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民国时期论文范文资料 与清至民国时期山西解州农业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民国时期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2-13

《清至民国时期山西解州农业》:该文是关于民国时期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解州之属,位于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历史上,解州在行政区划上经历了多次变迁,至清雍正二年(1724年)九月解州升改直隶州,领安邑县、夏县、平陆县、芮城县.民国元年(1912年)改解州本州为解县.本文所述解州范围为清代之解州本州及民国时期的解县.

解州地处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年降水量564毫米,夏秋多雨,冬春雨雪少.日照总时数2271小时,夏季长,冬季短.境内有山地、岗岭、平原及阶地,地形复杂,土质各异.相对于山西全省,解州的气候条件比较适宜大部分北方农作物的生长,加之地形及灌溉的便利,从古至今,一直是传统农业耕作区.清至民国时期,在以农作物种植为主的基础上,解州经济作物的种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且因质量上乘成为当地特产.

粮食作物种类和种植

解州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有麦类作物小麦,谷类作物粟和黍,豆类作物豌豆等,其他作物有玉米等.

麦类作物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喜低温、长日照,包括小麦(冬小麦、春小麦)、大麦(裸大麦、皮大麦)、燕麦(裸燕麦、皮燕麦)、黑麦及人工创造的小黑麦等.由于种类多,生态类型多样,因而分布广,遍及全国.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北方燕、秦、晋、豫、齐、鲁等地,小麦居半”,大致勾勒了明末北方地区小麦的种植比例.就解州而言,清至民国时期大麦、小麦均有种植,但其比例没有确数,仅从《民国山西实业志》中可以窥探一二.

该志记载,1931年解县粮食总产218733石(每石150斤),其中小麦为121584石,占比55.59%;小麦种植面积181469亩,平均亩产0.67石.至1936年,解县播种小麦面积195450亩,总产263858石,亩产1.35石;大麦7660亩,总产16852石,亩产2.2石.由此可见,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期,解县的小麦种植面积呈上升之势,亩产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抗战爆发后,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亩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据《山西统计年鉴》载:“1939年,解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7100亩,小麦播种面积占52.54%,总产量15000石.1942年,解县粮食总产量112625石,小麦总产量102000石,亩产下降到0.6石.”

谷类作物是我国传统粮食作物,粟、黍、粱等都属于谷类作物,因其生长条件大多符合山西自然条件,一直以来也是比较重要的粮食作物,清代种植也较为广泛.其中,粟为较重要的谷类作物.粟虽然不如稻麦,但是可多年储存,因此常用于备荒.按照成熟早晚分为小谷、大谷两种(即早谷和晚谷),按照性质可分为软谷和硬谷两种,按照色泽又可分为红、黄、青、白、黑数种.解州所种大多为黄谷,其杆子和谷粒都是 .解县民国二十年(1931年)栽培面积达12500亩,产量22500石.

高粱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作物,又名蜀黍,晋南各处又叫稻秫.高粱是一种环境适应能力极强的作物,对土壤适应范围很广,耐瘠薄、耐盐碱,无论种到何种土地都会有一定产量.此外,高粱还具备抗旱耐涝的特性,由于其根系发达,在土壤中吸收水分能力很强,这些生物特征就使之成为山西除小麦和小米以外种植最多的粮食作物.按照高粱性质分为软硬两种,按皮色分为红、黄、白三种.解县1930年的种植面积达4000亩,产量3760石.

黍为禾本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去皮后叫黄米.粟、黍同为旱地作物,同样具备耐旱等生理适应能力,但是黍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从产量上看,粟的产量高于黍,从食用性来看,粟可以制成小米粥或小米饭等食物,而黍在煮熟后有粘性,往往制成糕,常为年节食品.解县1930年栽培面积为3000亩,产量2160石.

山西的豆类作物有八种,光绪《山西通志》将其分为豌豆、黑豆、绿豆、大豆、小豆、豇豆、茶豆、扁豆、蛾眉豆.解州多种豌豆和绿豆.豌豆,分春豌豆和秋豌豆,春种夏收或秋收者为春豌豆.秋种夏收者为秋豌豆.解县1930年栽培面积2100亩,产量1638石.绿豆质地坚硬,颗粒呈绿色,状似小豆,性质清凉,可以作以制粉面、粉条、粉丝、粉皮、绿豆糕等.按照颗粒大小,分为大绿豆、小绿豆两种,再按照颗粒的颜色,又分为灰绿豆、黄绿豆、绿绿豆三种.解州种植较少,1930年栽培面积300亩,产量252石.

值得注意的是,后来成为农作物大宗的玉米,在这一时期的解州并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玉米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把玉米带到西班牙,随着世界航海业的发展,玉米传到世界各地.玉米在中国的传播途径学界认为大致有东南沿海、西南陆路及西北陆路这三条路径.山西主要受河南、陕西影响较大,最早出现玉米种植的记载是康熙《河津县志》,玉米出现在百谷类下,记为“玉麦”,此后相关记载较少.十九世纪以来的一百多年是玉米在山西的主要扩展时期,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据《民国山西实业志》记载,1930年全省种植面积仅6300亩,产量14175石.至1939年,玉米仅占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7.1%,少于小麦、莜麦、谷子、高粱等作物.至于解州,从清代到民国的志书中甚至未曾出现在“物产”之列,足见其在农作物中的地位.

推广经济作物

解州地区种植最广泛的经济作物是棉花,且品质良好.棉分为一年生型草棉和多年生型树棉两种,均为棉属植物,原产地在印度或非洲.因其“温暖既远胜麻苧,软美又不让蚕纩”“且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自传入中国后,不仅种植面积和社会地位取代了原有的麻类纤维作物,占据中国纤维作物首位,而且建立起相应的作物组合形式和轮作制度.清代山西棉花种植处于发展阶段,受自然条件约束,分布均匀,据宣统年间农工商部的《棉业图说》记载:“山西以虞乡、猗氏为产棉最盛之区,岁收约一百万斤矣,歉年亦收五七十万斤不等.次则解州、绛州、河津、芮城.又次则临晋、安邑、平陆、稷山等县.棉质四种,一曰软棉,一曰硬棉,一曰洋棉,一曰紫棉.等此外永济县,惟东乡地势高燥,种棉约计十分之二,收成歉薄,不敷本境之用.其棉只有粗面长绒棉二种,其余各属,地土寒冷,均不宜棉.”

民国时期论文参考资料:

民国期刊

结论:清至民国时期山西解州农业为关于民国时期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古钱币价格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