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城镇化论文范文资料 与城镇化低碳转型约束路径选择文献视角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城镇化范文 科目:论文范文 2024-02-28

《城镇化低碳转型约束路径选择文献视角》:这篇城镇化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 围绕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的低碳内涵与转型压力、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偏好以及转型激励机制设计与现实进路等内容,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表明:经济发展方式锁定、经济结构转型刚性、经济行为主体利益协调的壁垒与城镇化进程高碳排放路径依赖等方面是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面临的四大现实制约因素.这种制约可从地方政府行为异化及其背后的政治考核机制与财政分权体制弊端视角得到合理解释.而有效的激励机制设计成为消除转型制约的重要举措,技术选择和战略路径则是推动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的现实进路.在对已有研究述评基础上,进一步对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约束;激励机制;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 F2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8)01-0010-06

截止2016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突破57.35%.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地域空间的外延、人口比例的增加、居民生活消费模式的改变以及传统经济结构的碳锁定效应等将对城镇化低碳转型提出新的挑战.与此同时,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资源能源供给缺乏、环境容量承载力不足以及节能减排成效甚微等问题仍不可回避.若延续先前粗放型模式,城镇化将难以承受高环境冲击的高碳化压力.如何有效推动城镇化低碳转型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基于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视角,围绕城镇化的低碳内涵与转型压力、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偏好以及转型中激励机制设计与现实进路选择等方面内容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评述,试图廓清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的约束与路径,进一步拓宽实现城镇化低碳转型的解决思路.

一、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内涵与转型压力

2013年*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新型城镇化“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由此,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成为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涉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居民生活方式改变等诸多方面.要促进城镇化低碳转型,首先要明晰其低碳内涵及面临的转型压力.

1.系统考量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的低碳内涵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调高效、包容和可持续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课题组,2014[1]),转向合理布局的建筑、基础设施、工业和交通体系的低碳城镇化新模式(史东明,2011[2]).然而,城镇化低碳转型并非只是节能减排,其实质是摈弃传统高碳型城镇化发展道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供给促成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升级、低碳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行为的理性(潘家华等,2010[3]).因此,这种低碳转型需要在战略和宏观层面超越“碳”的内涵,系统考量空间与规模相协调的低碳内涵、遵从自然规律的低碳内涵、以民为本的低碳内涵、田园绿色乡土自主型城镇化的低碳内涵和低碳目标明确并严格执行的低碳内涵(潘家华等,2014[4]).五大内涵不但关乎人口成分方面的浅层结构,而且关乎文化价值转型方面的深层结构(陈彦光,2015[5]),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和低碳发展理念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体现和细化(仇保兴,2009[6]).

由是观之,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集中体现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和低碳发展理念,不是单一一个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它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系统转型问题,具体表现为生产、生活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城镇化低碳转型是在保证城镇化发展的前提下,以碳减排为约束性条件,以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低碳化转型为保障性条件,通过制度、体制、机制和政策的创建与设计,努力推进低碳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由政府、企业和居民等多元主體联合参与的城镇化低碳转型协调治理模式,最终实现人、城、镇和环境四者和谐相容的综合性社会系统.

2.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面临的四重压力

由于前期粗放型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能源-环境高压强,半壁压强型人口结构形成的能源-环境高压强,以及资源禀赋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产生的能源-环境高压强等三重叠加式(贾康、苏京春,2015[7])的高环境冲击约束,城镇化发展中碳排放持续上升引起的生态危机备受关注,我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无疑需要考虑这种现实背景因素.基于这种客观现实,我国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的制约因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经济发展方式锁定、经济结构转型刚性、经济行为主体利益协调的壁垒和城镇化进程高碳排放路径依赖.

(1)经济发展方式锁定效应.作为发展中大国,过去高速增长时期的生产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入产生的资本存量积累的碳排放强度受制于技术和资金的“锁定效应”,难以在短期内迅速降低.也就是说,维持经济高增长所消耗的能源资源短时期内的下降刚性(潘家华等,2010[3]),意味着大量“碳存量”累积、“碳通量”形成和“碳源”增加(周亮亮,2012[8]).同时,长期粗放增长的惯性,对能源、资源的需求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产品能耗和能源强度均超出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金乐琴,2009[9];刘传江,2010[10]).这些必将增加低碳转型的难度.

(2)经济结构转型刚性效应.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我国仍处在低端位置,具有能耗高、附加值低的特征.与发达国家相比所存在的产业技术含量、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等方面的差距(金乐琴,2009;刘传江,2010[10])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存在庞大的“内涵能源”出口净值(刘传江,2010[10]).为此,我国付出了高昂的环境代价,并承担了沉重的碳排放责任.与此同时,产业结构趋同与高耗能并存、能源禀赋高煤化和排放结构集中化(王永龙,2010[11])等构成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的结构性约束.而技术进步则是应对经济结构转型和碳减排的直接动力,但是,现有技术的节能减排效应微弱,具体表现为:碳减排技术研发、运用和替代不足.值得关注的是,电力、钢铁、交通、建筑和化工等传统高能耗行业减少碳排放所需的超过60种核心技术,其中近42种技术,目前中国仍未能掌握(涂正革,2012[12]).这种情境下,技术滞后带来的经济结构刚性约束将进一步阻碍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

城镇化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城镇化低碳转型约束路径选择文献视角为关于对写作城镇化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城镇化不提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