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传导机制论文范文资料 与我国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价格传导机制再考察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传导机制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1-13

《我国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价格传导机制再考察》: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传导机制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以CPI为参照,通过完善生产环节价格指数消除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内容对应性问题,对我国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价格传导机制进行再考察.利用Toda-Yamamoto-Dolado-Lutkepohl检验方法,通过MWALD检验对我国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的价格传导效应进行了因果关系检验,并得出结论:我国从生产到消费的价格传导机制并不畅通;从CPI到PPI的价格倒逼机制实际存在;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变动没有对国内价格指数产生明显影响.

关键词:生产;消费;价格传导;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服务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中图分类号:F01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5)01-0046-06

保持物价稳定、有效控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任务之一,长期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通货膨胀的诱因来源于多方面,既有货币超发等需求因素,也有成本上涨等供给因素,还有通货膨胀预期等心理因素,虽然不同研究对上述诱因的重要性持不同观点,但供给因素可以引发通货膨胀的观点仍是被普遍接受的.不少学者以“产业链”理论为出发点,试图通过观察生产环节的价格变动情况来分析、预测消费价格(通过膨胀水平最常用的度量指标)变化趋势.

目前此类研究,国内外普遍采用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和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作为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价格的变量,这样,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价格传导机制研究就演变为PPI和CPI的互动关系研究.我们需要注意到,这一转变在使得理论研究更加精准、实证分析成为可能的同时,也因为价格指数统计性质等自身问题而影响研究结果,考虑到我国统计工作仍有待完善,这一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鉴于此,本文以价格指数的统计范围、统计内容等问题为出发点,以构建精准、合理的价格指数体系为目标,对我国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价格传导机制进行再考察.

一、文献综述

国际学术界关于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价格传导机制的研究起步较早,经历了“由单边到双边”“由肯定到质疑”的深化和演变过程.

依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Silver和Wallace(1980)等学者较早提出,生产者价格波动,会经由“生产链”扩散至消费环节,最终影响消费者价格水平,即形成由生产到消费的单边价格传导机制.不少学者的实证研究结论支持了上述观点,例如,Koutroumanidis、Zafeiriou和Arabatzis(2009)利用ECM和GETS模型研究希腊PPI和CPI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存在协整和单向因果关系.

针对上述观点,Colclough和Lange(1982)、Lown和Rich(1997)等学者认为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价格传导机制不仅仅呈现“单边效应”,消费价格也可以影响生产价格.Colclough和Lange(1982)认为消费环节价格波动通过影响生产环节投入品价格进而影响生产环节价格.Lown和Rich(1997)从工资上升的角度论证了CPI波动可以影响PPI走势.Caporale、Katsimi和Pittis(2002)Caporale等研究G7国家的情况发现,在法国和德国,价格传导机制呈现PPI影响CPI的单边传导特征;在美国,价格传导机制呈现CPI影响PPI的反向传导特征;在意大利、日本和英国,价格传导机制呈现双向传导特征.

针对上述两种观点,Clark(1995)从PPI和CPI指数定义及统计范围入手,指出PPI和CPI统计定义上的差异使得两者呈现弱相关关系,即PPI上涨并不必然导致CPI上涨.Dion(1999)以及Dorestani和Arjomand(2006)的研究基本支持了该观点.

在经济运行面临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宏观背景下,从2008年开始,国内学者开始聚焦研究我国生产环节价格指数PPI和消费环节价格指数CPI之间的动态关系,并掀起了一场颇具影响力的学术争论.贺力平、樊纲、胡嘉妮(2008)在《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谁带动谁?》提出在所考察时期内(2001年1月—2008年7月),CPI是PPI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刘凤良、鲁旭(2011)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以滞后期增广的VAR为基础,采用Bootstrap的Granger因果检验)支持了贺力平、樊纲、胡嘉妮(2008)的研究结论.上述研究结论被国内学术界形象地称为CPI和PPI的“倒挂”现象,并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方面,一些学者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寻找PPI、CPI“倒挂”现象的内在原因.陈建奇(2008)研究认为非对称供求结构是造成PPI和CPI“倒挂”的主要原因.王学庆(2009)认为,PPI统计内容大部分和CPI无关,而CPI统计内容接近70%和PPI无关,CPI和PPI之间只有少部分价格存在间接对应关系,PPI向CPI传导缺乏理论依据.宋金奇、文博(2011)使用门限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发现:PPI高于CPI是一种常态,并不能以此断定PPI超过CPI就会引起CPI进一步上涨.

另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CPI和PPI的“倒挂”现象不能否定CPI和PPI的“传导”机制,两者同时存在.何光辉(2009)、徐伟康(2010)等人从技术层面对CPI和PPI的“倒挂”现象的唯一性和稳定性提出质疑.徐伟康(2010)撰文在计量技术层面对贺力平、樊纲、胡嘉妮(2008)研究成果提出了质疑,并进一步得出结论:在短期和长期内,CPI和PPI互为对方的格兰杰原因.①宋金奇、舒晓惠(2008)和董直庆、蔡玉程、谢加贞(2009)认为长期两者存在双向因果,短期内存在CPI向PPI的传导.苏梽芳、蔡经汉(2010),王晓芳、王永宁、李洁(2011)和桂文林、韩兆洲(2011)认为PPI和CPI的“传导”和“倒挂”现象存在阶段替出现特征.何光辉(2009)从谱分析原理出发,认为虽然总量水平之间关系不稳定,只有CPI引导PPI,但是从趋势分量还是周期分量来看,两者均互为因果、协整一致.崔惠民、李文庆(2012)将研究视角扩展至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上,发现从通胀不确定性视角来看,PPI和CPI是相互传导的.

传导机制论文参考资料:

激励机制论文

结论:我国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价格传导机制再考察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传导机制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