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中提琴论文范文资料 与中提琴和乐队浪漫音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中提琴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3-24

《中提琴和乐队浪漫音诗》:本文是一篇关于中提琴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是柏辽兹四部交响乐作品中的第二部,创作于1834年,最初是应帕格尼尼的邀约而作.这部作品也反映了作曲家在获得巴黎音乐学院的“罗马大奖”后,在意大利旅行的见闻.无论是从演奏者的角度还是从聆听者的角度来看,《哈罗尔德在意大利》都是一部异常独特的作品.和著名的《幻想交响曲》相同的是,它们都有高度文学化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设计,同样运用了“固定乐思”的写作技法.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作曲家在《哈罗尔德在意大利》这部作品中,赋予了中提琴以特殊的地位.独奏乐器和乐队之间形成了既非协奏曲,但相互对峙互文的形式,在音乐史上还是第一次,它对其后的同类作品(如丹第的《法国山歌交响曲》、理查施特劳斯的《唐璜》和《堂吉诃德》、法雅的《西班牙花园之夜》)产生了深远影响.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十分巧妙地将音乐逻辑和文学内涵结合在了一起.柏辽兹借用了他崇拜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内容和场景,用纯器乐创造了“哈罗尔德式”的浪漫主义文艺青年的 和沉思,刻画出浪漫时期英雄主义追求自我、和平、自由的形象.主人公哈罗尔德愤世嫉俗、孤僻忧郁、高冷傲慢、内心空虚,却又向往光明和平等的世界.他在朝圣的行列中寻找着超越自然和自我的精神境界,在乐曲中构建了一座梦想和现实的美丽桥梁.

作品的第一乐章《哈罗尔德在山中》为奏鸣曲式.哈罗尔德开始了他的旅程.他走进了被雾气笼罩的阴暗山林中,不知所措地徘徊、游荡.乐队营造了现实中罪恶、混乱的社会,它的黑暗让哈罗尔德无法喘息.乐章进入G大调的同时,也是呈示部的开始,预示着在哈罗尔德在迷茫之际,雾气散去,眼前—片光明.

中提琴用略带伤感的中音区奏出这段动听而优美的旋律,表达了漂泊之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固定乐思在第一乐章共有四次呈示.

第一次呈示以3/4拍、mf的力度出现,由中提琴演奏固定乐思旋律,竖琴伴奏,既柔美又具有流动感.随后,单簧管和中提琴的一答一应,就好似一对恋人在对话.弦乐长线条的铺垫,又为整个主部段落增加了温暖的色彩.

第二次呈示以乐队为主.当乐队呈示主题时,中提琴以延迟一拍的节奏差和乐队进行卡农式的模仿.乐队中固定乐思的主导音色为高声部木管组,而中提琴声部此時以八度音程在mf力度上奏响固定乐思旋律.独奏声部和乐队声部以对等的力度、错位的音区和错开的节奏时值交织对抗,戏剧性地刻画了哈罗尔德的内心抗争.

第三次呈示在再现部.乐队配器上,单簧管和圆号在独奏中提琴旋律的基础上加以重叠,这样的声音布局营造了温暖的色彩,描绘了辽阔的自然景色,在音响效果上也显得更加饱满.

第四次呈示对于演奏的情感和力度,作曲家有了不同的要求.力度以mf为基点,逐步递进.在第三和第四次呈示中,中提琴声部奏出的固定乐思虽不再哀伤幽怨,却依然带有一丝迷茫,乐队弦乐声部跳动的音型和固定乐思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情绪.用苏联中提琴艺术史学C波尼亚托夫斯基的话来说,是“在欢陕的音响背景反衬下哈罗尔德固定乐思的再现,更是在比较中显得更加孤单寂寞,令人同情”.

第二乐章《唱晚祷的香客行列》和许多浪漫主义时期交响曲的慢乐章那样,采用了复三部曲式.这一乐章旋律优美动听,经常独立于整部作品而在音乐会中被单独演奏.它描述的是夜色中,一队口诵晚祷的队伍缓缓走向圣地,这是朝圣者在行走过程中对心灵的洗涤.除了行进者的脚步声以外,还有远处传来的钟声,声音由远及近,又由近而远去.主人公哈罗尔德受到这些虔诚的朝圣者的感染,也默默地走进了他们的行列.他仍旧保持着内心追寻永恒精神的渴望,这种精神超越了文化,超越了宗教.

柏辽兹在这一乐章中建立了非传统的和声构架,用音量的变化模仿钟声的渐行渐远,也用音程级进制造行进的效果.由竖琴、长笛、单簧管、圆号象征修道院僧侣的“钟声”,在弦乐组和木管组从pp、p、mf、f-dinmf-dim交织的音量变化中,引出并点缀着固定乐思.另外,独奏中提琴持续的分解和弦,在Sul ponticello(近琴马)演奏技巧的运用下,也好似寺院的钟声,伴随着木管、低音提琴拨弦的“脚步”声,乐曲充满了静谧和沉思.这样的旋律线条、音响效果和朝圣者的口诵晚祷交融在一起,不但渲染了气氛,体现出圣洁的宁静,也使得哈罗尔德的内心体会到了平静,孤独的心得到了抚慰.在不断重复的晚祷中,固定乐思的旋律被低声诵出.

第三乐章名为《阿布鲁齐山民的小夜曲》.根据相关参考文献的记载,柏辽兹在意大利游历时曾来到阿布鲁齐山区,他被那里的美景和淳朴的民风所感染,记录下了这首山民演唱的情歌的旋律.

经过前两个乐章的迷茫、探寻后,哈罗尔德似乎逐渐找到了自己,并开始了回归之路,但在回归的过程中仍然不时有些困惑和犹豫.中提琴独奏声部和乐队出现了短暂的脱离,和乐章开头不同的是,中提琴没有跟随乐队演奏相同的音型,而是脱离伴奏声部,开始自己的旋律.此段落也可以称为“固定乐思”段.作为乐章的展开段,作曲家巧妙地使用了主调性的织体和非功能性的和声进行.固定乐思以中提琴独奏的方式展开,独奏中提琴声部以八度演奏完成整个段落的固定乐思,和乐队的舞蹈性织体形成对位,一慢一快的对比非常鲜明.这时的哈罗尔德虽然被山民的热情感染,而独奏声部进入八度音程演奏时,还是描绘出他始终难以摆脱的忧郁情绪和内心的空旷荒芜.

第四乐章为带再现的五个段落的三部五部曲式.乐章在一片喧嚣声中开始,哈罗尔德加入了强盗们的豪饮盛宴,但仍旧在醉酒的迷蒙中,最后一次吟唱出固定乐思的旋律.不过这时他已不能完整唱出,而是含糊不清,旋律变成了一声声的叹息.

固定乐思在此通过同音反复及节奏扩大的手法,强调旋律中的最后一个音,原本平稳的节奏型在这里变成了许多重音移位的切分音型.连续切分的节奏、非规整型的乐句以及每个乐句小二度音程在句尾的加入,犹如一句句不得其解的疑问.在配器上,单簧管声部和中提琴独奏形成变化模仿的织体,长笛以分解和弦上行的方式进行点缀,弦乐组演奏柱式和弦,以拉奏、拨弦交替的奏法演奏和声.随着固定乐思在这里的呈示,哈罗尔德沉醉了,在梦里,有旅途中甜蜜的回忆,有天堂的歌声.渐渐地,他站起身,微笑地消失在飘渺之中.

中提琴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中提琴和乐队浪漫音诗为关于对写作中提琴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学大提琴的最佳年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