庐在浔阳”——“我在浔阳这个地方盖了一间茅草屋”,而诗人偏偏说自己“结庐在人境”——“我在人间盖了一间茅草屋”.作为一个尘世中人,诗人的房子除了能盖在人间,还能盖在哪儿呢?诗人用“人境”代替“浔阳”,使得整句诗变成了一句典型的废话,可见诗人真的喝多了,喝醉了.

随后诗人又以“而”字转折,将此句的重点落在了“无车马喧”上.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在现实之中,他的门前真的没有车马喧哗;另一层意思是说:他已经脱离了官场,和那些达官贵人没有什么来往了.事实上,既然居住在“人境”之中就不可能没有车马的声响,加之陶家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是浔阳最有势力的一族.尽管陶渊明这一支已呈衰落,冷寂到门前无车马终究是不寻常的.因此诗人更侧重于表达第二层意思,并以“车马”二字代表名利场上的竞争.同时这一句还体现了魏晋时期“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隐逸之风对士人的影响.诗人的隐逸不是逃避现实,隐居到山林之中,而是生活在现实之中,超越世俗的喧哗保持内心的平静.这是诗人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二、酒意正浓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承)

从语言学角度看,颔联最大的特点体现在设问句和“心远”一词的使用上.

自古及今,特别是魏晋时期的人们极度追求金钱、权利、地位.面对荣华富贵、声色犬马,一般人很难做到听不见车马的喧闹,很难做到心平气和.然而诗人问自己:“你如何能达到这种水平?”回答仅仅是简单的五个字:“心远地自偏.”“远”这个字意义深刻,在这里它既不是指距离的远近,也不是指时间的远近,而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处世的精神状态.用“心远”而不用“人远”,显示出人是很近的,人就处在“人境”.正是由于人近,才显出“心远”的反衬效果,构成一种悠然、飘然、超然的境界.“心远”就是不受世俗物欲所牵绊,不受“车马”所喧扰,哪怕居住在最热闹的车马路旁,内心也一定会像偏居深山中一样平静.

颔联从哪里体现了“酒意”呢?诗人所采用的这一特殊句式——设问,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诗往往注重对偶,很少采用问句.诗人为什么要打破常规,冒险地自问自答呢?仅仅是为了告诉读者吗?不是这样的.在这里,诗人实际上采用了“赋诗”的写法(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即以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既然是主客问答,那么诗中本为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的“设问句”,已经不再是诗人为了唤起读者注意的自问自答.此时,诗人的眼前出现了幻影,似乎看到了两个不同的人,即自我内心的两重人格.诗人的“自我”向“超我”发出疑问:“你为什么能保持心灵平静呢?”“超我”回答说:“因为心远,所以地自偏.”此时的诗人酒意正浓,醉到了顶峰,他晃晃悠悠地端着酒杯,已经分不清哪一个是真正的自己了.在这里诗人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由保持内心平静到达了“忘世”的境界.

酒味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品诗中酒味为适合不知如何写酒味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酒的味道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