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积极心理学论文范文资料 与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积极心理学范文 科目:论文参考文献 2024-03-12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于免费积极心理学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积极心理学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社会支持中获得启发,发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并从中总结出有利于完善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其中主要是以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展开,并主要通过在积极的环境中促进大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来培养其积极的人格特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格特质;情绪体验;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08-0145-02

一、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积极心理学最早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的Martin E. P. Seligman 教授于1998年所提出,在2000年的美国心理学杂志上他和Csikszentmihaly教授共同提出了这个概念,后Kennon M. Sheldon 和Laura King给积极心理学下了明确定义:“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类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充分挖掘人们的正面能量,来增强人的内在的个人品质和外在生活质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家B. L. Fredrick提出的拓延——构建理论得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分散的积极情绪,如:快乐、满足、快乐、兴趣等对加强和增强体力、智力和社会协调等内在力量具有积极意义.这些情绪中,幸福感和快乐是主要研究对象.

(二)积极的个人特质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个人特质是包括爱、乐观和创造力在内的24种具体特质.这些积极的个人特质,影响着个体生活的积极感受的形成.这些积极的个人特质被认为存在于两个不同的维度:积极的自我服务特征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积极的自我服务特征是指感受生活中的积极美好以及遇到困难能够积极应对处理的能力;与他人的积极关系,是指在需要并获得他人支持时,内心对这种积极关系感到愉悦.

(三)积极的社会支持

积极心理学家Wiliams等人的研究证实:当孩子获得了外界环境和亲友的最好支持和帮助,他们拥有良好人际关系和心理素质的可能性最大.积极的心理学家通过观察18岁的孩子发现:如果孩子母亲是冷酷、挑剔、爱控制人、不的,那么孩子的功利性趋向会更明显,相反,若母亲是温和、易接受人、的,那么青少年的内在价值更容易发展出来.积极心理学认为环境所构成积极外部支持系统对于一个人内心积极力量的培养有很大作用,这其中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由于历史经验的束缚与对当代大学生身心状况和时代特征认识不足,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内容,分析总结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问题.

(一)教育内容上人文关怀的缺乏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对大学生发挥政治理论的宣传与教育作用,还要继承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动等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但对后者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传统理论和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大学生人文关怀和人格素质的良性发展.

(二)教育过程中积极情绪体验的缺失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主要靠在学校环境中教师对相关课程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在实践中的体验.另外教师在学校教育中也没有注重讲课形式的创新,课堂活力不够,这就使得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积极体验不足,从而导致兴趣不够.

(三)教育环境上积极社会支持的滞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一个由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构成的有机体.思想文化发展良莠不齐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也受到相应影响.而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的认识一直都集中于学校层面,认为高校课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的责任和思政老师的责任,却忽视了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作用,同时忽视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有机互动.

三、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无论是从内容、过程还是环境塑造等方面来说,思想政治教育都与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体系相吻合.文章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通过积极心理学相关研究,开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

(一)内容上注重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

1. 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大学生优秀人格的塑造.积极心理学研究指出,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个人素质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动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大学生人格的培养,使他们对生活有积极的态度,对生活充满乐观和希望.另外针对大学生所面临的巨大社会压力,思想政治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其应对压力和挑战的人格品质,使其在困难面前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2. 积极的人格品质形成机制

积极心理学指出,人格是在内部生理因素、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积极的社会行为和环境条件可以对人们的生理机制产生积极作用,通过塑造人的优良社会行为能力,可以对自己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方式产生影響,从而发展为外在的良好行为和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的情绪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担任着桥梁职能,比如欣赏、满足、幸福、兴趣等.这些积极的情绪会加强在某个时刻管理自己的思想和活动的指挥系统.

(二)过程中注重大学生积极情绪的体验

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过程,是知、情、意、信、行五要素相互促进和转化的过程.所以,充分关注大学生思想过程中的积极情绪体验,能够更好地促进积极的品德的内化和外化.另外,现如今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给青少年带来了很多压力,青少年也需要积极情绪的调节,因为积极的情绪能够消解紧张的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的心理表现处于积极状态,促进其优秀思想品质的塑造.

积极心理学论文参考资料:

心理学杂志期刊

管理心理学论文3000字

犯罪心理学论文3000字

设计心理学论文

设计心理学论文3000字

社会心理学论文

结论: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关于积极心理学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积极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