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扶贫攻坚论文范文资料 与甘肃扶贫攻坚报告之兰州篇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扶贫攻坚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1-06

《甘肃扶贫攻坚报告之兰州篇》:本论文为您写扶贫攻坚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农村扶贫开发是兰州转型跨越的一大艰巨任务,直接关系到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在不同阶段的扶贫实践中,由于情况不尽相同,需要不断完善或采用更为积极有效的扶贫方式.进入新时期、新阶段,随着扶贫开发的不断深入,兰州市在坚持整村推进扶贫模式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探索创新,转变扶贫发展方式,把整村推进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分散型向集中连片型转变,促进了贫困地区的发展.在全市实现整体脱贫,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形势下,兰州市仍需进一步着力搞好精准扶贫,着眼于扶贫机制的创新,用新机制作保障,推动扶贫攻坚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甘肃省兰州市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理清扶贫思路,不断探索创新扶贫开发新路径,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榆中南山、榆中北山、七里河后山、永登西北片“四大贫困片”为主战场,以整村推进、整乡推进、片区开发、产业扶贫和“两后生”培训为抓手,全力推进扶贫攻坚工作,构建了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格局,促使全市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2015年全面完成30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减少贫困人口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十一五”末的25%下降到2%以下,全市实现整体脱贫,为决胜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兰州市实现全市整体脱贫,减少贫困人口17947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55%,永登、榆中、皋兰县和七里河区均达到了贫困县(区)退出标准.2016年,兰州市扶贫开发工作在以“精准扶贫,共享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上,被评为全国“2016民生示范工程”.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兰州市扶贫攻坚形势不容乐观.以榆中南北山、七里河后山、永登西北片为主的贫困地区,虽然2016年实现脱贫,但基础不牢,深层次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群众遇到自然灾害或疾病等,随时都有返贫的可能.因此,为了确保“提前两年全面建成小康”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兰州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需要啃“硬骨头”、蹚“深水区”,更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层面上深入研究和探索扶贫机制的创新,以新机制着力推动扶贫攻坚取得新成效.

兰州市贫困地区基本概况及特征

(一)兰州市贫困地区基本概况

1.兰州市区域分布情况

兰州地处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及我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2.68万人,户籍总人口323.59万人,非农业人口202.77万人.现辖永登、榆中、皋兰3县和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红古区5个区,61个乡镇,809个村,人口330万,其中农村人口130万.

2011年底,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发的国家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的通知,兰州市有3个国家六盘山片区贫困县,即榆中、永登和皋兰(其中,榆中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1个省级有重点贫困乡镇的区,即七里河区.3县1区共有扶贫工作重点乡14个(榆中县8个、永登县6个),重点贫困村144个(榆中县78个、永登县62个、七里河区4个),插花贫困村141个(榆中县81个、永登县43个、七里河区17个),纯移民村15个(永登县2个、兰州新区13个).

2.兰州市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兰州市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四片一灌区”.其中,榆中北部山区贫困人口占25.09%,榆中南部山区贫困人口占33.68%,永登西北片贫困人口占4.63%,七里河后山贫困人口占20.82%,引大移民灌区贫困人口占15.78%.

3.兰州市各片区具体概况

榆中北部山区有韦营、中连川、贡井、哈岘、上花、园子6个乡镇和金崖镇3村、夏官营镇1村在内的51个贫困村,1.14万户4.88万人,有耕地30.55万亩,人均6.26亩,贫困人口占25.09%.海拔在2100-3700米之间,以白土层、淡灰白土为主,无霜期80-110天,年降雨量260-550毫米.这一地区气候干燥,降雨量少,水土流失严重.但土地资源丰富,日照充足,草山面积较大,通过兴修梯田、发展集雨节灌等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后,发展种植畜牧业有一定潜力.

榆中南部山区有马坡、新营、银山、龙泉4个整乡与和平镇7村在内的55个贫困村,1.57万户6.55万人,有耕地20.6万亩,人均3.14亩.海拔在1900-3670米之间,以黑土层、灰褐土为主,无霜期90天左右,年降雨量450毫米.这一地区有天然森林分布,植被良好,雨量较多,发展特色经济有一定的优势.

永登西北部山区有七山、通远、民乐、武胜驿、坪城、清水6乡镇,共有84个村,现有人口12.41万人,总耕地面积57.78万亩.大部分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山区,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种植结构单一,生产经营分散,群眾致富门路不多,渠道不广,群众生活普遍困难.

七里河后山有黄峪、魏岭、西果园、阿干4个乡镇,有21个贫困村,4.05万人,占全区农业总人口的38.35%,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46亩,地处后山二阴地区,境内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耕地面积少,目前只有黄峪乡的邵家洼、王家庄、鲁家、西果园镇湖滩4个村被省上列为重点扶持村并安排扶贫资金,除了阿干镇的马场村,其他贫困村基本没有安排扶贫资金.

引大移民灌区位于永登县东南部,包括中川、秦川、上川3个镇,本区域干燥少雨,冷暖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5.9℃,平均海拔2100米,无霜期123-138天,年均降雨量270毫米.3镇辖55个行政村,226个社,农业户数3.07万户,农业人口11.56万人,农村劳动力7.11万人,贫困人口占15.78%.

(二)兰州市贫困特征

1.兰州市贫困面较大,贫困人口较多

2011年,按照国家新的2300元扶贫标准,当年兰州市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共有317934人(不含五保户、低保户).其中,榆中县129334人、永登县120200人、皋兰县48200人、七里河区15150人、红古区3700人、西固区861人、城关区489人.兰州市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多,而贫困人口又占农村人口的三分之一.榆中县除了建档立卡的扶贫对象外,还有五保户1628人、低保人口43930人,总共被确认的贫困人口达17.5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45%.其中,仅按建档立卡的12.93万人计算,贫困发生率就达33.91%,按同样方法计算,皋兰县的贫困发生率为31,58%,永登县为35%.兰州市整体上呈现出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贫困成因复杂的特征.按2011年建档立卡31.79万扶贫对象计算,贫困人口占全市农业人口的四分之一,贫困面达24%,这在省会城市来说贫困面是比较大的.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市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31.79万人下降到2016年的1.94万人,分散在尚未脱贫的91个贫困村中,规模仍然较大.

扶贫攻坚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甘肃扶贫攻坚报告之兰州篇为关于扶贫攻坚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扶贫三年行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