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特色小镇灵魂论文范文资料 与特色小镇灵魂是产业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特色小镇灵魂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3-31

《特色小镇灵魂是产业》:本论文可用于特色小镇灵魂论文范文参考下载,特色小镇灵魂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特色小镇的概念最近很热.特色小镇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载体,也应该成为中国新时期产业升级的主要载体之一.

有些人不太认可这个结论,认为把特色小镇的定位抬得太高.因为一想到特色小镇,大部分还是想到欧陆风情或者江南水乡.但特色景观只是特色小镇“特”的一个方面,而且是次要方面,真正重要的还是产业.

发达国家很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就是聚集在小镇而不是中心城市的.笔者认为,特色小镇建设的主流方向,不应该是旅游小镇,而应该是产业小镇,而且是高端产业小镇,在高等教育、科研、金融、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都要有所布局.中国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一定要去占领产业链的高端环节,不能按照城镇体系的分工给中心城市做配套,承接中心城区淘汰出来的落后产能.如果这样做,那特色小镇建设就失去了意义.

一、旅游特色小镇不等于产业特色小镇

现在特色小镇建设在旅游方面做的比较多,而对产业的关注明显不足.有一些名义上叫产业的,本质上还是旅游.比如健康养生、会议培训、婚纱摄影、手工艺品生产和体验之类的,从产业分类的角度来看,都属于大旅游产业或者叫“旅游+”产业的范围,属于旅游业的衍生或配套服务.

广义的讲,旅游以及和之相关的健康养生、会议培训、民俗工艺品等也都是一种产业,但它们主要是“富民产业”,老百姓、开发商、乡镇政府可以从中赚到钱,对国家的经济竞争力贡献不大,和金融、制造、物流、科教等不可同日而语.

在大多数情况下,旅游和产业发展更多的是存在冲突而不是融合.比如,美国的格林尼治对冲基金小镇.这里聚集了数百家掌握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美元的基金,咖啡馆里喝咖啡的大都是年薪百万美元以上的基金交易员.小镇的设施主要就是办公楼和住宅,以及一些高端生活配套,没有什么可旅游的.高收入的小镇居民对安全的要求非常苛刻, 和摄像头都很多,物价水平比大城市还要贵很多,因此这个小镇既不欢迎游客,游客也不会有兴趣跑到格林尼治去住宿消费.

愿意离开大城市到小镇工作居住的金融、科技、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一般都不会喜欢小镇变得闹哄哄的,更不会喜欢每天来一群陌生人对着自己家房子拍照.像Sinfin这种地方,一台Trent900航空发动机就要卖3000万美元,而且这个产业还涉及到技术秘密和安全生产,小镇的管理方当然不会再去想如何从旅游上赚点钱,而是希望陌生游客越少越好.

大多数认为特色小镇要产业和旅游双轮驱动的人,实际上的混淆了两对概念.第一对是“大旅游”和产业的概念.这一点前面已经区分过了.发展旅游的同时搞点健康养生、民俗工艺品制作、会议培训只能算旅游业的深化或者旅游产业链的延伸,不能算“旅游和产业双轮驱动”.

第二最容易被混淆的就是旅游休闲和宜居宜业的概念.适合旅游的地方不一定宜居,宜居的地方不一定适合旅游.旅游是“游”,是外来游客的流动,从观光旅游到休闲旅游再到会议养生等“大旅游”,可以延长游客在某一景区的停留时间,但总体而言都还是短期停留.

旅游的核心是消费,尽可能的吸引有“财”的人来流动消费,花完钱就走人;产业发展的核心的生产,是尽可能的吸引有“才”的人来创业就业,长期定居.二者发展路径截然不同,所需要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盈利模式也都差异巨大.比如,同样是居住功能,要发展旅游就应该多建酒店、民宿或度假别墅;要发展产业,就应该多建人才公寓.旅游目的地对医疗教育设施几乎没有要求,即使是发展“旅游+健康”也是以康复疗养设施为主;而产业聚集区要促进人才聚集,则需要配套幼儿园、小学,以及功能相对齐全的医院.而且,就开发模式来讲,旅游景区修建配套设施是为了赚钱,通过住宿、餐饮和各种服务收费把投资在景点建设的钱挣回来;而产业聚集区的配套设施投资则不应该赚钱,而是通过配套设施吸引人才和企业,再通过产业税收把建配套的钱挣回来,这是两个正好相反的投资收益模式.

表1是笔者梳理的旅游特色小镇和产业特色小镇差异的简单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二者存在的诸多重大差异,要把这些差异揉到一起搞“旅游和产业双轮驱动”,难度是很大的.现在很多地方在搞特色小镇的时候普遍感到很难办,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被“旅游和产业双轮驱动”搞晕了头脑,做产业服务和招商的被逼着去研究如何发展旅游、招揽游客,做旅游策划的被逼着加入产业内容,研究如何招商引资.这并不符合国家提出特色小镇发展的初衷和世界发达国家特色小镇发展的经验.搞产业的应该继续努力搞产业,只是说不能纯粹的就产业谈产业,要为产业所需的人才提供足够好的宜居环境;搞旅游的还是要继续搞好旅游,只是说不能继续在门票经济、观光旅游里面打转,要科学延伸旅游产业链,以旅游为主线带动健康养生、会议会展、民俗工艺品、现代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做到这一点就足够了.一个特色小镇就3个平方公里,建设面积1个平方公里,1500亩地,还要一边搞生产制造研发金融,一边建旅游设施迎来送往,这样的做法不符合产业升级的基本规律,最后可能是优势资源过分分散,两头不讨好.

二、产业特色小镇建设的三条路径

1.从产业园区到特色小镇

传统产业集聚园区主要进行生产上的分工协作,开发模式相对比较单一,主要由政府征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后引入产业,存在规划设计粗放,缺乏系统的功能分区等问题,特别是生活配套和生态空间严重缺乏,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可以,再往上升级就很困难,人才都不愿意来.而特色小镇是产业、生活、生态一体化的空间经济平台,不仅具备产业园区的集聚生产功能,并且强调生活空间、生态环境一体协调.既符合产业发展要求,又能够满足人居需求,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传统产业园区应该利用特色小镇建设的机会,对园区产业进行梳理,明晰产业发展思路,清退一批低端、散乱、不符合园区定位的企业.有的园区如果比较大,可以划出来一块1平方公里左右的空间来,仿照现在产业特色小镇的开发模式进行集中规划建设,将园区生态予以重建,对园区生活配套加以完善,实现从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的转变.

2.从重点镇到特色小镇

以前很多地方都會把乡镇划分为重点镇和非重点镇.重点镇一般都负有产业发展的职能,非重点镇就主要定位为为农村地区提供生产生活服务,最多搞点休闲旅游,不负有其他产业发展职能.非重点镇一般经济发展条件不太好,不是太偏就是地形限制,一般都会选择做旅游类特色小镇.而重点镇则位于交通区位比较好的地方,具有较强的产业基础.这些重点镇,就应该抓住特色小镇的建设机遇,大力发展成为产业特色小镇.

镇这一级的产业发展,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统筹规划,基本上是自发形成的产业聚集,有些地方还非常强大,特别是在广东浙江一带,那些专业镇的产业竞争力都是世界级的.但是在宜居性方面,则往往问题突出.由于大部分产业聚集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小老板加上低端的产业工人,对生活条件并不讲究,老板发了财也去大城市买房子.这样的状况对产业升级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中国 十年代曾经兴起过一波乡镇企业的浪潮,后来大部分经济资源都被中心城市吸走了,那一拨乡镇企业也就大部分倒闭、小部分进城,能够在小城镇发展好的很少很少.这些专业镇要防止重蹈覆辙,学习发达国家,认真打造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就业生活环境是很重要的一步.这方面,我前面介绍的硅谷的那些小镇、英国的Sinfin、德国的奥迪小镇等,其发展经验都是值得借鉴的.

3.从城市综合体到特色小镇

城市中综合体跟产业园和重点相反,不缺生活配套,关键是缺乏产业支撑.一些城市边缘地区的城市综合体建设,陷入了“卧城”的发展陷阱,就业都在中心城区,白天见不到人.

特色小镇并不一定要建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它的开发理念是生产、生态、生活的融合,只要是3平方公里的那么一块地区,把三生空间融合做好,都可以叫特色小镇.城市中心区因为缺乏生态用地,而且需要高密度建设,还有就是发达的公交体系可以让生产和生活空间距离超过3公里的范围,所以才不存在“三生融合”的特色小镇,并不是说特色小镇必须建在远离城市的镇上.

特色小镇灵魂论文参考资料:

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

结论:特色小镇灵魂是产业为适合特色小镇灵魂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小镇灵魂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