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陈衍强论文范文资料 与读陈衍强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陈衍强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2-18

《读陈衍强诗》:这篇陈衍强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人生有三大乐事,吃火锅,呼小面,读陈衍强的诗.我这样说可不是演小品或脱口秀,可以说是调侃,调侃却用真心,就像陈衍强的诗.

和陈衍强的相识媒介之一是网络,之二是方言.方言使人亲切,让人有找到“自家人”的感觉.特别是这方言穿越半个地球,从云南县城彝良抵达英国伦敦.要知道那时候,我成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家里的火锅、麻辣小面,陈衍强却把麻辣掺进了自己的写作:使我在阅读他的同时忘记了味蕾的存在.2007年那个冬天少不了笑声,那是看过陈衍强的诗后正常的反应,但我要表达的却是,陈衍强的诗使在那时尚在异国的我猛然感受到了母语的力量,并为汉语的魅力变幻感到骄傲.那是谁都看得懂的语言,没有生僻字,没有“很有文化”的措辞,没有把读者弄得似懂非懂,看得见的是不避俗的表达,感受到笔下的犀利痛快,奔涌着真实的血或泪滴.为了向陈衍强学习.就得让自己不从陈衍强的视线里消失,我开始更加努力地写诗,回国之前终于和他用方言通了电话:我要来彝良拜访你.陈衍强语气平和,最后接受了我的“不请自来”.

为什么我要“不请自来”呢?皆因陈衍强的这个诗歌和土地最亲密的汉子,这个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笔耕不辍的诗人,是一个我尊敬和信服的人.陈衍强的接待至今使我感动,当我坐在从重庆到昭通的火车上时,就不断接到他的短信和电话,以确认我是否上车和什么时候到达,因他要在昭通参加一个文学会议不能亲自来接我,就悉心安排他的朋友开车来接.后来更是用他的手机群发了一条短信,内容是陈衍强将于作家座谈会后会见专程来昭通的我,嗬,陈衍强的认真细心已提前给了旅途上的我以款待.和陈衍强在昭通爱民路一餐馆外见面时我已有醉意——因他的朋友杨云彪、朱镛对我太过周到热情——热烈的问好后随陈衍强上楼,他瞬间就成为餐桌上的主角,诗当然是主题.在昭通待的一天,陈衍强烟枪本色尽显,烟不离手,烟灰常常因谈话过于专注落在衣服上,他音量不大,却成为饭桌上笑话的发射点.当第二天他带我走过彝良县城的情人桥,我打趣说以后要把自己的女友带来走走,他笑了,也许真有那么一天,谁知道呢.此番彝良行结束后我写了一篇散文,荣登上了由陈衍强主编的第17期《彝良文学》.

能亲自到滇东北的彝良县城目睹诗人陈衍强进行“县城写作”、领略“中国县城写作状态”(李成恩语)是一件荣幸万分的事.这是一个和山水结缘的地方,远离了大城市的喧嚣,空气洁净,不设红绿灯,人民生活井然.这从表面上让人很容易想到“精神家园”、“田园牧歌”之类的词儿.这样的写作环境是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所向往的,它能使一个人安静下来,在潺潺流水声、清脆鸟鸣声中无限接近自己的心灵.其实不然,大城市的人耐得住这份寂寞吗?陈衍强能二十多年如一日的进行诗歌创作靠的绝不仅仅是才气和想象力,也不仅是一腔“英雄情怀”,而是一份心灵坚守的韧劲.一个出身农家的人,就算他热爱文学,但他能否抵御外界的诱惑,能否在生活的被迫和心灵的自由间找到契合,能否始终热爱并自豪于自己的家园,能否保持自己个体的独立,能否为一个美满的家庭尽到自己的责任?尤其是陈衍强出生在生存艰难的六十年代,他的坚守为他带来了旁人的敬重和拥戴.位于彝良县委大院中心那棵700岁的大榕树就应是彝良人民的精神写照,陈衍强用诗歌将坚韧、坚守、坚持的精神发扬光大.彝良县城的街道上,所到处尽是故事,老百姓口中的,门面上贴着的,又或是亲朋们说出的,陈衍强通常以白描手法力求原生态呈现故事,时效性现场感俱强,读后要么引人发笑,要么引人深思,更多两者兼有.这样贴近生活,诙谐幽默又加入方言元素的写作被陈衍强概括成两个字:散打!爱看《水浒传》、爱读《 语录》、写作受李白和李渔影响的陈衍强在散打的长征路上前行,留给世人的是他在诗中的嬉笑怒骂,诗人的欢乐和悲伤,一个县城的诗歌地方志.

由县城的变迁看中国的变迁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角度.县城脱离了乡村完全靠农耕且信息较为闭塞的生活,和现代接轨却又留下了精神生活的空隙.由广大人民的眼睛看出去的世界,才更代表着我们所栖居的真实世界.陈衍强的诗歌从早期的白话抒情到后来独树一帜自成一派的烟枪体和散打诗,无疑是站在普通民众的角度去写的,如将他的诗翻译成外语,外国人就会对中国人的生存现状有一点切实的了解,甚至开始关心或关注,这一点别的和他同时代诗人不一定能办得到.陈衍强诗写特点之做报道而不做指导,叙述而不议论,涉及但不干涉(余毒语)容易让读者看作是没有思想、不是诗,但为什么有人觉得他的诗“不好”却还是常来读呢?恰好陈衍强是把思想的空间让位于读者,很少为自己自辩的陈衍强不会这么说,他只是虚心接受意见,然后继续埋头默默地写.陈衍强是诗人,不愿做理论家,不愿就理论和人争锋,很少为他人写诗评,不好为人师,不管闲事,这些都不是他的原则,而是他的个性,他的个性和情怀令他成为一个有血有肉和众不同的诗人.

二十多年的文笔积淀和越来越多对生活周遭人物故事的观察和记录,陈衍强不求回报,他心甘情愿,因为他眷恋自己生活的土地,热爱赐予他生命的父母,疼爱自己的妻子和儿子,他有梦想,哪怕很简单.他依然走在彝良县城的大街上,不起眼,但很多人认识他.我想是罗炳辉让中国人见识了彝良人的谋略和血性,徐洪刚让中国人见识了彝良人的舍己和胆识,陈衍强让中国人了解了彝良县城的文化和变迁.

陈衍强以自己特立独行的诗歌完成了一个从农民到记者到文联主席的蜕变,多少个年头的诗海桑田,他却依旧普通平凡,在诗中倜傥潇洒,为生活焦眉烂额,为年迈却依然住在20公里外农村老家的双亲尽自己微薄的孝心,但从不丧失对生活的 ,从不忘为生活添一份诗想.

陈衍强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读陈衍强诗为关于陈衍强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陈衍强也叫诗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