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鲁迅论文范文资料 与鲁迅和:对立中的分寸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鲁迅范文 科目:论文目录 2024-02-14

《鲁迅和:对立中的分寸》:本论文可用于鲁迅论文范文参考下载,鲁迅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他们出生年代接近,出生地也相当接近,都有留学日本的经历.且同在留日期间的1908年,分别加入了国民党的前身“光复会”与“同盟会”.尽管后来政见不合,势同水火,但他们之间一直是那种既对立,又在对立中保持一定分寸的特殊关系.

冯雪峰在《回忆鲁迅》中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细节:1934年1月,为筹备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住在江西瑞金金沙洲坝.其时,红政委的职务已被以博古为首的临时解除了,只给他保留了政治局委员这个空衔.一天,来到冯的住处,风趣地说:“今晚约法三章:一不谈红米南瓜,二不说地主恶霸,三我们不谈别的,只谈鲁迅.”还不无遗憾地对冯说:“五四时期在北京,弄新文学的人我见过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周作人,就是没有见过鲁迅.”冯雪峰接着告诉,有一个日本人说,全中国只有两个半人懂得中国,一个是,一个是鲁迅,半个是.听了哈哈大笑,然后沉思片刻,说:“这个日本人不简单,他认为鲁迅懂得中国,这是对的.”

可见,鲁迅跟尽管后来政见不合,势同水火,但他们之间却不乏契合的地方,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决定了他们日后那种既对立,又在对立中保持一定分寸的特殊关系.

良好互动因政变告终

因为有相同的经历和追求,鲁迅在1927年之前,对国民党和国民党领导人是颇有好感的.1926年10月20日,正在厦门大学国文系任教的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写道:“现在我最恨什么‘学者只讲学问,不问派别,这些话,假如研究造炮的学者,将不问是,是吴佩孚,都为之造么?”将与吴佩孚并举,显示出鲁迅对蒋的认同.

而斯时的国民党对这位“老同志”也是十分看重的.1925年底,北京国民党主持的日报《国民新报》创刊,邀请鲁迅及北大教师张凤举逐月轮流值编该报的“副刊”.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同国民党人朱家骅、邓飞黄等都遭到段祺瑞政府的通缉.1926年8月,鲁迅南下到厦门大学执教,不久,即收到当时主持广州中山大学校务的副主任委员、国民党要人朱家骅的电报,邀请鲁迅到中山大学去“指示一切”.在鲁迅尚未最后决定前往时,1926年11月15日,国民党在广州的机关报《民国日报》即迫不及待地发表消息:“著名文学家鲁迅即周树人,久为国内青年所倾倒,现在厦门大学担任教席.中山大学委员会特电促其来粤担任该校文科教授,闻鲁氏已应允就聘,不日来粤云.”同日,广州国民党的另一喉舌《国民新闻》也发表了同样的消息,足见当时国民党对鲁迅“期盼”之切.

鲁迅一到广州,即受到各方的热烈欢迎,在中大欢迎会上,朱家骅尊称鲁迅为“战斗者,革命者”.鲁迅对一些官僚政客的邀請,素来是概不赴宴的,不过对与走得特别近,在北京曾有一段“共同战斗”经历的朱家骅的邀约,却并未拒绝.不仅如此,这段时间,鲁迅跟既是重臣又是连襟的孔祥熙也关系甚好,往来密切.在1927年3月1日中山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孔祥熙代表广州革命政府出席会议,鲁迅第一次见到孔.同年3月29日,鲁迅应邀与孔祥熙一同到岭南大学参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大会”,并发表演讲.会后,鲁迅还应孔祥熙之邀到其公寓“小坐”.

然而,这种良好的互动很快因为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杀工农大众而告终.“四一二”后,中大校长朱家骅秉承的意旨,积极执行国民党的“清党”政策,逮捕、迫害员和进步学生.鲁迅反对这一政策,并主张学校出面营救被捕学生,因此跟当局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又因为一些人事上的原因(主要是傅斯年聘用指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是抄袭日本人著作的顾颉刚来校任教),愤而辞职,离穗赴沪,由此揭开鲁迅跟“水火难容”的历程.

在内山书店避难31天

这种对立,就鲁迅方面而言,自然是“有文皆从敌着想,无日不与战为缘”.1927年4月30日发表《告全国民众书》:“我们所主张‘以党治国’为救中国的唯一出路”,“我国民党是负责的政党,所以我们不许混杂在里面等我们‘以党治国’的主张,自有苦心精义.”鲁迅即在《拟豫言——一九二九年出现的琐事》一文中辛辣嘲讽:“有公民某丙著论,谓当‘以党治国’,即被批评家们痛驳,谓‘久已如此,而还要多说,实属不明大势,昏聩糊涂.’”在《“友邦惊诧”论》中,更是直斥政权与日本侵略者是一丘之貉:“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等”

对鲁迅这位“老同志”与老乡的“恶毒攻击”,及其手下也不假辞色.他们或造谣说鲁迅为“金光灿烂的卢布所收买”,或想方设法查禁鲁迅著作,或派特务追踪等最严厉的是1930年2月13日,当鲁迅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时,许绍棣(时任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指导委员)将呈请通缉鲁迅的函提交给国民党,宣传部再提交给国民党执委会,执委会委员陈立夫签署了通缉密令.

此密令所附的通缉名单共65人,鲁迅是其中之一.得知消息后,为避免牵连别人,他于1930年3月19日只身避居在日本友人开办的内山书店的假三层楼上,至4月19日回家,共避难31天.鲁迅在1934年写的《自传》中说:“因为加入自由大同盟,听说国民党在通缉我了,我便躲起来.此后又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民权同盟.到今年,我的1926年以后出版的译作,几乎全被国民党所禁止.”直到晚年,鲁迅仍对此事记忆犹新,怀恨如故.

不直接点的名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也许出于对当年双方共同的理想与追求的尊重,也许是出于对对方文章或者事功的某种欣赏,也许是出于斗争策略等无论是鲁迅,还是,都在双方撕破脸皮的同时,又都给对方留有余地——换言之,都很有分寸.

鲁迅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鲁迅和:对立中的分寸为适合不知如何写鲁迅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鲁迅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