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学术腐败论文范文资料 与网络舆情视域下的学术腐败治理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学术腐败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14

《网络舆情视域下的学术腐败治理》: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学术腐败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学术”一词代表着系统的知识与高深的学问,也界定着一个从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文化群体.然而,愈演愈烈的学术腐败现象不仅破坏了学术生态,而且严重损害了学术研究的声誉.网络舆情又在客观上成为学术腐败的放大器,无法释怀的利益追逐是学术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治理学术腐败,需要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协同联动,通过明确学术腐败行为的治理主体、建立学术腐败监督与信访机制、由第三方学术机构甄别学术腐败行为、在学术领域内以一定方式公布学术腐败处理结果、加强学术评价研究和学术规范教育等途径,有效遏制学术腐败高发态势.

关键词:网络舆情;学术腐败;治理

中图分类号:G311;D6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70(2018)03-0057-04

一、网络舆情:学术腐败的放大器

“学术”一词代表着系统的知识与高深的学问,在英文中用“Academia”表示,通常意义上也界定了这样一个从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文化群体.在世俗的世界里,学术是神圣而不可及的,学术界也一直受到来自社会民众的普遍尊重与敬仰.然而,学术腐败(Academic Corruption)的出现,让大众对学术失去了应有的敬畏与信任.何为学术腐败?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认为,学术腐败是指利用权力、金钱、其他物质或精神方面的资源,以非法的或不正当的手段为自己或帮助他人获得学术成果、学术声誉、学术地位或其他与学术有关利益的行为.[1]

近年来,学术腐败现象愈演愈烈.早前发生的国际医学期刊《肿瘤生物学》“107篇中国论文撤销事件”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科技部正在推进相关人员后续处理工作.中国学术腐败问题此前也曾受到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的关注.英国《Nature》杂志2006年5月31日刊发社论《在中国查找欺诈》,《柳叶刀》杂志2010年1月9日发表《:中国需采取行动》,都在提醒中国重视学术腐败现象.[2]学术腐败让中国科技工作者在世界面前蒙羞,严重损害了中国科研群体的学术声誉,也破坏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学术腐败问题不容小视,需要党和国家相关部门正视之,治理之.

网络空间为学术腐败行为提供了天然的温床,信息沟通的匿名性和跨时空性给学术腐败创造了条件.许多学术机构伴随着网络发展应运而生,他们公然在网络上兜售论文、、物色专业甚至推荐到国内重点期刊、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迎来大众化时代,这也预示着我们将有更多适龄青年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和研究.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研究生招生66.71万人,在校研究生198.11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40.48萬人,专任教师160.20万人.这些人往往都需要通过发表学术论文,以实现个人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的事业发展.还有许多科研机构及医院等以专业技术为主体的事业单位人员,在职称、评级、奖励甚至单位更名升级的过程中,都需要高水平学术论文的积累与呈现.在这样的评价导向下,一些人心存侥幸,选择了铤而走险.

但我们也应看到,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学术腐败的放大器.学术成果的数字化大大加快了信息的流通速度,极大地拓展了传播领域.在纸媒时代,我们无法及时发现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因为我们个体的知识记忆容量和文献阅读量是有限的,无法快速或不可能及时有效地辨识和判断出一份学术成果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今天,发达的互联网带来海量的知识存储和原始文献的瞬时查询,方便了科研人员和各级机构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识别与治理.这样一旦出现学术腐败问题,就会有人散播于网络空间,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期让学术腐败得到更快的治理.无所不在的互联网就像一个放大器,让学术腐败在大众视野,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而网络舆情也进一步推动和加快了对学术腐败行为的治理.

二、腐败成因:无法释怀的利益追逐

和官员贪污腐败一样,学术腐败同样是寄希望于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个人学术利益或荣誉的腐败行为,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学术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市场经济固有的逐利本性助长了社会不正之风,拉关系、走后门、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早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成为滋生学术腐败的有机土壤.

当然,腐败的根本原因还是个体对个人利益的恣意追逐和过度关注.在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还没有健全完善时,评价学术成果更多关注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这种重量轻质的评价方式,就会导致一些人急功近利,心态浮躁,不愿潜下心来研究问题,而是追求短平快,少投入,多回报.同时,我们看到,当前高校教师、科研院所工作人员、医院医生都是在一定领域从事专业研究的工作者,这样的专业性决定了这一类人必须在入职后不断学习研究,以提高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国家对此设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一定职级对应不同的待遇和利益.为谋取这些岗位,个别人不择手段,无所顾忌,或利用自己的职务影响力,或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或金钱开道,为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放弃应有的原则和底线.有的甚至沦为学术掮客的“袋中物”,丧失了自己的学术人格,败坏了自己的学术声誉,也断送了自己的学术生命,甚至破坏了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乃至更大范围的学术生态.

学术腐败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学术腐败监督与治理机制不健全,从而导致已的学术腐败行为得不到及时查处,进而造成学术腐败行为频发、多发.学术腐败行为专业性、隐蔽性较强,如何建立有效的学术腐败行为监督与信息收集机制?一旦学术腐败行为,谁来主动作为,跟进信息收集、甄别与查处工作?对于涉及到一些单位领导或知名学者的学术腐败线索如何查处,如何避免来自学术腐败涉案人的干扰与阻挠?学术腐败行为查处后,如何以适当方式面向社会公布?上述这些问题在现有的学术腐败治理中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呈现或完善.诚然,学术腐败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查处、久拖不决或惩处不到位,都会助长学术圈的歪风邪气,造成“学术腐败风险小、成本低”的社会印象,从而导致学术腐败行为愈演愈烈,也严重削弱了学术、科研的公信力,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学术腐败论文参考资料:

挑战杯学术论文作品

学术杂志社

英语学术论文

学术期刊数据库

著名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论文

结论:网络舆情视域下的学术腐败治理为关于学术腐败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学术腐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