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文化认同论文范文资料 与族群迁徙和文化认同: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会议综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文化认同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3-11

《族群迁徙和文化认同: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会议综述》:本文是一篇关于文化认同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由赣南师范学院、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和客家文化高级论坛秘书处联合主办,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和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共同承办的“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于2011年10月21-24日在江西赣州、广东河源隆重召开.大会收到参会论文85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民族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台湾研究院、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以及韩国大田大学等海内外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100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21日上午8:30,论坛开幕式在赣南师范学院图书馆科技报告厅隆重拉开帷幕.著名人类学家、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台湾研究院王明珂教授作了开幕致词.

本届论坛是人类学高级论坛和客家文化高级论坛合并举办的盛会,论坛下设“主题演讲”、“青年论坛”、“海峡两岸圆桌会议”、“客家文化高级论坛”,与会代表就共同关心的学术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一、主题演讲

会议主题发言分上下两个半场,学者们围绕文化认同、迁徙与离散、客家等议题作主题发言.

基于过去关于客家源流与客家形成发展史的研究,通常侧重于北方对南方移民史的关注,福建师范大学谢重光教授就客家移民与文化认同的问题提出新的看法.他梳理了客家认同经历的三个步骤:南宋时期汀州“颇类中州”的表述反映了汀州士人的自我认同与自我标榜,它抓住了中原中心,成为客家认同的第一步;明中叶大批梗化民被纳入编户成为良民,是客家形成发展史的重要一环,明清时期客家人对汉化、儒化、王化的认同是客家认同的第二步;第三步则是晚清以来客家精英与民众所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文化认同.

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则提出理解客家文化的关键概念:移动.他认为:由于“移动”作为一种日常、世俗化行为和工具性功能,经常被忽略其“正义”价值,导致客家学研究的一种缺失.客家文化的历史结构的核心价值不是别的,正是移动性.客家人身份认同的依据也不是别的,也是移动性.换言之,不仅移动性成就了客家之所以为“客家”的基因,也是客家文化,客家族群认同在历史建构中的基础与基型.因此,确认移动的正义性也就成了定位客家文化的关键.

南京大学范可教授围绕迁徙与离散为主题,梳理了迁徙、移民与跨国移民的异同,指出移民当然是迁徙的,但并非所有的迁徙者都是移民,在法律意义上,通常不把公民在自己从属的主权国家之内的迁徙视为移民.而跨国移民则指的是那些在不同民族国家之间迁徙,跨境生活的人群.范教授同时指出:“离散”作为一种情绪存在于移民当中是有的,但作为一种政治诉求的标鉴反映的则是其他的问题.“离散”成为学术话题,是全球化的一个后果.

三峡大学刘冰清教授回顾了族群迁徙与文化离散研究的来龙去脉,从五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对离散一词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厘清了该词是怎样从对某一个具体族群的描述扩大到用来讨论全球化状态下的族群迁徙现象.其次,整理了离散一词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再次,当离散一词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所改变时,它被用来对多个族群进行诠释.此外,二十一世纪全球化视野下的离散研究及离散研究对中国的观照,也是作者所关注的.

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认为,人类学传入中国一百多年来一直存在一个误区,即在对象上把中国等同于汉民族国家,在学科上把自己局限于“汉学人类学”,而要从理论上理解中国政府认定的五十六个民族之外自称民系的“客家”这类现象,须借助于多民族国家的人类学,它包含几层含义,其中有:“在多民族国家研究”、“研究多民族国家”和“从多民族国家出发而研究”,由此而论,在现代中国研究客家这样的“族系”及其历史迁徙,在人类学的整体视野关照下,其意义不再限于本土的一族一地,而在于以小见大、举一反三,从中发现能与世界他国、异族并置相通且具有普遍解释力的事象和规律.

中山大学孙九霞教授介绍了族群间主客互动与旅游目的地社区发展的研究,指出大众旅游的兴起使得目的地社区发生了广泛的主客互动,在“旅游场域”中形成了特有的族群关系——游客和东道主之间的“凝视”与“被凝视”.游客利用“凝视”产生的想象与力量,地方社区居用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技艺和记忆,合力将社区沉淀谷底甚至走向消亡的物质文化搬上旅游空间的大舞台,而这种地方性招牌本身又成为新的旅游资本.

中国人民大学赵旭东教授探讨了适应性、族群迁徙与现代的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认为

环境与适应性、族群发展的开放性与闭合性之间的关系、食物的获取方式、人口压力等皆是构成族群迁徙与认同形成的因素,我们有必要在一种族群互动的场景下去理解族群的迁徙以及自我文化认同形成的机制.可以说,族群迁徙和适应构成了其自身的文化认同形态.

厦门大学宋平教授阐述了中国新移民的跨国小社会实践,并有意将其置于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中国现代性问题背景下来讨论,希望从文化传统里面找到社会发展的一些资源.

民族大学关凯副教授通过梳理通古斯人的文化认同,追问文化认同包涵了哪些和地域和历史评价有关的想象,并认为在现代社会,文化认同是在“自我”与“他者”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中生产出一种关于群体归属的社会意识,始终同时具有融合与分化的二重结构.总而言之,塑造出满族文化认同融合与分化二重结构的力量并不是来自传统,而是来自现代性.所以,我们历史不仅仅是历史,历史解释是族群文化认同里不可获缺的一个重要文化资源.

北京师范大学刘夏蓓教授选取迁入“卡力岗”地区的操汉语的纳加村和由藏族演变为回族的操藏语的德一村为个案,对两者的族群认同进行比较研究,从文化认同、宗教认同、地域认同出发,剖析两村族群认同强化和族群认同弱化的时间规律性;从而探讨多民族地区族群迁徙与族群演变的模式和一般规律;探讨迁徙与族群演变的关系,探讨文化认同与制度认同、地域认同及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问题.

贛南师范学院周建新教授从族群认同的人类学研究进行回顾,将客家研究纳入到族群研究的知识体系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客家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产生了新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形成三种类型.

来自中国社科院的叶舒宪教授、翁乃群教授、台湾研究院王明珂教授及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对上述学者的发言进行精彩点评.作为人类学高级论坛的十年诞辰,以“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为会议主题,集中讨论关于移民、认同、迁徙、离散等社会现象,将视野放置于全球化的话语之下,与国际学术话题并置,有对以往学术成果的总结,并以此为话头,更预示了对未来学术的长远追求.

二、青年论坛

与以往将青年论坛安排在晚上小组发言不同的是,本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将青年论坛安排在大会发言,是一个创举,这样做的原因,正如青年论坛主持人孙九霞教授所说,一是因为本次大会是人类学的第十届高级论坛,有纪念性、标志性的意义,二是要为成立青年委员会,建立“未来之星”论坛作准备.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杨丽娟博士介绍了关于成都新乡客家话的研究,发现在客家话的传承和使用中出现了由当初单一的坚守变迁为萎缩与坚守并存的两极现象.通过选取小学生作为传承样本,从年龄、家庭结构、环境等因素对传承和使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还以典型事件进行并时分析,指出地理位置、居住模式、认知态度是导致客家话萎缩与坚守的重要因素.

浙江师范大学林敏霞博士以温州苍南沿海地区蒲城一带的文本和田野材料为基础,描述清代迁界前后温州沿海地区的宗族迁徙、离散与重构的过程.重点描述了宗族重构过程中所运用的文化手段,即认同达成的方式.藉此,进一步探讨政治性因素所导致的族群迁徙与离散与族群固有的文化性认同之间深刻而复杂的关系.

文化认同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文化论文

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企业文化的论文

企业文化期刊

结论:族群迁徙和文化认同: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会议综述为适合文化认同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文化认同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