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责任意识论文范文资料 与是责任意识觉醒还是丧失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责任意识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2-23

《是责任意识觉醒还是丧失》:本论文为您写责任意识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一个分享行为引发的事故,倒推二十年,可能不会闹上法院,人们更倾向于通过协商与退让解决问题.短短二十年,甚至可能是数年间,社会已经沧桑巨变.如今,人们常常过于急切地维护自身利益,以至于忽略了那“利益”是否正当,人们也常常急于厘清责任,同时忘了反躬自省,到底自己是否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在法律环境渐次成熟的过程中,人们的责任意识似乎增长了,但随之而出的互相推诿与纠缠,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并不少.

其实,不是所有的事故都必须要他人负责.就本案而言,女童的死当然让父母在情感上难以接受,以至于始终想要讨一个说法.我们当然也很同情逝去的小生命,但感情不能超越理性,不能单纯因为同情此方,就批判彼方.女童父母诉称男童的父母对男童负有看管责任,应时时关注,不使其分享不当分享的食物,但他们却忽略了一点,即自身对于女童的看护责任应该是更主要的.从案情中可见,当男童和女童一起分享食物时,他们的监护人都在田地里工作,只是让孩子在附近玩耍.这样松散的看护,对于任何一个年仅5岁的幼童而言,恐怕都是不够的.如果我们认为男童父母应为女童的死负责,那么就等于默认他们对于孩子的看管责任比女童父母要大,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

要考察男童的父母在本案中是否存在过错,需要先确认他们是否有可能预见男童会向他人分享食物并且对他人造成危险.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假设中的前半段尚有部分可能,加上后半段以后,概率就非常小了,可以說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预知这样的结果.而向男童分享食物的农家老奶奶,更是与本案缺少逻辑上的联结点.换个角度看,女童父母如果事先知道女童接受了他人分享的食物,能否预知随后可能发生危险呢?正如判决书所说,一般情况下5岁小孩不会发生这样的意外,所以恐怕女童父母也难以预见危险.既然自己都做不到,那么要求他人做到,未免有些强人所难.

女童的死是小概率事件,其死因并非是善意的分享行为,如果说本案中必须要有人为她的死亡负责的话,那么我认为,应该就是她的父母吧,毕竟如果父母尽到了更加严密的看护义务,及时地发现女童的意外,悲剧可能就可以避免.我不得不猜测,女童父母之所以一再追诉,是否因为一旦他人的责任得以成立,那么自己的责任则可以被消除,最重要的是,心理上责任的消除.

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词语,具有多重社会含义.它首先指向每个人应当自我承担的分内之事,其次才是因没有做到分内之事而导致的后果.如今,我们越来越多地去关注它的后一层含义,导致“责任”一词充满了杀伐之气,成为逃避的对象.实际上,责任也可以是温暖的、是互助的、是有爱的,前提是人人都正视自己的分内之事,不混淆,不推托.

分享是在分内之事行有余力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这个词汇曾经代表了一种传统美德,如今却经受了过多的质疑和攻击.如所有事物一样,分享也是一体两面,没有人能只享受它的成果而不承担后果.接受分享以后,伴随着权利的转移,责任也发生了转移.只有能正确对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处理此类问题.正是因为许多类似的分享行为遭到了莫须有的对待,公众的价值观被震动、被打击,感受到了施加于己的过多责任,于是不再分享,不再分享继而逐渐冷漠,最终陷入恶性循环,形成人人自危的情形.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分享经济大行其道的时代,分享不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简单的好意施惠,其意义还及于资源的互通有无与合理配置.在此背景下,相关案例的导向作用更甚于前.民众责任意识的觉醒是好事,但还不够,责任的各归其位才是事理的通达.法院对于本案的判决,则是既明晰了责任,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善莫大焉.

责任意识论文参考资料:

企业的社会责任论文

大学生安全意识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大学生自我意识论文

结论:是责任意识觉醒还是丧失为关于责任意识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企业的责任意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