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区域经济合作论文范文资料 与厦门和重庆两地区域经济合作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区域经济合作范文 科目:技师论文 2024-02-16

《厦门和重庆两地区域经济合作》:本论文可用于区域经济合作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区域经济合作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摘 要:以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区域产业转移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分析厦门和重庆两地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探讨两地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意义,对两地实施区域经济合作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两地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产业发展;产业链互补

一、绪论

区域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将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1].区域经济合作一直备受关注,国内区域经济合作风起云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2].厦门是我国首批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在区域经济合作领域先行一步,抓住了海峡西岸城市集群的优势率先发展.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城市,肩负起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格局中“增长极”和“辐射源”的重要使命,正形成各方投资热土.厦门和重庆经济发展各具有其自身的比较优势,探索两地区域经济合作对提升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厦门和重庆经济发展现状

(一)厦门和重庆经济发展水平

以2015年为例,重庆GDP总额15717.27亿元,厦门GDP总额3466.03亿元,前者是后者的4.5倍;按人均GPD总额,则后者是前者的1.9倍;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庆是7.3:45.0:47.7,厦门是0.7:43.6:55.7,厦门的第三产业比重大,经济结构趋于优化.

(二)厦门和重庆经济发展增速

重庆GDP总额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2015年GDP总额年均增长14.25%;厦门GDP总额保持平稳运行,2011年-2015年GDP总额年均增长8.59%.

(三)厦门和重庆电子、机械产业发展现状

2010年,廈门市政府出台了厦门市制造业百亿产值产业链发展规划,即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汽车工业、平板显示、计算机和通讯设备等13 条百亿产值产业链.2015年,全年电子、机械两大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368.2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7.0%,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电子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62.14亿元,机械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06.15亿元.电子和机械行业的对厦门经济支撑作用明显.

重庆市政府从2010年推出“云端计划”.目前,在“端产业”方面,已经形成世界级智能硬件制造产业集群.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汽车制造业实现总产值4707.87亿元,同比增长20.2%;电子制造业实现总产值4075.56亿元,同比增长10.4%.目前形成了以汽车和电子为重点支柱产业集群,成为重庆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三、厦门和重庆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意义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冲破原有的地域限制.虽然厦门人均GPD超过重庆,但是由于厦门腹地小、资源匮乏、及劳动力和土地约束了经济增长,严重限制了厦门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重庆近年来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增长态势强劲.两地通过产业产能、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等方面互动对接,在产业链互补、市场空间等方面取长补短,如:厦门可在重庆建设厦门发展的战略腹地,重庆则可利用厦门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从中分享经济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红利,推动两地经济的持续、加速增长,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四、厦门和重庆区域经济合作可行性分析

(一)“一带一路”和自贸区战略为两地经济合作提供了机遇

十八大以来,“一带一路”作为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对于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战略意义.其中,利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环渤海等经济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3].厦门,海西经济带的中心城市,在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对其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重庆作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节点支撑作用,为两地联动效应促进两地经济互补发展带来了机遇.自由贸易区是十八大提出的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福建和重庆相继于2015年和2017年被批复设立自由贸易区,两地自贸区各具特色、各有侧重,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经济和西部内陆经济协同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和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金融信贷、税收、土地、产业转移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及机遇,为两地经济合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产业转移发生的客观规律

在存在区域间产业梯度差别的情况下,和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变化相适应,出现了产业在空间上转移的经济现象,伴随着产业的转移,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也将逐步向转入地区集中[4],这个理论强调了产业转移发生的客观规律.现阶段,从两地电子、机械产业发展现状看,厦门“梯度转移”重庆的条件不具备;相对厦门,重庆电子产业的爆发式增长,高比例的本地化制造,及“云端计划”带来的产业空间,及重庆机械产业本身良好的基础和集群配套,新兴高端装备的发展强劲势头,具备了厦门这两个产业 “逆梯度转移”重庆的条件.

(三)比较优势互补为两地经济合作创造了条件

经济合作要看是否存在互补性比较优势,这样才会产生 1+1>2 的效应,使经济合作具有持久的动力和基础.如前所述,劳动力和土地成了约束厦门经济增长的瓶颈,重庆优势突出表现在土地资源丰富,人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厦门,市场主要面向东南亚及美洲,重庆市场则有本地、辐射周边及欧洲;厦门的优势企业集中在服务贸易型行业,这类企业集群营业收人基本上和厦门工业产值相当,而重庆的优势企业集中在大量产业集聚的制造业.

五、厦门和重庆区域经济合作对策和建议

(一)改变观念,政府主导推进两地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参考资料: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和政治期刊

金融经济杂志社

生态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管理杂志社

结论:厦门和重庆两地区域经济合作为适合不知如何写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区域经济增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