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四王论文范文资料 与四王、吴、恽画跋略览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四王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2-29

《四王、吴、恽画跋略览》:本文是一篇关于四王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我认识恽南田,是从他的画跋开始的.依照常规,认识一位画家,当然应该主要是从他的绘画作品去感觉和评判.但南田的绘画,本不是那么易做到其趣,我们生存的时代,又已别是一番天地,南田那些清柔笔墨中的荒天绝叫,其振动频率在我们能够接收的范围之外传不到我们迟钝的耳中了.加上那时也实在看不到他一张原作,而他的淡墨细线的画又特别难以印女子’所以最初接触他的画,几乎未留F印象.

可是最初从宗白华《美学散步》的引文里读到南田“洗尽尘滓,独存孤迥”这样的句子,尽管片言只语,却怦然心动.文字比之笔墨语言,毕竟更多地游移于意识层面,自具理性的清晰.画的表达则可能因微妙而飘忽,因清柔而虚无,让缺少视觉训练的人恍兮惚兮,触目成幻.

后来读《南田画跋>,竟一读不能释手.南田的个性风神,一一鲜明地显现出来.此时回看他的书画作品,烟消雾散,真境呈露,大有豁然开朗之感.之后又读其诗,搜索其传闻轶事,渐渐地,一个完整的恽南田,一个有才、有识、有守,多情、多思、多趣,既清和又狂逸,既朴素又妩媚的恽南田,就如在近旁了.人称诗、书、画为“南田三绝”,“三绝”云云,我理解未必指他这几个单项在各自领域内就怎样空前绝后,而是说这位具多项才能的画家,由于在这三个领域的高水平表达并且已经相互印证贯通一气,合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家形象.这样的艺术家,在整个中国绘画史上,寥寥可数,更遑论同称“清初六大家”中的“四王’’、吴历了o 其实,仅熟悉南田,还不足以最终理解南田.只有熟识了他所属的这个群体,以及这个群体所活动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文化状况,才能了解他与侪辈的同和异,以及他在这个时代的特殊意义.

“四王”及吴、恽六家,在清初画坛上当然都非等闲之辈.后人评说,互有抑扬,单看绘画,也各擅胜场,一时难分轩轾.这时我就想比较—下六家的画跋,看看他们在勾皴点染之余,各自是怎样认识、怎样选择、怎样思考的.如果说画作是他们创造出来的客观成果,那么画跋正显现出他们的主观追求.成熟的艺术家,其文其画,皆一如其人,都是合成全人不同侧面的材料.所以画作虽是认识画家的主要依据,文字却也是重要参照.尤其是,这些画家是以“文人画家”的身份载人中国绘画史册的.

在“清初六家”中,王鉴大约最为质直无文.恽南田有篇《记<秋山图>始末》的文章,记名迹流传,神物变化,迷离恍惚,十分精彩,其中一段生动勾勒出王鉴等人的风貌.《秋山图》是王时敏早年见过一次、终生念念不忘的黄公望极品巨迹,后传为一王姓贵戚所做到.贵戚遣使招娄东二王公来会.时石谷先至,便诣贵戚,揖未毕,大笑乐日:“《秋山图》已在橐中.”立呼侍史于座取图观之.展未半,贵戚与诸食客皆觇视石谷辞色,谓当狂叫惊绝.比图穷,惝恍若有所未快.贵戚心动,指图谓石谷日:“做到毋有疑?”石谷唯唯日:“信神物,何疑?”须臾,传王奉常(时敏)来.奉常舟中先呼石谷与语,惊问王氏已做到《秋山》乎?石谷诧日:“未也.”奉常日:“赝邪?”日:“是亦一峰也”日:“做到矣何诧为?”日:“昔者先生所说,历历不忘,今否否,焉睹所谓《秋山》哉?虽然,愿先生勿遽语王氏以所疑也.”奉常既见贵戚,展图,奉常辞色一如王郎气索,强为叹羡,贵戚愈益疑.又顷,王元照郡伯(王鉴)亦至,大呼“《秋山图》来.”披指灵妙,俪俪不绝口,戏谓王氏,非厚福不能做到奇宝.于是王氏释然安之.

这其实是一次三王串演的鉴定会.石谷先去,一看即知不是《秋山图》,心里“有所未快”,却不说破,还要求老师王时敏采取同一态度,“强为叹羡”,糊弄做到画的贵戚.在这样一个重要活动中,王时敏理所当然是中心人物:石谷作为“二王公”共同的做到意弟子"被王时敏倚为心腹助手,既了解事实真相,也显做到颇有心计.而作为“娄东二王公”之一的王鉴,却被隔在秘密之外,不明真相,还来“披指灵妙,俪俪不绝口”地瞎起劲一番,显做到有点滑稽了o此时的王时敏,庆幸有此一个调剂气氛的角色,却也有点在心里暗笑的吧.

王鉴的画,我原来也并不理解,以为是板刻之尤.后来在常熟博物馆见到他两帧册页原迹,惊为绝品,那种纯粹、坚洁、古劲之美,也是达到一种极致了.从此对此老另眼相看,渐以为颇能做到其佳趣.

但他的题画文字却实在乏善可陈.他的习用语是“愧不能仿佛万一等‘不禁小巫气索”之类,在前人面前,永远像小巫见大巫一样低声下气,毫无自信.这当然也可正面理解为自知之明或者在大师面前应有的谦虚,可是它谦做到没有内容,没有任何丰富人启发人的信息在内,与画面也形不成互动.所以他为数不多的画跋在六家中最无可读性.这里聊举一跋为例,是他约60岁时题在《青绿山水图卷>上的,此卷被印入许多画册中,应是他较重要的作品:

余向在董思翁斋头见赵文敏《鹊华秋色卷》,及余家所藏子久《浮岚远岫图》,皆设青绿色,无画苑习气.今二画不知流落何处,时形之梦寐.闲窗息纷,追师两家笔法而成此卷,虽不敢望古人万一,庶免近时蹊迳耳.戊戍长夏王鉴

面对赵孟頫、黄公望的名作,似并无什么感想,“皆设青绿色”,这种浅表的描述,近于废话,“无画苑习气”又过于空泛.它只是暗示了自己的这幅青绿山水画可并非画院匠工俗品,而是有着高远师承的呢.

当然,他的一个基本信念牢存心中,不会暂忘,这就是续“正脉”,拒“外道”:

画之有董巨,如书之有钟王,舍此则为外道,唯元季大家,正脉相传.等

前面他自幸与之保持了距离的“近时蹊迳”,正是指的那些违背了南宗正脉的“外道”.这样,王鉴给自己的定位是:在“正脉”之内,面对古人,自己很低很低;但面对“外道”,则自己立场正确,态度鲜明,有无可置疑的优越地位.这也正是“四王,’前后两辈人共同的口吻和心态.

王时敏是“四王,’之中最早给我好感的人.最早的印象,来自曾鲸画的青年王时敏肖像,翩翩白衣书生,丰神秀颐,英气四溢,端凝的目光流露出平和的自信,让我叹赏良久.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人物画中最动人的青年形象.周文矩、顾闳中的画里虽也出现过一些贵族子弟,却非纨绔气十足即奶油味太重,缺少人格魅力.唯有王时敏,让人目悦神爽,顿生向往之心.

四王论文参考资料:

俄狄浦斯王论文

读书杂志王念孙

结论:四王、吴、恽画跋略览为关于四王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四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