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高中语文论文范文资料 与重构高中语文教材模式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高中语文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2-13

《重构高中语文教材模式》:该文是关于高中语文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科书具有开放性,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才能更有效地落实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本文以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针对其建构瑕疵,阐释了高中语文教材重构的必要性,并初步探讨了新型的重构模式,即“并、连、增、替”.实践表明,这种模式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也发挥了教材作为范例的最大功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重构;合并;钩连;增加;替换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3)04-0092-0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科书具有开放性,“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参和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无疑将对旧的教材观形成有力的冲击.“用教材教”不是抛弃教材,而是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审视利弊,大胆取舍,合理补充,有效重组,以更科学、更有效地“教教材”,是谓“教材重构”.作为一线教师,对这些新的理念,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能抱残守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更新观念,形成新的教材观.教材的范围很广,为了便于操作和叙述,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以下简称《欣赏》)为例初步探讨语文教材的重构问题.

《欣赏》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的框架,以诗歌散文鉴赏的理论和方法为主线建构教材、组成教学单元.这种注重理论建设的想法为中学语文教育界注入了活力,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材的建构方式脱离了高中学情,也不太符合诗歌散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就诗歌鉴赏的基本规律而言,应该是由感性而理性,先有大量的鉴赏实践,然后才可能领悟个中三昧,这个过程是“举三反一”,甚至是“举百反一”;同时,高中生基本积累有限,对他们来说,大量而具体的鉴赏实践对提高鉴赏水平更为有效.正如著名学者周啸天先生所说:“正如学习游泳不能单靠书本一样,提高鉴赏力也不能仅凭读点文学理论可以奏效,具体的阅读和欣赏才是不二法门.”

二是《欣赏》选篇偏少,名家名作缺席,选修教材的特质不鲜明.笔者以为,一本好的诗歌散文选修教材应该是一部出色的美文选本.选篇需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让学生在具体的鉴赏实践中学习鉴赏的基本方法,“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从而最终达成选修课的教学目标.而此选修教材人选诗歌作品仅有30篇,散文作品也仅有18篇,且名家名作缺席,对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段蜻蜓点水,所选非人,难免使这本选修教材的品质大打折扣.其他诸如风格流派、诗词格律等,尽管偶有涉及,但基本上是语焉不详.可见,教材存在着巨大的重构空间.

基于此,笔者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打破了原有教材的编排,对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进行研读、整合、整体设计,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教材重构模式,即“并”、“连”、“增”、“替”.将同一作家、相同主题、风格相近、手法一致的作品合并、钩连,课例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原有的课本,或增加或替换,其他版本的教材、名家名篇,都可以成为教学的课例.通过这种重构模式,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也发挥了教材作为范例的最大功用.下面就具体介绍这种重构模式.

“并”——合并

前面我们谈到《欣赏》是以诗歌鉴赏的理论和方法为主线建构的,而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粤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元曲选读》,均以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文学风格和文学流派为依据编写.从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笔者认为后两种选修教材更符合当前高中生的学情,也更有利于实施教学.如果不对人教版选修教材《欣赏》进行重构,学生很可能对古典诗歌发展的脉络以及主要题材、风格、流派等印象模糊,一派混沌.因此在教学中我把教材中三个单元的诗歌进行调序整合,使其形成异于教材编排的新专题:可以把同一作家的作品合并在一起,如把李白的《越中览古》、《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调到一处,形成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歌专题;可以按照作品的风格,把不同作家的作品合并在一起,如把李清照的《一剪梅》、姜夔的《扬州慢》、周邦彦的《苏幕遮》等调到一处形成婉约词专题;也可以按作品的主题把屈原的《湘夫人》、《国殇》,杜甫的《蜀相》、《阁夜》,陆游的《书愤》等调到一处,形成爱国诗歌专题.这样的合并能够使学生形成对作家、作品、流派或某一专题的总体感知,从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和水平.

“连”——钩连

“连”即“钩连”,指在教学时,要打破教材的各模块之间以及选修课和必修课甚至和其他教学资源彼此隔膜的状态,使知识相互钩连、融会贯通,从使学生对该学科有更全面、更系统的认知.教材作为多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等汇集的“信息场”,虽然各模块的教学目标不同,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教学时我们依然需要建立一个渠道,让它们之间互相流动、互为补充.如教学《欣赏》里的散文《庖丁解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可以钩连《先秦诸子选读》里的《庄子选读》、《论语选读》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的“儒道互补”专题;教读《西门豹治邺》、《大铁椎传》之类的传记作品,可以钩连《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的“传记理论知识”专题,为学生阅读传记作品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有不少作家,他们的作品会多次出现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为了有利于学生对某个作家或作品形成总体认识,则有必要把必修课和选修课钩连起来.例如我们在教学《欣赏》里的“项羽之死”时,为了更全面地把握项羽自矜功伐的性格特点,可以把它和必修课里学过的《鸿门宴》钩连起来;而教学中涉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等等,可以钩连必修五“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中的相关知识,以便教给学生触类旁通的学习策略.

高中语文论文参考资料:

高中语文论文

语文论文范文

语文天地杂志

中学语文杂志社

语文天地杂志社

高中德育论文

结论:重构高中语文教材模式为关于对写作高中语文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高中语文重点文学常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