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城隍庙论文范文资料 与趣老北京城隍庙之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城隍庙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18

《趣老北京城隍庙之二》:此文是一篇城隍庙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旧京知名的城隍庙除了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都城隍庙外,还有两县城隍庙和江南城隍庙,这次就来讲讲两县城隍庙.

两县城隍庙即大兴县城隍庙和宛平县城隍庙.在说它们之前,先要了解一下大兴县和宛平县.大兴县最早出现于先秦,称为蓟县;金贞元二年(1154年)由析津县更名为大兴县,取其“弘大兴旺”之意.宛平县出现于辽,取其“宛然而平”之义,辽开泰元年(1012年)改幽都县为宛平县.明清两朝大兴县和宛平县归顺天府管理,是其所辖24州县中最为特殊的两县,它们是京城的附郭县,又称京县.以京城南北中轴线为界,以东归大兴县管理,以西由宛平县管理.北京有句老话:“皇帝坐金銮,脚踩两个县,左脚踩大兴,右脚踩宛平.”指的就是这个.为了方便处理京中事务,两县衙署就建于城中,而衙署附属建筑县城隍庙也建于其左右.大兴县城隍庙山门

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有条大兴胡同,胡同因其内曾建有大兴县衙而得名,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这里还一直被称为“大兴县胡同”,后来因整顿地名才改为今名.大兴县衙早已在岁月的流转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但不少人还都知道胡同里东城分局的位置就是大兴县衙的旧址,而建于其附近的大兴县城隍庙在什么地方,人们就不得而知了.在东城分局的对面,一面雕花刻字的后檐墙虽然精美,但却有些怪异,云龙纹样的拱形门被几块青砖死死地封住,尽管如此仍能看出这原是一座庙宇,经过寻问得知这里就是大兴县城隍庙的原址.门上有题额已是字迹模糊,大门两侧的石刻楹联仍清晰可辨.上联是:“阳世奸雄违天害理皆由己”,下联为“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在楹联的两侧还各题有一行小字“大清同治十一年岁在壬申孟夏恭录”,和“邑中后学姜伯麟薰沐敬书”.除此以外,墙面上还镶了“监观有赫”四个大字,这些都是大兴县城隍庙的遗存,虽然不多但也聊胜于无.

大兴县城隍庙作为县衙的附属建筑,曾起着重要的作用.明清两朝规定,各级地方官员上任之时,必须先到其辖区内的城隍庙进行祭拜,大兴和宛平虽贵为京县,但仍需遵守这个原则.大兴县新官上任时,除了照例到县城隍庙进行祭拜外,每月初一、十五及春、秋两祭也必须亲自参加,如有行为不敬还会遭人弹劾.辖区内若发生火害、旱害、虫害等灾难时,知县也会向县城隍爷进行祈祷,希望他能保佑一县百姓的安康.无论是知县还是百姓都在这座城隍庙内找到了心灵上的支撑和安宁.在所有的祭祀活动中,当数农历五月的城隍出巡最为隆重热闹,许多文献都对两县城隍出巡有着详细的描写.笔者也在上篇文章中赘述了此项祭拜的事宜.为了寻找一些新资料,我特意查寻了首都图书馆馆藏的金石文献,恰巧找到了同治年间重建大兴胡同内这座县城隍庙的拓片,上面还记载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内容,下面就听笔者细细道来.

大兴县城隍庙重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之前的县城隍庙虽然“由明迄今四百六十余年”,但其狭小的空间,低矮的地势,每到雨季就屡遭暴雨的侵蚀.大兴县作为元明清三朝的首善之区,其县城隍庙又小又破很不般配,因此庙内的住持徐永缘法师发愿重建县城隍庙.清同治十年(1871年)的冬天,徐永缘用募来的资金买下了大兴县衙西南一块南北宽廿六丈三尺,东西长十三丈有余的空地,重建大兴县城隍庙.次年春天县城隍庙竣工,建好的城隍庙有大殿三间,东西耳殿二间,焚化宝库二座,东西配殿六间,东客堂二间,二层腰殿三间,山门五间及群房若干,可见其规模宏敞.若不是有拓片上的详细记录,谁会相信在这条逼仄狭窄的小巷内曾有如此规模的城隍庙.仔细观之,拓片上还记载了另外一个故事.万善寺位于县城隍庙左侧,也是一座古庙,内供奉协天大帝(关帝),同治七年(1868年)该寺僧人伙同匪人变卖庙产,眼见古庙就要毁于一旦,法师徐永缘看到这种情况,在征得募捐人的同意后,利用所募资金将其一并修缮.修缮好后的万善寺焕然一新,殿宇威严,木鱼声声,梵音阵阵.东西两座庙宇虽不同教,但释道之声不绝于耳,为县内百姓的教化贡献着力量.拓片的背面还详细记录了捐款人及捐款商号所捐的银两,多则上千两,少则几十吊,尽管钱数不同但其功德却是相同的.最有意思的是拓片上还记录了王士秦、魏文晋两位信众,为城隍出巡所捐的物品及银两,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也能对这种已消失多年的风俗窥其一二.其中捐赠物品有:琉璃灯、匾、对联、绢灯及出巡执事衣巾等物.拓片所记录的这方石碑则立于大兴县城隍爷出巡之期,同治十二年(1873年)农历五月初一日.

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平市民政局对寺庙进行调查,虽然已经过了半个世纪,但从当时的登记档案上看,大兴县城隍庙的情况和同治年兴建之时基本无异:“本庙面积东西长十三丈,南北宽二十六丈三尺,房屋共三十四间.管理及使用状况为县党部及教育局在本庙.庙内法物有城隍正神一位,寝宫城隍藤像夫妇两位,两旁泥像站童使者十四位,泥马两匹,石佛四位,铜香炉烛扦花筒五件,铜烛桥一个,大铜磬一口,小铜磬一口,铁钟一口,架鼓一面,坐鼓一面,铁鼎一座,木香炉烛扦花筒五件,铁香炉一个,早晚功课经两册,另有石碑一座,松树两株.”其中所载的城隍藤像,就是农历五月初一城隍出巡时,城隍泥像的代替,由于泥像太沉不方便抬行,因此出巡时人们都是抬着较轻的城隍藤像完成的.

民国十九年(1930年),大兴县署迁至北京城南的黄村,由于县署的搬迁和禁止城隍出巡政令的颁布,让热闹了许多年的大兴县城隍庙终于清静下来.1936年北平市政府对寺庙作了一次总登记,除了城隍爷藤像不见记录外,其余的情况都和几年前登记的情形大体符合.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北平市又进行了第二次寺庙总登记,此时的大兴县城隍庙仍保持着寺庙的形制.不知何时,这座曾见证了风雨变幻的大兴县城隍庙变成了如今这个模样.梁枋间曾明艳如花的彩画早已剥落褪色,而精美的塑像也不知去向,只有封死的山门和南北两座残殿还勉强地述说着当日的盛景.如今大兴县城隍庙的外墙上虽然挂起了文物保护的牌子,但依旧还是成为了民居大院,可见文物保护之漫漫征途了.

城隍庙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趣老北京城隍庙之二为关于本文可作为城隍庙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上海老城隍庙小吃广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