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想起小时候论文范文资料 与读汪曾祺,想起家乡,想起小时候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想起小时候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1-17

《读汪曾祺,想起家乡,想起小时候》:该文是关于想起小时候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雨伞和母亲

《花园》,载于1945年6月第二卷第三期《文艺》杂志,汪曾祺写道:“荷叶上花拉花响了,母亲便把雨伞寻出来,小莲子会给我送去.”

这么一句,让我遁入回忆.

南方的雨,说来就来,不打招呼的.小时在老家上学,出门天气好好的,上课中途,往往雨就开始下了,铺天盖地,不由分说.这个时候,“母亲便把雨伞寻出来”,小莲子换成了我两个姐姐中的一个,“会给我送去”.

姐姐们说,天一落雨,母亲神色就慌乱了,不管她们俩手头有什么事,责令赶紧放下,稍有迟缓,还要骂上几句.在她的心目中,给儿子送伞是第一位的.于是,下雨了,于我而言,意味着很快就有人推开教室的门,喊一声“细佬”,把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节奏打乱.这是屡试不爽的,而且送伞的队伍中,她们多是最先抵达的.

当时觉得这太烦人了,让同学看笑话.有时伞夹在腋下,淋着雨回家,让路人看笑话.

如今,母亲离开已有九年.三千两百多天,我这个没有娘的孩子,一对肩膀,扛着一个脑袋,在人世慌乱前行——恐怕比母亲的神色还要慌乱吧?

《北京的秋花》,汪曾祺说,他的母亲去世前患上了肺病,怕传染给别人,就在一座偏房耗着日子.房子外边的两三棵秋海棠,令他印象深刻,“花色苍白,样子很可怜.不论在哪里,我每看到秋海棠,总要想起我的母亲”.

“母亲便把雨伞寻出来”,这一句,让我想起我的母亲.

《泰山片石》,汪曾祺感慨:“人的一生,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之中,艰难辛苦,受尽委屈,特别需要得到母亲的抚慰.”

如今,我时不时感觉焦虑,惶恐,没有着落,没有依凭.

被天狗咬过一口的月亮再清朗也是一轮残月.

失去了母爱亲抚的人生再荣华也是浮萍飘荡.

闲翻《天津诗人2016夏之卷》,曾经写过《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的诗人梁小斌,在诗评中引用了一位他忘了名字的黑人诗人的句子:

清晨,微香的风轻轻吹过

地上,人们在那里种下稻谷

地下,我的妈妈已经睡熟

那些失去了母亲的孩子,请时刻铭记:不要惊扰大地的安宁.

“幂”和“冖”

《沙岭子》,汪曾祺写的是1958年到1961年“我”在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果园里干活的事.当时主要工作是喷波尔多液,也就是硫酸铜加石灰兑水,果树防病所需.

果园有一本工作日记,每天由果园组组长填写.这个组长写“葡萄”,把里边的“甫”和“缶”给省了,剩下的两个“字”一个样子,但读出的却是两个字音.汪曾祺说,不知道什么道理.

这道理,似乎他在《新校舍》中自己解答了.读西南联大时,每月一号,都要举行一次“国民月会”,全称是“国民精神总动员月会”,但没有人用全称,“实在太麻烦了”.

一个事.“葡萄”,又不是“芍”,按一点就完事.里边的空间本来就逼仄,还要塞上“甫”和“缶”,太占地儿了.

日常生活中也能遇到的.那天,大街上,饭馆前,六岁的儿子指着“歺厅”,问:“爸爸,‘夕厅’是什么意思?”

我看有人患上了“职业性省略症”.

那天在武汉火车站候车.身边一位大姐跟一个年轻姑娘聊天,口口声声“renzi”这样不好、那样不对.我还以为这是个人名,这两位在嚼舌根. 了半截,才得知,人家说的是人力资源部门,正在沖着单位吐槽.

当你到银行办点业务,有人问你“要死还是要活”,你猜想一下自己是个什么表情?

这是银行业的行话,存款分活期和定期,其中定期俗称“死期”.

节省了两个字,生生把人的血压蹿升两位数.

当我得知,“柴氏”指代的是大胡子柴科夫斯基时,一时适应不过来.

你说这让柴姓家族如何是好?

害得每次读到刘长卿诗句“柴门闻犬吠”时,感觉怪怪的.

还有“陀氏”“莎氏”“卡氏”等是不是有点玩坏了?

看过一篇文字,有人提出要发展“汉词”.就“发展”举例,这是“两字一词”,说可以取“展”的部首“尸”,下面再写一个“发”,组成“一字一词”.再比如“空白”,“穴”下边加个“白”就可以了.“祖先”,“示”字旁加个“先”就行了.

他觉得,这样一来,就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记忆了,用着也方便,还可以节省三分之一的书写时间和至少三分之一的印刷空间.

还说,“我已向国家汉字改革委员会写信建议,成立‘汉词’研究机构,我乐意去充当打工仔”.

这也叫“创意”?

这些人,太正经,不如我老家的人有幽默感.

不知是个什么原因,在老家,上一辈取名字,喜欢用“滚”字:森滚、星滚、春滚、夏滚、秋滚、冬滚、牛滚、华滚、元滚、林滚、艳滚、花滚、菊滚等还有东滚、南滚,但不见南滚、北滚.而且“滚”字身手比较灵活,可以两边自由“滚动”,就拿“金木水火土”来说,有金滚也有滚金,有水滚也有滚水.不过,木滚、火滚、土滚都有的,但不见滚木、滚火、滚土,搞不清是个什么规律.

我哥在乡里的供电所上班,按月收电费.我看他的用户登记表,“滚”字只写右边“衮”字的上半部,三分之二都省了.

还有节省得更彻底的.高中数学老师姓陈,名述道,上课时,渐入佳境,板书的间隙,左手大开,右手紧握成一个结实的拳头.大开的左手用力摩挲这个拳头,拳头随之扭动,就像两个相嵌着的零件在友好地合作,确保机器有效运行.讲着讲着,劲头上来了,语速加快,声调抬高,手和手摩挲的频次和力度也欢了.这么大的动静,惹得我们这些学生听课难免走神.更令人诧异的是,他板书“幂函数”,把下边的都省了,只写一个“冖”,按笔画算,省了六分之五.

当时觉得这也太懒了吧,有损汉语书写的完整性和纯洁性.现在回想,蛮有趣味.同学聚会,也是一则谈资.

想起小时候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读汪曾祺,想起家乡,想起小时候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想起小时候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想起小时候作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