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民俗论文范文资料 与待尸歌民俗状态考申遗可行性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民俗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3-11

《待尸歌民俗状态考申遗可行性》:关于免费民俗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民俗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 从“待尸歌”的文化基因和地理分布图谱的角度,对其生存状态进行了研究,提出“待尸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待尸歌;丧葬民俗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8)01-0031-04

“待尸歌”是盛行于鄂西北山区的一种丧葬礼俗乐歌,在鄂西北山区传统的丧葬活动中普遍存在,是在鄂西北传承了几千年的丧葬民俗文化.在鄂西北的山区,丧事又称为“白喜事”,亲朋邻里都到孝家帮忙,悼念死者安慰生者.孝家则会聘请专业的歌师,以通宵打锣鼓、唱孝歌的方式来慰藉亡灵、代寄哀思.这种闹夜守灵的丧葬风俗,俗称“打待尸”(因谐音而具有等待下葬或代寄哀思等义,有的学者表述为比较文雅的说法如“代思歌”).歌师所演奏的歌曲就叫作“待尸歌”,民间将其和从事生产劳动中的“阳锣鼓”(又称“薅草锣鼓”)相对,称为“阴锣鼓”或“夜锣鼓”.有的地方或称为孝歌、阴阳歌、绕棺歌、鼓盆歌等等,不一而足.这里,笔者从文化基因和地理分布图谱的角度,通过对其生存状态的研究,提出了“待尸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待尸歌”的文化基因及地理图谱考

“待尸歌”作为一种民俗,虽然各地表述不一,具体形式也有差异,但是皆以“开路歌”中的“招魂”起,以最后“还阳歌”中的“逝者还阳”终.这种文化现象的背后,是各种文化基因在鄂西北渗透、融合的结果.这里,我们以地理位置为坐标,分析“待尸歌”的文化基因、地理图谱、生存状态等.

(一)“待尸歌”的地理图谱

“待尸歌”在鄂西北山区的分布相当范围广泛.但是,如果将和“待尸歌”文化基因相同或相近的民俗放到一起来考证,我们会发现一个更大范围、更广袤视野下的生存状态分布图谱:往北,沿秦岭一线的宝鸡、首阳、旬阳、宁陕、商洛等地,称之为“孝歌、坐夜、伴亡”,丧家请歌师以张金击鼓的方式悼念逝者;往西,同为秦巴山区的渝东南,其丧葬习俗和鄂西北在内涵和精神崇拜上如出一辙,内在基因具有惊人的相似度[1];往东,从武当山沿汉水流域向长江流域呈扇形扩散,在湘北、荆州一带形成地域特色的民俗,在荆州叫“鼓盆歌”,在湖南叫“湘北大鼓”.可以看出:“待尸歌”的地理图谱呈现两个区位特点:一是在秦巴山区流传,二是在长江和汉水流域扩展.相对而言,秦巴山脉的“待尸歌”是“根”.因此,如果要将鄂西北的待尸歌申遗,我们建议冠以“秦巴山区”的地理标志,更加科学.

(二)“待尸歌”的传承基因

一种文化的的形成,其内生性固然重要,但是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看,鄂西北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文化的传承中必然受周边文化的影响和浸润.鄂西北古称“朝秦暮楚”,又是鄂渝川陕四省交界的地方.秦岭以北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等,都必然会对鄂西北“待尸歌”民俗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1. 秦岭以北传统的中原文化影响深远

鄂西北地处秦岭以南,但是距离陕西又不算太远,所以从先秦开始,就成为历朝历代王公贵族和官吏的流放、迁谪之地.从尧帝之子丹朱“避”舜帝于房的传说,到《史记》中秦始皇流放吕不韦族人于房的灼灼正史,延续数千年而不衰.这些贵族、官吏在流放、迁谪的岁月中,不断带来发达的中原文化.

一是《诗经》文化.《诗经》的编撰官尹吉甫为房县人,因此诗经文化在房县源远流长.在待尸歌的歌词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到《诗经》的遗风.乃至“待尸歌” 的歌师们在传唱中都会时不时用方言来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待尸歌中,通过类宗教的祭祀活动,表达对逝者的怀念,歌颂先人的勤劳、功德,这和《诗经》中很多祭祀诗的主题不谋而合.二是传统的儒家文化.从十堰往秦岭以北的陕西,是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无论是延续之周人的宗法思想,还是后来孔孟的儒家思想,经由北方延绵不绝地传向鄂西北.这些都在待尸歌民俗中有各种体现,如重孝、重丧葬礼仪,事死如生等.三是道家文化.武当山道教文化,最早也是源于中原地区.道教中的斋醮礼仪,对待尸歌礼仪的形成影响也很大.

2. 江汉平原楚文化的浸润根深蒂固

中原文化要入鄂西北,必要翻越巍峨秦岭.但是十堰往东南,经谷城而襄阳,即为江汉平原.因此,从地理位置的角度看,楚文化对鄂西北的影响更加便捷、更加持久.

楚人好巫风,信鬼好祀,“事鬼敬神而近之”.“待尸歌”作为地方民俗,无论是解释为“待尸还阳”,还是解释为“代寄哀思”,都有希望让死者能够招魂重生的心理期望.待尸歌的“起头歌”中唱到:“开罢歌路往前走,引魂幡儿拿在手,我劝亡者莫走东,东面日出如火红.....”,这和屈原《九歌》的《招魂》篇中“东南西北四方不可以寄居”的极为相似.在待尸歌的“开路歌”中唱到:“日吉时良,天地开张,香焚宝鼎,金鼓铿锵,”而屈原在《九歌》的《东皇太一》篇中写到:“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玉珥,锵鸣兮琳琅”.

今天的很多学者证实,《九歌》原本就是楚人屈原根据汉族民间祭神的乐歌加工而成.南宋朱熹在《楚辞集注》中也做了考证,认为《九歌》是屈原对南楚祭歌修改加工而成.这说明,“待尸歌”这種“请巫招魂”的类宗教仪式,具有深厚的楚文化基因[2].

3. 巴蜀文化的相似基因

《现代汉语词典》对“下里巴人”的注释为:战国时代的民间歌曲.古巴人有“伐鼓以祭祀”的传统.“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古时候生活在从宜昌往重庆的长江流域一带的巴人.长期研究“待尸歌”的地方民俗学者向涛指出:房县的夜锣鼓(即“待尸歌”)无论从唱调内容、唱歌形式、唱腔特点等方面都和商周时的巴蜀“跳丧舞”极为相似,而历史上相邻或相属的地域文化“跳丧舞”无疑和房县夜锣鼓有着“同宗同祖”的关系.巴渝地区以讲述人类起源、传说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跳丧舞,源于古代巴人用于驱鬼避邪、鼓舞士气的祭祀舞[3].

民俗论文参考资料:

民俗文化论文

关于民俗文化的论文

结论:待尸歌民俗状态考申遗可行性为关于民俗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关于民俗的论文3000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