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心理学论文范文资料 与社会生活中的存在感:心理学的解释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心理学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3-23

《社会生活中的存在感:心理学的解释》: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心理学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着“存在感”、“刷存在感”等现象,对个体的社会交往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对现实和虚拟情境中这种存在感产生原因、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存在感通常是个体自发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伴随着尊重、自我实现以及积极情绪等体验;获得存在感的需求影响着个体主动获取存在感体验的行为,包括关系需求和归属需求;个体可以通过个体途径和群体途径获得存在感,前者为直接途径,后者为间接途径;存在感体验失败时,个体既有可能选择补偿行为重建存在感,也可能产生出社交退缩表现,这取决于其存在感需求本身.文章最后探讨了未来可进一步拓展的地方和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存在感; 心理需求; 补偿行为; 社交退缩; 行为策略

中图分类号: B842.9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6)06005507

一、引言

如今,“存在感”一词频繁出现于人们的生活中,娱乐明星、政治人物甚至商业产品等相关的时事新闻都难免被贴上“刷存在感”的标签.有研究者通过对网络小说页面设置的考察发现,网站首页书评区和互动信息区成为作者、读者寻找和制造存在感的途径[1].在社交手段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获得“存在感”的途径是各式各样的,面对面的交流虚拟工具、社区、论坛等都成为人们表达“存在”的一种工具.不可否认的是,通过“刷存在感”,人们往往可以获得外界的关注,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Goffman认为,现实情境中人们表达自己的“存在”的场所就是整个社会,而作为人们表达存在方式的人际互动则是一种“社会表演”[2].根据戏剧理论(Dramaturgical theory),在表演开始前,人们首先会对所处的社会情境进行认识(情境定义),然后据此来选择演出舞台(演出舞台)并内化该情境中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表演框架).最重要的“表演”过程,则是表演者按照表演框架的要求和一些常规程序(剧本)进行交互,同时通过言语、行为等策略来取得“观众”的认可(印象管理)的过程.这一理论强调了个体社会行为的互动性,包括熟悉情境中的持续性互动和陌生情境中的临时性互动.除了面对面的互动,该理论同样可以解释人们在网络人际互动中的表现.例如,个体在即时通讯工具(腾讯)中标示的在线状态往往传达着一种自我存在的信号,而互动对方对这种存在的认同则影响前者的网络存在感[2].

社会存在理论(Social presence theory)则针对虚拟情境提出了社会存在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人与人在多媒体环境下互相关注的程度[3].如果传播媒体能够在社会情感层面给予个体与面对面交谈一样的感受,个体就会产生被视为“真实的人”以及与他人相联系的心理感受,即体验到社会存在感.这一过程中,影响沟通双方社会存在感的两大因素分别是亲密性(Intimacy)和接近性(Immediacy),前者取决于沟通双方的物理距离、目光接触、微笑等亲密动作以及对话主题等因素,后者则指沟通过程中通过语言、表情体现出来的心理距离[4].

戏剧理论从个体自身角度出发,描述了个体如何主动从互动对方那里获得“存在感”[2],社会存在理论则强调了沟通媒介如何影响沟通双方获得的“存在感”[4],二者强调了存在感的感知过程中自我的主动和对方的互动这两个因素的重要作用.这种人际互动中对自我存在的感知,可概括为自我存在感的社会交互模型(见图1).自我主动表达的是个体对“自身存在于社会或群体”的感知需求,而对方的互动则体现了个体“让对方感知到我存在”的感知需求[5].戏剧理论和社会存在理论可以解释现实生活和网络情境中“存在感”的产生过程,并且说明了这种“存在感”是基于社会交互而产生的一种个体心理体验.

图1存在感产生的社会交互模型

社会生活中与“存在感”相关的是“刷存在感”现象,说明个体会对“存在感”产生需求并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付诸行动[1],进而产生存在感体验、存在感体验失败两种不同结果.社会心理学认为,当与他人建立并保持人际关系或被团体接纳时,个体体验到社会接纳(Social acceptance),进而给其认知、情绪情感及行为带来积极影响[6].反之,个体体验到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其情绪、认知会受到消极影响,甚至出现自我调节能力受损及更多攻击行为、反社会行为等消极行为[7, 8].但已有研究的结果尚不足以解释存在感体验和存在感体验失败的一些问题.首先,通过观察可发现,个体获得存在感体验时不一定存在明确的对象作为接纳自己的内群体,即个体在不参与交互的情况下自发地体验到存在感.这一差异说明存在感体验与社会接纳体验可能存在差异.其次,社会接纳和社会排斥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个体的关系需求和归属需求,其满足与否影响着个体的心理体验及认知、行为反应[7, 9].尽管个体“刷存在感”的行为是受需求驱使的,但这种需求的内涵具体是什么尚未明确,其与个体寻求社会接纳的动机有何异同同样不明确.再者,有研究发现社会排斥会激励个体进行人际关系重构(Interpersonal reconnection),被排斥的个体会更积极地与新的关系资源进行交流、互动,进而重建密切的互动关系[7, 9].那么,存在感体验失败时,个体的心理、行为如何发生变化同样值得探讨.最后,按照戏剧理论,个体在社会交互行为中会采取印象管理策略[2],而社会接纳和社会排斥的相关研究则无法说明存在感的相关行为中是否会出现认知、行为的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研究着眼于社会生活中的“存在感”现象,采用扎根理论方法(Grounded theory method)对该现象进行更完善的分析[10],以更好地解读这一现象的含义及其特点.考虑到本研究涉及非人际互动领域的存在感现象,而已有研究方法不足以满研究的需要,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驱使个体追求存在感体验的需求的内涵;(2)个体获得“存在感”的途径;(3)个体未能体验到存在感时的心理、行为特点;(4)存在感相关行为是否涉及策略选择.

心理学论文参考资料:

心理学杂志期刊

管理心理学论文3000字

犯罪心理学论文3000字

设计心理学论文

设计心理学论文3000字

社会心理学论文

结论:社会生活中的存在感:心理学的解释为关于本文可作为心理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