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理财产品论文范文资料 与打破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识误区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理财产品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3-14

《打破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识误区》:本论文为您写理财产品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银行理财产品向净值型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目前结构性理财产品是打破刚性兑付的一个有效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但物价水平也持续上涨.为了让手中的资产保值增值,居民开始寻求各种理财投资机会,投资理财意识逐渐增强.我国传统的投资品种主要有股票、债券、房地产、基金、黄金、银行理财、保险等,前些年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房地产、黄金等市场火热,而股市在也在2014年下半年迎来了一牛市,不少人赚得盆满钵满.但近年来,相关市场进入下跌通道,大部分人亦损失惨重.此时,人们意识到寻求资金相对安全的投资渠道更为稳妥,银行理财产品便是近年被追捧的对象之一.

1 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识误区

2015年年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首破23万亿元,未来仍将有持续增长的趋势.但是,投资者对银行理财的认识仍然存在一些误区,这严重制约了银行理财的良性发展.

1.1 银行理财产品等同于定期储蓄存款

长期以来,我国投资者普遍认为银行理财与银行存款类似,并且收益还比银行存款高很多,是稳赚不赔的投资.出现这种认知误区,一方面是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识不够;另一方面是,以往银行为了留住客户,抢占市场份额,通常会按承诺的收益率兑付给客户,很少存在违约的情况,长此以往,便形成了“隐性担保、刚性兑付”的认知,并给客户留下了银行理财保本保收益的印象.通常,银行在设计银行理财产品时,会根据产品投向情况设置一个最高预期收益率和最低预期收益率,而在理财产品销售时,银行往往突出最高预期收益率以吸引客户.而客户出于习惯性认知,认为该收益率就是银行承诺将要兑付的收益率,而忽视了理财产品说明书中对于收益率的阐述.

1.2 别人说好等同于适合自己

投资者在选择不同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往往注重收益性而忽视风险因素.在同等门槛的情况下,投资者倾向于选择预期收益率最高的理财产品.按合格投资者管理规定,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银行会对投资者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只有评估的风险等级高于等于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时才能购买该产品.但现实中该规定形同虚设,投资者为了能够买到该款产品,故意在风险评估时选择风险标准高的产品,导致评估结果高于投资者真实的投资承受能力.同时也存在部分银行的理财经理为了增加销售额,诱导客户做出较高风险评估得分的情况.投资者要知道自己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偏好程度,正确评估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不应该只看到高收益的诱惑,而忽视了遭受损失的严重后果.

1.3 购买日等同于起息日

银行每推出一款理财产品,投资者都扎堆购买,尤其是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经常在几分钟内抢购一空.投资者把购买日误认为起息日.实际上,任何一款理财产品都有认购期,在购买当日,账户上的款项即被冻结,没有计入理财产品的期限,不能享受理财产品的利率.有些理财产品的认购期较长达20多天,有些则较短,次日即计入理财产品期限.所以,投资者对每一款理财产品,先不要急于购买,尽量在认购期快结束时再购买.因为如果金额够大还可以利用时间差先存一笔通知存款,然后再去购买理财产品.

1.4 保本等同于本金保证不损失

投资者将保本等同于本金保证不损失.事实上,保证本金仅是针对持有到期或产品提前终止的情况而言,如果客户提前赎回,则本金可能发生损失.另外,如果是外币产品,该类产品也不保证兑换成人民币后的本金安全.这种产品面临着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汇率风险(外币产品).

1.5 预期收益率等同于实际收益率

很多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仅盯着收益率,把预期收益率等同于实际收益率.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达到其承诺的收益率.因为理财产品都有认购期和清算期,认购期只计算活期利息,清算期不计息,所以实际收益率与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上的年化收益率有时相差甚远.这一点超短期理财产品中尤为突出.

2 银行理财向净值型产品转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前些年,银行理财资产端的资产相对丰富、收益也普遍较高,绝大部分银行能全额兑付理财收益,逐渐形成了刚性兑付的习惯.随着2015年下半年“资产荒”的出现,资产收益率持续下行, 而银行为了吸引客户,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得相对缓慢,这导致很多银行理财业务的利差空间明显收窄.银行理财压力逐渐增大,打破刚性兑付将是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市场普遍认为,银行理财向净值型产品转型是一个方向,但是投资者对银行理财向净值型转型的接受程度还有待市场验证,因为投资者可能会误认为银行理财和基金没有区别,产品的风险将增加.

2.1 结构性理财产品是打破刚性兑付的有效方式

银行理财产品向净值型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目前结构性理财产品是打破刚性兑付的一个有效方式.结构性理财产品是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将债券、银行存款等固定收益产品与金融衍生品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金融产品,由一个较低的固定收益率加上一个带有期权性质的浮动收益率构成.浮动收益率通常取决于挂钩资产(挂钩标的)的表现,挂钩标的通常为利率、汇率、股票、基金、指数、商品等.这样,投资者在获得基本收益的同时,又有机会通过市场的有利变化获得更高的收益.如此一来,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设置较高的预期最高收益率吸引客户;另一方面客户能接受是因为挂钩标的资产表现不及预期而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打破传统的刚兑.

2.2 近两年银行理财产品结构化趋势愈发明显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显示,近两年银行理财产品结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2014年平均每月发行结构性产品387款,2015年平均每月发行结构性产品741款,2016年前5个月平均每月发行897款.数据还显示,2014年至今,股份制银行是发行该类产品的主力军,平均每家银行每月发行37款.此外,国有银行每家银行每月发行11款,外资银行每家每月发行8款.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结构性产品发行的非常少,平均每家银行每月不到1款.从发行银行来看,民生银行结构性产品发行量居首,平均每月发行190款左右,其次是广发银行,平均每月发行95款左右.

收稿日期:2016-07-04

理财产品论文参考资料:

个人理财论文

投资理财论文

家庭理财论文

关于理财的论文

产品设计论文

理财杂志

结论:打破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识误区为关于理财产品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理财产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