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女作家论文范文资料 与从华人法语女作家的创作看跨界文学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女作家范文 科目:电大论文 2024-01-16

《从华人法语女作家的创作看跨界文学》:本文是一篇关于女作家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摘 要:用法语书写已经不只是某些语言区的团体现象,它成了个人行为,即那些跨文化跨语言的写作者的独立行为.新文化环境下的跨国写作,与早期华人法语文学比较,可以概括出以下主要特点:异国情调的转变,创作题材的丰富,语言艺术的提高.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女作家的崛起,伴随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出现和大量优秀作品.她们中间有经历过的一代,有教育界人士、艺术家,还有生活在法国境外的移民.漂泊中的记忆和中西文化的跨界思维,是境外创作经常出现的主题,当它们通过女性视角来展现时,也为阅读带来了特殊视角.

关键词:华裔;法语女作家;跨界;创作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16)6-0094-05

华裔作家的法语写作以一种文学现象受到关注并进入研究领域和媒体视野,是近年来在法国兴起的新趋势,它不但表明了这一特殊群体创作的日益重要,同时也与文学的整体环境和形势不无关系.

长期以来,法国文学界对外来作家的关注带着明显的区域烙印.在传统的研究中,外裔的法语写作基本只是来自本土以外的法语区:非洲法语国家,旧法属殖民地,赤道和热带“黑人文学”地区,加拿大魁北克省等等.本世纪初,当巴黎的比较文学专家丹尼尔-亨利·帕若教授提出“华裔法语文学”这个命题时,他认为这个说法“可能会使对法国文化发展不甚关注或者将法语文学只看作法语区现象的人们感到吃惊”①.但是他接着指出:是时候改变这一提法的区域性色彩了,原因之一,就是用法语书写已经不象从前那样只是某些语言区的团体现象,它成了个人行为,即那些跨文化跨语言的写作者的独立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说,华裔法语文学之所以受到重视,至少有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使用法语写作的华裔作者在人数、创作数量和作品影响方面都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西方的评判立场和观点也在不断改变.在文化和阅读的疆界不断被打破的今天,西方文学逐渐放弃以欧美为中心,在把视野扩展到东欧、拉美等地区之后,也越来越注意其他更远的族裔,因而华人法语写作也已被看作法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华人法语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旅法华人用法语写作始于十九世纪末,但是从严格的文学角度来说,先驱当属1928年用法语发表小说的盛成.他的自传小说《我的母亲》②得到法国诗人瓦莱里的作序和赞美.如果将它作为一个起点,此后的历史显示出三次创作浪潮.

第一次浪潮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留法热潮吻合,这个中国历史上的首次文化亲法,包括了后来的领袖周恩来、,教育家李石曾、蔡元培,诗人戴望舒,小说家李劼人,画家林风眠、常书鸿等人.其中一些人虽然从事过法语写作,但影响有限.例如戴望舒写过法语诗歌,大部分没有保存下来,目前流传的只有六首③.罗大冈发表过法语论文,并将自己的中文诗翻译成法语④.这时期最醒目的女作家是苏雪林,她先后在里昂中法学院和里昂艺术学院学习,主要成就是中文小说和散文.这个时期总的来说作品不多,而且此后出现了很长的空白期.

第二次浪潮开始于八十年代,前奏是来自香港的女作家周勤丽的小说.周勤丽出生于上海,经历过受歧视的妇女生活,她的第一本法文书《花轿泪》⑤是通过口述由法国记者整理的自传小说,发表后成为畅销书.它的意义在于再次唤起法国人对中国题材的兴趣,特别是显示出中国女性题材的魅力.第二部小说《黄河协奏曲》⑥讲她到法国进修钢琴成为音乐家的经历,但后来的几部小说则再次摇摆于跟法国专家合作和单独署名之间⑦.随着中国大陆的开放,走出国门和境外定居的人增加,一批学者型作家开始文学创作.曾留学巴黎的沈大力与法国女作家合作发表了《延安的孩子》⑧,二十年后又写了《梦湖情侣》⑨,在时间和题材上都更接近第三个浪潮了.亚丁是年轻作家的代表,他的第一部法语小说《高粱红了》⑩通过孩子的眼光看中国,后来的《战国七雄的后代》{11}、《水火相嬉》{12}等使他进入了法国公众视线.另一些青年学者在诗歌和散文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如百川的散文集《分崩离析》{13},董强的诗集《另一只手》{14}.当时的女大学生袁筱一写的《黄昏雨》{15}摘取了1992年“法语青年作家大奖赛”的桂冠.七年后,这个奖项又授予巴黎第三大学比较文学研究生李金佳的《平沙落雁》{16}.与此同时,在加拿大的应晨发表的法语小说也引起了法国的注意.

第三个浪潮出现在两个世纪交替之际,至今方兴未艾.不仅人数更多,创作质量更高,而且开始进入主流视野,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程抱一、戴思杰等人.如果不局限于文学的话,程抱一无疑是著书最多涉及领域最广的华人作家.他1948年移居法国,最初的法语写作主要是关于诗歌和绘画的文论{17}及法文诗,1998年第一部法语小说《天一言》{18}获费米那文学奖.2002年,第二部法语小说《此情可待》{19}问世,同年成为第一位进入法兰西学术院的亚洲学者{20}.戴思杰1954年生于四川,曾作为知青接受“再教育”,1982年到法国后攻读电影制作,曾执导过多部影片.但他在法国的真正荣誉来自以知青经历为背景的法语小说《巴尔扎克和中国小裁缝》{21},由他自编自导的同名电影,也取得了他在电影界的最佳成绩.第二部法语小说《狄公情节》获费米娜奖,进一步奠定了他的作家地位,后来的《无月之夜》和《孔夫子的空中杂技》{22}也都体现了用白描和诙谐反映沉重时代的风格.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华人作家高行健也发表过法语作品,除了翻译荒诞派剧作,他的法语创作主要是剧本,其中《生死界》、《夜游神》、《周末四重奏》{23}和《山海经传》{24}等曾在法国和其他欧美国家上演.

女作家的贡献及写作特征

进入这个时期以后,文化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此外,作家们所处时代、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各异,既造就了每个人的特点,也反映出一些整体特征.新文化环境下的跨国写作,与早期华人法语文学比较,可以概括出以下主要特点:异国情调的转变,创作题材的丰富,语言艺术的提高.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女作家的崛起,伴随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出现和大量优秀作品.她们中间有经历过的一代,有教育界人士、艺术家,还有生活在法国境外的移民.

女作家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从华人法语女作家的创作看跨界文学为适合女作家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女作家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